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醫生來了:遠離口腔里的「毒氣彈」

大醫生來了:遠離口腔里的「毒氣彈」

別人一個眼神就讓你焦慮不安

靠別人太近你就不敢呼吸

(網路圖片)

有一種尷尬都是因為

口中那股氣勢逼人的氣味

不僅會損壞自身的形象

很有可能會熏跑一群人

(網路圖片)

今天《大醫生來了》請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綜合科副主任醫師朱海華,請她來談一談該怎樣遠離口腔里的「毒氣彈」。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

綜合科副主任醫師

朱海華

專業的口腔科醫生一般會怎樣客觀的評價患者是否有口氣?

朱海華

口氣的檢測方法包括感覺測定法、氣相色譜檢測法、細菌分析法

感覺測定法是一種敏感的測定方法,它是通過檢查者用感覺器官鼻對口氣進行主觀辨析和評定。

就是通過「嗅覺」來判斷,這種嗅覺判斷標準分為0~5級:

0:無氣味或未察覺氣味;

1:可疑氣味,可嗅及氣味,但不能確定是否為口臭;

2:輕度口臭,可嗅及氣味,並能確定是口臭;

3:中度口臭,可明顯察覺的氣味;

4:重度口臭,但檢查者可忍受;

5:嚴重口臭,十分強烈的氣味,檢查者無法忍受(立刻將鼻子避開)

(網路圖片)

人為什麼很難發現自己有口氣?

朱海華

原因之一:人的嗅覺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所以自己一般是聞不到自己口中的臭味的。同樣的事情有時也會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有沒有發現,你無法察覺到自己屋子裡的一些微妙氣味,除非你剛度假完回到家裡。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你的呼吸。

我們無法聞到自己的呼吸對於我們的鼻子來說也是一種進化的結果。鼻子會抑制吸收呼吸時的口氣,而去檢測那些關於安全和生存的關鍵氣味,因此,頭腦學會了屏蔽掉鼻子附近器官的氣味。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口氣的產生主要來源於舌頭的後半部分,當我們說話的時候,我們往往是收起口腔的後半部分,這樣口氣就不容易被自己聞到了。

普通人可以通過哪些辦法自測口氣呢?

朱海華

1、用一根乾淨的棉線在牙縫和舌苔上刮一下,如果線上的味道讓你不堪忍受,那就說明有口氣。

2、將左右兩手掌合攏並收成封閉的碗狀,包住嘴部及鼻頭處,然後向聚攏的雙掌中呼一口氣後緊接著用鼻吸氣,就可聞到自己口中的氣味如何了。

3.去醫院檢查。

一般導致有口氣的原因有哪些?

朱海華

80%~90%的口氣與口腔健康狀況相關,這類口氣成為口源性口腔異味。

口腔內的微生物是導致口臭的根源,我們常稱這種細菌為致臭菌,這些致臭菌對多種蛋白質發酵,腐化,產生揮發性硫化物,所以口氣的主要成份就是這些揮發性的硫化物。

目前,舌苔和牙周病是兩個公認的產生口氣的主要原因,其他可能原因還有唾液流量降低、深齲、口腔感染、種植體周圍炎、冠周炎、黏膜潰瘍、食物嵌塞及不良修復體等。

非口源性的有:來自於身體其他部位的疾病,包括以下:

1. 消化系統疾病:胃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是導致口臭產生的原因之一。

2. 呼吸系統疾病:膿腫、支氣管擴張、壞死性肺炎以及肺積膿也常以口臭作為一項重要的癥狀。反覆扁桃體感染可能引起慢性濾泡性扁桃體炎,而深的扁桃體陷窩可能積存食物、唾液及壞死組織,腐敗發酵後可能導致呼吸時有臭氣。

3. 代謝類疾病:糖尿病與牙周疾病有共同的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疾病的危險性增加。肝腎功能異常也會導致口臭。

4. 寄生蟲病:最近有國外學者報道發現,寄生蟲感染可能是導致兒童口臭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5. 心理壓力和精神因素有些患者主觀感覺呼出的氣體中有異味,但通過各種客觀檢查均未能發現口腔異味,會有口臭恐懼症。

哪些辦法來緩解口氣比較有效呢?

朱海華

基本的治療方法包括舌清潔、刷牙、使用牙線、漱口和牙膏,定期口腔檢查和潔治。

該怎樣判斷是否刷得乾淨呢?另外,正確的刷牙方法是什麼樣的?

朱海華

判斷刷牙是否乾淨:

1、菌斑染色劑進行染色;

2、舔舌法。

正確刷牙方法:

Bass 刷牙法、水平顫動拂刷法、豎刷法、圓弧刷牙法。

刷牙要領:早晚刷牙、刷足3分鐘、刷足3個面,牙齦、舌背一起刷。

出診時間

每周一、周四上午

浙江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城西分院綜合科)

上線嘉賓預告

周一(4月2日)10:00——11:00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

大外科主任兼泌尿外科副主任

唐達星

各類小兒外科疾病,尤其是小兒泌尿生殖系中的各類先天性畸形如尿道下裂、兩性畸形、隱睾、隱匿性陰莖、腎臟發育異常等,以及各類小兒實體腫瘤尤其是腎母細胞瘤有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

來源:浙江之聲·楊宸工作室

轉載請註明浙江之聲【ID:zhejiangzhishe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浙江之聲 的精彩文章:

浙江省7名維和英雄凱旋!這裡是他們的維和故事……

TAG:浙江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