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濕氣怎麼來的?四個小方法,輕鬆排濕氣

濕氣怎麼來的?四個小方法,輕鬆排濕氣

古人常說:「一濕難除」濕是自然常見的一種現象,但是對於人體來說,濕可不太好。濕氣又叫濕邪,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其中像哮喘、高血壓、脂肪肝、風濕關節炎、類風濕等疾病,都是跟濕邪有很大的關係。

人體為什麼會濕氣重?

1、環境的影響,南方多雨水,濕氣較為重,長期不排濕就會造成體內積存過多的濕氣,同時也跟人的體質有關係。

2、飲食影響,經常吃油膩食物,或者是長期吃寒性較重的的食物,女性就容易出現濕氣重。

3、不好的生活習慣

熬夜容易傷害身體,經常熬夜,更傷身。引起陰虛、氣虛,對脾胃有傷害,還會造成濕氣過重。

濕氣有什麼危害?

影響腸道,會出現大便糖稀不成形;

影響膀胱,則會出現小便滯澀、尿頻、尿急、尿痛;

影響頭部,會使人身重睏倦、嗜睡、精神萎靡;

影響筋骨關節,則可見肌膚麻木、肢體沉重、關節酸痛;

影響皮膚,易患皮炎、濕疹、腳氣等病。

濕氣還會極大的影響一個人的容貌,皮膚會長斑長痘,暗黃無光;體型會水腫肥胖,大腹便便;氣色會出現無精打采,睏乏無力。

濕氣怎麼排出去?

體內有濕,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人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造成水腫虛胖。而脾負責化濕的,脾不好,濕氣也去不掉。因此,祛濕要從健脾和排濕兩方面入手。

1.一個祛濕食療方出自醫書《本草經集注》。

方名:白扁豆白芷茶。取白扁豆、白芷、茯苓、薏仁、馬齒莧各3克

做法步驟:將原料洗凈,加清水(要蓋過藥材),大火煮開後,然後改用文火慢煮1小時,濾渣取葯汁

功效:祛風,除濕,健脾胃

服用劑量:每日2次(註:不要隔夜喝)

調理貴在堅持,首選食療,這個藥方堅持飲用1個月即可看到效果。

2.廣藿香佩蘭茶:

原料:廣藿香10克、佩蘭10克、雞蛋花10克、木瓜15克,

方法:用所有配料洗凈切碎加適量的水,煮沸放涼後代茶飲用。

中醫實踐表明,廣藿香中含有的成分能夠清熱利水的作用,長期飲用能利尿除濕。

3.甘草白扁豆茶

取甘草、白扁豆、赤小豆、陳皮、茯苓等原料,將原料洗凈、浸泡後,放進鍋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熬煮2小時,可根據個人口味直接溫熱食用或是加糖食用。赤小豆利水消腫;白扁豆健脾養胃;甘草補氣、補脾。

4.艾灸。艾灸是以艾絨為主材製成艾條,點燃後熏熨或溫灼體表腧穴的灸法,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淤散結、補中益氣、防病保健等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牢記健康知識 的精彩文章:

這幾種食材,是高血壓病的剋星,堅持每天服用,血壓平穩降下來!
痛風不能吃肉?記住這4點,高尿酸、痛風也能放心吃肉!

TAG:牢記健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