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定了!這300個地區明年完成集體資產清查!農民又能拿到一筆錢了

定了!這300個地區明年完成集體資產清查!農民又能拿到一筆錢了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消息稱將在2019年年底全面完成農村集體清查工作,並明確了要分「三步走」完成目標任務,即今年4月份之前出台相關配套文件、2019年6月份前完成清查資產、2019年年底之前進行成果驗收。


在這裡很多農民可能心裡有疑問,什麼叫做清產核資呢?

清產核資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說白了,就是對農村現有的集體資產進行一個大摸底、大排查,目的就是為了弄清楚試點的村子現在有多少經營性資產,而這個經營性資產主要包括土地、現金、林地等等,可以用來投資入股併產生效益的資產。


大家都知道,隨著這兩年的發展,過去的那種小農經濟越來越難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具有一定規模的組織化經營可以更好的適應時代需要,同時也可以提到當地農產品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對於推動先富帶後富也具有一定的意義。另外從大的方面來看,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也有利於農業現代化,總之對於農民來說,是一件好事情。

據悉目前參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地區已經由2017年的100個增加至今年的300個,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擁有土地等資源性資產66.9億畝,經營性資產近3萬億,規模可謂是十分龐大。

最大的好處就是農民收入結構的變化。一般來說,收入結構主要有3部分組成,即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基本上市工資性收入一家獨大,財產性收入幾乎沒有,而這項改革完成後,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將會大規模增加。因為清產核資後,會把農民的現有資產進行折股量化,從而加入到村集體經濟當中,只要村集體經濟有收益,農民就可以按期分紅。

雖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目前在300個地區試點,但是以後將逐步推廣到全國,而且國家已經給出了期限,那就是2021年,全國所有村將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改革完成後,農民的土地等固有資產的效益也將逐步顯現出來!今年試點的300個地區將在明年年底完成集體資產清查,未來農民又能拿到一筆錢了,有你家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鄉村軼事 的精彩文章:

這種植物很常見,卻一直被農民小瞧,如今市場價賣到了30元!

TAG:鄉村軼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