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家寶寶最愛的洗澡玩具,竟是微生物老巢

你家寶寶最愛的洗澡玩具,竟是微生物老巢

導讀

科學家發現小黃鴨、小鱷魚這些寶寶最愛的洗澡玩具,同時也是細菌和真菌這些微生物的老巢。實驗室分析表明,這些洗澡玩具的內腔約60%帶有真菌,更有80%都暗藏可能致病的細菌。

有些寶寶並不喜歡洗澡,每次洗澡都會給年輕的爸爸媽媽帶來不少麻煩。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簡單——只需在澡盆里放一隻玩具小黃鴨。

玩具小黃鴨造型可愛,手感柔軟,捏起來還能發出聲音或者噴出水花。有它漂在水面上,就算是哭鬧的寶寶也會立馬被吸引,就此愛上洗澡,樂此不疲,這時爸爸媽媽們要發愁的變成了寶寶不願意從澡盆里出來了。商家們也抓住機會,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洗澡玩具,各種造型的小鴨子、小鱷魚、小熊等等。

不過,瑞士聯邦供水、廢水處理與水資源保護研究所(Eawag)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IUC)的科學家卻發現,可愛的玩具小黃鴨也有「黑暗」的一面,這些洗澡玩具同時也是細菌和真菌這些微生物的老巢。相關研究論文發表於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旗下的期刊《npj生物膜與微生物組》(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

切開的洗澡玩具。圖片來源:Eawag

科學家收集了一些孩子們的洗澡玩具,將它們切開,發現這些玩具的內腔就像是一個微生物「孵化器」,各種各樣的細菌和真菌在其中「愉快」地生長。經過實驗室分析,結果表明所有玩具中有60%帶有真菌,更有80%都暗藏可能致病的細菌,包括軍團菌(Legionella)和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平均下來,每平方厘米的細菌數量達到驚人的950萬個左右

掃描電子顯微鏡下的玩具內腔表面,分布各種微生物。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Zurich /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

大吃一驚?其實仔細想想也很合理。浴室溫暖又潮濕,為細菌和真菌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的條件。可以看看家裡的浴簾以及浴室櫃後面,上面摸上去滑膩的地方就是微生物生長形成的「生物膜」。生物膜可以看成是細菌和真菌的「城市」,便於它們生長和「相互交流」,同時還提供一定的保護。

不過,僅僅有水和合適的溫度,明顯還不足以讓微生物「愉快」生長,養分從哪裡來呢?科學家評估之後發現,這些塑料玩具本身就是微生物的養分來源。塑料材料,特別是質量差的塑料材料,往往會釋放大量的含碳有機化合物,這是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而且,在寶寶洗澡過程中,寶寶的汗液尿液以及所用的洗髮水沐浴露,會提供其他養分如氮和磷。

而寶寶在澡盆里高興地玩這些洗澡玩具的時候,細菌和真菌也會隨著水流進進出出

指導此項研究的Frederik Hammes博士說,「在網上關於黴菌污染洗澡玩具的討論並不少見,但迄今為止似乎還沒有受到科研界的關注。」幼兒常常會咬這些洗澡玩具,大一點的往往喜歡把其中的水擠出,噴到自己或者別人臉上。Frederik Hammes博士評論到,接觸這些微生物「可能會增強免疫系統,這是積極的一面。但是,這也可能導致眼睛、耳朵甚至胃腸道感染

Frederik Hammes博士等科學家建議——應該對生產洗澡玩具的塑料材料進行更嚴格的規定。除了限制有問題的化學物質釋放,還應該將含碳有機化合物的釋放也加進去,希望這樣能從根本上斬斷微生物的含碳養分來源。

在這項建議實施之前,爸爸媽媽們該怎麼辦呢?還有一些方法可以在家裡試試:

定期清洗洗澡玩具內外部,並充分晒乾並消毒。不過給清洗玩具內部並消毒,會相當麻煩。

使用沒有開口、不會進水的洗澡玩具。這個市面上有不少,但寶寶有可能並不喜歡不會噴水、不會叫的新玩具。

實在不行,就多賣幾隻,定期更換。這樣最省事,但會相對浪費並增加環境負擔。

您如果有其他妙招,不妨留言來一起分享。

研究論文:

研究相關視頻:

http://www.eawag.ch/repository/newsletter/2018-01/uglyduck_en/

官網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周歲寶寶因病長期住醫院,家裡沒錢爸爸欲放棄治療
寶寶缺鈣,單純吃鈣片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