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聞名無錫,經歷過大起大落的百年老字號麵店——拱北樓

聞名無錫,經歷過大起大落的百年老字號麵店——拱北樓

無錫人都愛吃面,吃面也很講究。考究的麵湯,韌性十足的麵條,豐富的澆頭。無錫人的四季和三餐里。一碗湯色醇厚熱氣騰騰的麵條,也許就是對生活最好的慰藉。今天小編帶大家去一家無錫知名的百年老字號麵館-拱北樓。

拱北樓麵館創辦於1863年,是無錫最老的一家餐館之一。百年老店拱北樓始創於北門外,是後來移址崇安寺的,不過它在崇安寺也有五十來年的歷史了。清代晚期的無錫北門外游山船浜是個熱鬧所在,燈船碼頭上下處,緊依古運河畔是糧行、紗行、山貨行等客商和四鄉班船集散之處。同治二年(1863年),有位毛姓老闆在浜口游弄里開設了拱北樓麵館,此後歷經了六位老闆,一直沿用「拱北樓」這塊老招牌,使拱北樓成了久負盛名的百年老店。

歷史上北門是客商、班船會集之地,該店營業獨步無錫。據說清末舉人楊乃武,在冤案辯白後南下途中曾到此就餐。歷次戰亂中,其樓幾毀幾建。抗戰勝利後遷至市中心崇安寺。該店主營餚面和小籠饅頭,價廉而味美。麵湯用肉骨、鱔骨和雞吊熬,並加甜汁,面澆頭花色多。麵條粗細均勻,湯味醇鮮、軟而不爛、滑爽不膩,小籠饅頭皮子勻薄而韌,餡心咸中帶甜,鹵足,屬正宗無錫風味。由於崇安寺改造拆遷,搬至勝利門廣場原五金站繼續經營。

拱北樓的面之所以名聞遐邇,主要在於做面和吊湯有一套獨特考究的做法。清末時期,拱北樓做面是將木棍插在厚皮子中央,用手臂不斷跳壓,一面拍上小粉,使皮子薄而不粘,而後用刀切,故名曰「跳面」或「刀切面」。1924年無錫出現了手搖面機,結束了手工拉麵和刀切面的歷史。但另有一說,拱北樓自設加工場做面,從1919年到1945年一直保持著刀切面的傳統,1946年以後才改為機軋面。麵條現軋,均勻細長,韌勁好,下鍋後軟而不爛,滑爽不膩,麵湯用豬骨、鱔骨、雞湯吊,放入蔥、姜、鹽、酒提香味,碗內加醬油、味精,並添加甜汁吊鮮頭,所以拱北樓的面點成為無錫一絕。

拱北樓最出名的就是雞湯銀絲面,銀絲面的撈麵是非常有講究的。「一雙撈麵的筷子要1.1米長,撈麵都要抖三抖。一鍋子的面要有不同的軟硬,好適應顧客們湯、拌、健、爛的不同需求。」「還有用來做銀絲面的麵粉也跟普通的麵粉不一樣,製作過程中還要加入鹼水以增加韌勁,又加入雞蛋清使之更加順滑。就算用機器軋面,也要比一般麵條軋的遍數多。」銀絲面端出來還是傳統的樣子——清湯、細面、零星蒜葉。

拱北樓里,早、中、晚三餐,全天供應。吃客滿堂。裡面的老年人居多,一般還帶個孫子孫女,氣氛非常和諧。拱北樓的價錢也非常公道。本市、外地人士,有機會應該去嘗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號營 的精彩文章:

還記得當年在《食神》里火的一塌糊塗的撒尿牛丸嗎?

TAG:老號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