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技來電:華為選擇徠卡 到底是對還是錯?

科技來電:華為選擇徠卡 到底是對還是錯?

智電網訊:來自德國的徠卡一直是相機中的奢侈品牌,是影像界的鼻祖級品牌,一部徠卡相機甚至相當於一台寶馬車的價格。這樣一個傲驕的品牌為什麼選擇和華為合作?早在2010年,喬布斯曾說過,iPhone 4就像一台美麗的老式徠卡相機。六年後,華為和徠卡真的聯手做了一台手機。

早在2016年的時候華為旗艦手機P9和P9 Plus是第一款真正採用與徠卡聯合設計的雙攝像頭,這款手機的發布將拍照推向新高度,並且文藝范兒十足。華為CEO曾經表示過華為P9和P9 Plus,這兩款旗艦機拍攝的每一張照片,都可實現徠卡圖像品質,甚至擁有這款手機,它可以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攝影師」。

有人說,手機顛覆了照相機,而我們的故事,卻是和一個照相機廠家的相生相長。無疑,手機的照相功能,已經成為一個必備功能。而手機與手機的比較,其照相功能如何,是一項重要的指標。

1、徠卡給華為帶來了什麼?

在沒有與徠卡合作之前,華為手機也有一個弱點,那就是手機拍照中規中矩,在行業不冒尖,落後於蘋果。為了解決手機拍照這一全行業的痛點,華為在手機拍照方面,選擇了優秀的合作夥伴,而不是全部靠自己孤軍奮戰。

早在2013年底,華為通過郵件和徠卡溝通,表達希望合作的意願,被禮貌地回絕了。後來又經過幾次郵件的溝通,徠卡終於同意見面。見面是從參觀開始的。2014年是徠卡的百年紀念,公司也搬進了剛落成的總部。總部從空中看像是一個「8」和「0」的組合,象徵著徠卡的兩個主要業務:望遠鏡和照相機。

華為找到了攝影界的泰斗徠卡,雙方緊密合作,將徠卡技術引入到華為手機中,確保每一張照片具備徠卡品質。

點評:華為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手機複製膠片時代那些偉大的照片,讓手機拍攝的照片也有「情感」和「思想」。經過一番研究,華為決定去和這個產業中最頂尖的公司溝通一下,它的名字叫Leica(徠卡)。

2、如何提升鏡頭模組的良率?

手機拍照機構的每個部分都和數碼相機相對應。但手機的光學設計,有著天然的限制。塑料鏡頭的光學素質距離光學鏡片有差距。由於尺寸的限制,傳統光學鏡頭的設計經驗可能無法完全繼承。鏡頭模組的加工難度較大,必須考慮生產的良率、量產和成本。

說到光學系統,它的設計在高中低各個頻段達到均衡,才能保證圖像的細節、層次和輪廓的品質。同時,徠卡專家在鏡頭的鬼影和炫光指標上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為在鏡片間多次反射,從而在視野中形成了像骷髏頭一樣的影子和點狀的光斑。絕大多數情況下,鬼影和炫光的影響要通過光學系統的設計,儘可能降到最低。

一開始的試製良率結果是令人崩潰的,每做出100組鏡片,最後只能出品不超過10套符合要求的雙鏡頭模組。此外,光學技術團隊接受了這個挑戰。事實證明,在追求極致的路上,華為的研發人是不妥協的,除了聚焦攻克技術難題,還與供應商和徠卡的專家並肩作戰。

點評:華為曾經推出P9和P9 Plus是真正徠卡品質鏡頭,屬於SUMMARIT系列。大家可以試一下,用手機對著一個強光源拍照,可以發現很少鬼影和炫光,光暈柔和,稍加調整,就可以拍出不錯的「吃光」作品。

3、華為是如何拍出徠卡的味兒?

華為負責圖像質量的專家發現,雖然雙方在客觀評估圖像質量的測試儀器和平台是一樣的,但徠卡使用的測試標準要高很多。比如,用來測試色彩還原的色卡,我們一般要求準確還原幾十個色塊就不錯了,徠卡的標準是140個色塊準確還原。但是要達到徠卡的標準,對手機的器件、ISP演算法以及後處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圖像質量的測試包括顏色、對焦、紋理、雜訊、畸變、動態等很多個維度,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同時,對圖像的評測分為客觀和主觀兩個部分。客觀的指標是可量化可重複的,主觀的評測主要是針對有代表性的場景。

正因為能讓華為手機拍出徠卡的味道,評測團隊幾乎不分晝夜地工作,不管評測團隊在美國還是歐洲傳回有問題的樣片,他們都能第一時間答覆,澄清問題,反饋解決方案。設想一下,每天他們面對的都是鋪天蓋地的問題,每個問題都要跟蹤落實解決,這是非常艱苦的工作,但他們是一個真正能打硬仗的團隊。

點評:華為與徠卡真正突破的不僅僅是技術,而是從手機拍照到手機攝影的升華,是從影像捕捉到情感表達的跨越。華為和徠卡的合作帶給用戶的是,有溫度的影像故事,有情感的自我表達,有情懷的人文互動。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用戶在情感上達到共鳴,始終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和境界。

好了,本期科技來電 到此結束,我們下期見。

新鮮資訊,熱辣點評,盡在科技來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電網 的精彩文章:

LG發布LG V30s ThinQ 價格基本持平三星S9?
生物識別技術的未來 人臉識別or屏幕指紋 你站誰?

TAG:智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