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土木堡之變:一場源於明朝內部文官集團有預謀的政變

土木堡之變:一場源於明朝內部文官集團有預謀的政變

編者注,史稱土木堡之變,跟其他中原與北方戰爭,中原都會寫為侵略,而不去寫是源於中原失信北方引起。此文也是佔在中原歷史的角度去寫,但認為土木堡之變,是源於明朝內部文官集團的一場陰謀。

導讀

導讀:先要說到戰爭起因和戰爭性質了,這兩個是一致的,不可脫離的 。戰爭的起因如下: 1、削減馬價;2、拘留使臣; 3、謊諾婚約;4、剪斷布帛 ;5、謊諾戲班子 ; 6、其他不能滿足的索求,朝廷不與。

1、2、3、6、是 朝廷和王振乾的;

3、5、是明朝使臣馬青、馬雲乾的;

4、是蒙古使臣乾的,一匹布剪斷成兩匹。弄虛作假者。在婚約上也先想為他的兒子娶明朝公主,二馬應承下來,也先高興,誇示諸虜,發現是騙他的之後,大為惱怒。6個因素加在一起便以寇邊發起邊釁。先期目標在獨石馬營,明朝抗擊,戰事擴大。

土木之戰的過程

明朝根本沒有意識到瓦剌的進攻,正月初,還在給瓦剌的使臣任命官職,可見當時並無異常,最起碼是明庭沒有意識。明庭(尤其是兵部)沒有做好提前的預防和準備工作,導致各地紛紛告急。明英宗決定御駕親征,帶領準備了40餘天的明軍六師出戰。明英宗率大軍直至大同,本欲北行出戰,說明英宗以為瓦剌軍主力在大同塞外。其實當時瓦剌的游牧區域,西達東勝,東至陽和,北逾陰山,南抵長城,其部下阿剌知院部更在偏東一帶。而夏季也先往往牧於偏東一帶。正統十四年夏瓦剌剛剛東征女真歸來,所居應更偏東。土木之變前瓦剌從陽和、獨石兩個方向入侵,就說明瓦剌主力已在大同東北、宣府西北。

《實錄》卷一八一正統十四年八月庚戌條:「車駕東還。……初議從紫荊關入。王振,蔚州人也,始欲邀駕幸其第,繼而又恐損其鄉土禾稼,復轉從宣府行。」時當中秋時節,公曆十月,地處塞北的蔚州會有「禾家」,值得懷疑。而且十五世紀的氣候比現在要寒冷,到十六世紀才回暖!紫荊關在大同東南,遠離邊塞,而沿線守御遠較宣府、居庸一線薄弱。議者所慮,非瓦剌軍尾追,而是擔心遭到宣府邊外的側擊,可能意識到瓦剌主力已東移。出征前英宗接到了陽和的敗報,而獨石兵潰之事則被隱瞞了,所以明軍才會直趨大同。退兵時雖意識到遭側面進攻的危險,卻似乎仍未得到東路失守的消息,所以仍原路返回。

《實錄》載土木之變前的戰爭進程說:「庚申……車駕將發。宣府諜報虜眾襲我軍後,遂駐蹕遣恭順侯吳克忠為後拒,克忠力戰敗沒。將晚報至,又遣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領官軍四萬赴之。勇、綬至鷂兒嶺,冒險而進,遇虜伏發,亦陷焉。……辛酉車駕次土木,……其南十五里有河,已為虜所據,絕水終日,人馬饑渴,虜分道自土木近旁麻峪口入。守口都指揮郭懋力拒之。終夜,虜兵益增。……壬戌,車駕欲啟行,以虜騎繞營窺伺,復止不行。虜詐退,(王)振矯命抬營就水。虜見我陣動,四面衝突而來,我軍遂大潰。」

顯然,明軍到達土木堡時,堡南河流已為瓦剌所踞。鷂兒嶺位於英宗當天所在的雷家站(今新保安)西北四十里。其後郭懋阻瓦剌於麻峪口,地在雷家站東偏北。瓦剌何以能夠扼守遠在雷家站東南的桑乾河?土木之變後葉盛建言:「今日之事,邊關為急。往者獨石、馬營不棄,則六師何以陷土木?」後來於謙說:「(楊俊,楊洪的兒子)遇達賊臨城,不能效力死守,輒將獨石、馬營歸賊,並倉儲、錢糧盡行捐棄在逃,以致士卒潰散,城池失守,開賊突竄之路,因而辱國喪師,至今令人痛恨。」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卷十七也說:「土木之變根於此路(指宣府東路,即獨石、馬營等處),由於楊俊之失機,故楊氏有餘誅也。」他們都認為,由獨石(今河北赤城以北獨石口)、馬營(今赤城西北)南下的瓦剌軍,才是造成明軍覆滅的主因。

土木之戰前宣府以東的戰況究竟如何呢?瓦剌首領阿剌知院言:「王子軍馬從東來,也先從西來,我從獨石、馬營來。我傷了幾處小邊城。」他「傷」了哪幾個「小邊城」呢?《實錄》卷一八零正統十四年七月癸巳條載:「宣府總兵官都督楊洪奏:『達賊圍馬營已三日,將河水斷絕,營中無水。』」土木之變後十天,「總督獨石等處備御都督僉事孫安言:『先有敕命都指揮趙玫守備獨石,楊俊守備馬營,夏忠守備龍門衛,署都指揮魯宣守備龍門千戶所,臣同少監陳公總督。今賊勢甚多,軍力甚少,若分守恐難禦敵。』王令陳公、孫安、趙玫、楊俊率所領官軍來居庸關外駐紮,為京師外援。」似乎是明守軍主動撤退。但七天後,「羅亨信劾守備赤城堡指揮鄭謙、徐福,鵰鶚堡指揮姚宣先於七月內聞賊入境,棄城挈家奔走,以致懷來、永寧等衛亦行仿效。」顯然,楊洪上報,無非是為其子楊俊南逃尋找借口,估計其兵潰就在此時。楊俊首先南逃,致使赤城(今赤城縣城)、鵰鶚(今赤城南鵰鶚村)、龍門衛(今赤城西南龍關)、龍門所(今赤城東龍門所)、懷來(今京包鐵路官廳水庫橋底)、永寧(今北京延慶永寧鎮)紛紛失守,宣府以東、居庸關外已無堅強防禦。懷來位於土木堡以東、清水河(今官廳水庫)北岸,佔據土木堡以南河流的應當就是已進至懷來的阿剌知院軍。明軍至土木堡,實因懷來已失守,不得已而就地紮營。正是由於阿剌知院軍截斷明軍歸路,才造成瓦剌軍主力追及併合圍明軍,故葉盛、于謙才會強調獨石、馬營失守的嚴重後果。

明軍六師出征,由於嚴重「缺糧」,不得不回軍,行至土木堡,得知懷來等城池全部失守,歸路全部被斷,不得不在土木堡就地紮營,而就在此時,也先的瓦剌兵馬源源趕到,把明軍包圍在土木堡。

土木堡並非是一個軍事據點,其地原名「統幕」,訛稱為「土墓」、「土幕」、「土木」,不僅未有城牆護池,荒地無水草,明軍掘地兩丈多深也挖不出水來(這一段記載有問題,懷來縣明代中葉景泰年間的一些資料。其中有涉及地下水的當時懷來縣,地下水位比現代高得多。一般最深兩丈,就算六米吧,就有地下水滲出)。士兵缺糧還可以忍受,沒水才是最要命的事情。土木堡南面十五里處有一條河,卻早已經被阿剌知院軍首先佔據。明軍水源被斷,軍心大亂。

八月十五這天,中秋月圓,數十萬明軍被圍,又飢又渴,精神幾乎崩潰。也先很有軍事才能,他分出一支軍馬,從土木堡帝的麻谷口向明軍發動進攻。堅守谷口的明軍都指揮郭懋還算條漢子,死戰一夜,瓦剌軍未能攻破。但瓦剌後續兵馬源源不斷,給守口明軍造成巨大壓力。有人勸楊洪趕緊出兵衝擊敵軍的包圍,讓皇帝車駕能突圍出來,楊洪不聽。其實,當時人在宣府的明朝將領楊洪如果領兵向也先發起進攻,可以給瓦剌軍來個反包圍,內外夾擊,說不定把也先軍馬盡數消滅掉,畢竟明軍在人數上占絕對優勢。再不濟,宣府明軍進攻,明英宗也可以趁勢突圍逃走。但楊洪坐擁重兵,卻始終龜縮於宣府堅城之內,閉門不出。

也先這個人,不僅會用兵,還懂得「心理戰」。為了麻痹明軍,他派人進入土木堡,表示要與明朝講和。明英宗、王振聽到這個消息,久旱逢甘雨一樣,喜不自勝。忙不迭立刻讓閣臣曹鼐擬寫敕書,並派兩個「通事」與瓦剌使臣一起前去也先處商談和議。

明軍士兵被圍兩三天,渴得要死,聽聞雙方終於講和,一下子從精神上鬆懈下來,紛紛四齣找水找草料,脫離了各個關鍵防禦地點。王振覺得大勢不好,急忙傳令移營,「逾塹而行,延徊之間,行伍已亂。」試想一下,二十萬大明軍,外有強敵,內部自己亂成一窩蜂,不倒霉才怪。

明軍南行才三、四里地,瓦剌精甲鐵騎蜂湧而上,四面圍攻。蒙古人打獵一樣,用箭射死不少明軍。然後,馬軍步兵一起上,刀砍斧剁,明軍幾無還手之力,「兵士爭先奔逸,勢不能止。」他們已經饑渴了兩三天,渾身無力,再讓這些人冒死打仗,根本是不可能之事。此時勝負已定,明軍大敗!據《明史》記載:「壬戌,師潰,死者數十萬。英國公張輔,奉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並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塤,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尚書王佐、鄺野,學士曹鼐、張益,侍郎丁鉉、王永和,副都御史鄧棨等,皆死,帝北狩。」在土木堡之役中,損失的文武官員數百人,都是大明王朝當時的精英分子,尤其是武將勛貴,幾乎一鍋端了。

再說說土木堡之變的嚴重後果:武將勛貴勢力幾乎全軍覆沒,從此文官勢力一頭獨大

開國時的勛貴子弟和永樂靖難時的勛貴子弟在那時候在朝堂都有話語權,那時候在朝堂並不是文官獨大,武將一樣有地位,而且也不低,是可以和文官平起平坐的存在,而且這些開國勛貴和靖難時的勛貴子弟代表的就是武將集團,但是土木堡之變把那些勛貴子弟都葬送了,特別是那些在朝堂有話語權的勛貴子弟,關鍵是這一死就給蒙古人一窩端了,剩下的傳人要不是那些年齡還小的就是一些沒權力沒才識的。才造成朝堂上逐漸給文官打壓得永不翻身,要知道那些勛貴子弟都是朱元璋和朱棣時的有軍事常識和有才華的老人後代,而且那些人因為立功多,地位也高,在朝堂上說話也硬氣。

成國公朱能是「靖難」武臣之首,朱棣藩封燕王時,與張玉共為王府指揮使,自東昌之役中張玉陣亡以來,朱能一直是朱棣的頭號股肱之臣。朱勇為朱能子。張玉死於靖難中,朱棣即位後稱其為靖難第一功臣。長子張輔冊封為英國公,世襲罔替。曾率數萬軍隊平定安南叛亂,功勛彪炳。土木堡事變中死於亂軍。

張、朱兩門,自永樂以來,深受皇室信任,又有其他靖難功臣子弟,互相聯姻,盡掌都督府,而此時「初間以公、侯、伯為之,兵部掌兵政,而軍旅征伐則歸五軍都督府」,文官根本不掌軍事,正統(明英宗年號)後,勛貴散盡,則兵權歸於兵部文官之手(類似現代國防部,兵部堂官均為文職),五軍都督府不過守空名與虛數而已。

他們那些勛貴子弟可都是家景富實的人,子孫都是要讀書的。他們一死武將集團就跨了,這些也是後面造成文官獨大的一個重大原因。當然文官獨大也有明朝的政策問題,但不可否認,勛貴子弟的集體死亡給文官做大留了個大空子,造成朝堂沒有有地位和才學的武將領導武將集團抗衡文官,有才識的沒地位,有地位的沒才識,而且文官也不是什麼武將都可以抗衡的,那些開國和靖難時的勛貴地位夠高,所以才可以和文官抗衡,別的武將就算有才學也輪不到他說話,因為他們沒這身份。

就是因為土木堡,明軍的軍事人才幾乎徹底覆滅。皇帝直轄的中央軍隊(三大營,神機營、三千營、五千營被殲。從軍力分析的角度講,明三大營算當時全世界最精銳的軍隊,擁有大規模的火器,最優秀的冷熱配合,還有最精銳的蒙古僱用騎兵)成了豬圈裡的豬,九邊地方戍守軍隊實力上升,武舉不振,都是文官作祟所致。一旦,武舉興盛武將集團必將人才輩出。能學習軍事知識,練習戰場技術的,訓練軍隊的人才,一般都是軍事世家子弟。這是因為這個軍事學習的成本高昂,不是普通士子家庭能承擔的起的。書香門第世家由於起家和家風以及傳承,絕不會放棄自己長項去和軍事世家子弟去競爭。

既然,我不能和你在校軍場同台競技,那就在制度上讓你沒前途,讓你投入和收穫成反比。最終,文官集團通過在制度上做手腳徹底戰勝了武將集團。

所以土木堡之變勛貴子弟的大量死亡和流失,造成沒人可以代表武將集團在朝堂說話,造成明中後期武將地位低下和給文官壓著欺負的重要轉折點。

1.明朝永樂時期,置天津及通州左衛倉,且設北京三十七衛倉。益令天下府縣多設倉儲,預備倉之在四鄉者移置城內。而且從北京到宣府一路,就有七個大型糧倉,分別是,新開口堡倉、張家口堡倉、西陽河堡倉、萬全右衛倉、萬全左衛倉、渡口堡倉、李信屯堡倉,儲備著明朝的「作戰軍糧」,這七個大型糧倉皆是由兵部直接調度,但是在北伐期間,七個糧倉居然沒有一顆糧食增援「缺糧」的北征軍,而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土木堡慘案後,代理兵部尚書于謙僅用六天時間,便將七個糧倉里所有糧食盡數運至京城,效率反差之大耐人尋味。

2.明軍六師從大同往懷來走的一路上,蒙古人尾隨追擊,為什麼這一路駐紮的明軍,比如大同的郭登、宣府的楊洪,都沒有出來阻擋,而是眼睜睜看著蒙古軍隊追著皇帝打,不救皇帝,是什麼罪,他們不清楚?最奇怪的是,郭登、楊洪等人事後不但沒事,反而加官進爵了?這是怎麼回事?

土木堡之變明顯沒那麼簡單,因為土木堡的點已經在長城以內很遠了,而且距離軍事重鎮宣府很近,但是明軍既沒有得到瓦剌騎兵主力靠近的信息,也沒有得到宣府方面的援助,明軍受困土木堡的關鍵時刻,正鎮兵於宣府的總兵楊洪卻下令封城閉門,拖延了十五日後才出兵收拾殘局。明宣府重兵未損,時間、距離均充裕,為何不出動夾擊瓦剌軍呢?

宣府兵力在明代前期為各邊之冠,正統時宣府駐兵至少有三萬人,戰馬一萬餘匹,火器充裕(神槍479,神銃2161,神槍4223等等),若再編集鎮城附近駐軍和東路潰兵,足以組成一支包括騎兵和火槍兵的強大部隊。而楊洪手握重兵,卻眼看敵軍追擊自己的皇帝而不救,這是什麼行為?楊洪出兵救駕,成,就是千古功臣,皇帝和文武百官都會感激他,回報豐厚;敗,他也盡了自己的職責,也會成為千古忠臣,朝廷會照顧他的家眷;而他卻選擇不救,楊洪難道不知道不進行救援,得罪的不僅僅是明英宗和王振,還有隨軍出征的武將勛貴和部分高級文官?他們合起來是大明最強大的政治勢力,一旦他們平安逃回京城,追究楊洪的責任,楊洪將死無葬身之地!即使皇帝和文武百官都死了,按理,新皇帝和京城的官員們同樣會追究楊洪的不救之罪,楊洪同樣會身敗名裂!救駕,楊洪無論成敗都會得利巨大,不救駕,無論皇帝是否逃回,他都將身敗名裂,甚至會株連九族,但楊洪卻選擇不救駕,如此違背常理的行為,是為什麼?而2-3萬瓦剌軍敢置明宣府精銳重兵於背後不顧,這又是為什麼?

為什麼2-3萬瓦剌軍敢置以敢戰、善戰至大將,聲震南北的楊洪精銳重兵於背後不顧?且包圍皇帝親軍數天後,才發動總攻?個人推測,很顯然,楊洪的宣府軍和也先的瓦剌軍達成了某種默契,所以也先的2-3萬瓦剌軍才敢置明宣府精銳重兵於背後不顧,對明軍先包圍數天,之後才發動總攻(這並非不可能,楊洪和瓦剌首領常有書信往來,《明史》卷一七三《楊洪傳》載:「(楊)洪獨以敢戰至上將,諸部亦憚之,稱為『楊王』。瓦剌可汗脫脫不花、太師也先皆嘗致書於洪,並遺之馬。洪聞於朝,敕令受之而報以禮。嗣後數有贈遺,帝方依任洪而不責也。」)。楊洪不懼怕得罪大明最強大的政治勢力,不進行救援,他倚仗的是什麼?有恃才能無恐,楊洪之所以敢不救駕,必有強大的倚仗!最符合邏輯的推測是:楊洪早就算到皇帝、王振及文武官員們根本回不了京城!所以楊洪等人才敢於不救駕。而如果新皇帝要追究他的不救之罪,不僅有朝廷重要官員出面保他,而且還會加官進爵。後來果然是這樣,新皇帝想要追究楊洪的不救之罪,果然有朝廷重要官員出面保他,並給楊洪加官進爵。我查到我最不願意查到的一個人,這個人竟然是:于謙!

起初我對二十萬餘明軍敗於2-3萬瓦剌軍感到非常奇怪,明朝堪稱精銳的三大營和蒙古僱傭軍戰鬥力為什麼會那麼弱?擋不住幾萬瓦剌軍的進攻?這個問題,其實史料早已給出答案,那就是軍隊長期「缺糧」,試想人長期餓著肚子,明軍不少士兵甚至凍餓而死,史載「殭屍滿路」,這樣的軍隊還怎麼打仗?戰鬥力銳減是當然的事情,勝負其實早已註定!

而明軍為什麼會缺糧?前面說過,明朝從北京到宣府一路,有七個大型糧倉,儲備著明朝的「作戰軍糧」,這七個大型糧倉皆是由兵部直接調度,但是在北伐期間,七個糧倉居然沒有一顆糧食增援「缺糧」的北征軍。明英宗和王振難道不知道有這七座糧倉?好,退一步講,即使他們不知道,文武百官總該有人知道吧,為什麼沒有一個人提議把糧倉的糧食運給「缺糧」的北征軍?軍隊「缺糧」要吃飯,把身邊的糧食運過來吃,這麼簡單的常識居然被皇帝和文武百官集體「忘記」?很顯然,不是皇帝和文武百官集體「忘記」,而是編寫史書的人故意「忘記」,以掩蓋某些不可告人的真相!

明朝大軍出征,不可能不重視糧草,當時可能多次敦促兵部將糧草運來,但兵部卻遲遲沒有動靜,近在咫尺的糧草一粒也沒有運過來。大軍由於糧草不足,戰爭已經無法打下去了,被迫回師,之所以不走紫荊關,而要走居庸關,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那裡離糧倉近,出征多日,已經飢腸轆轆的大軍必須儘快解決糧草問題。明軍六師去而復回,戰鬥力銳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糧草供給不足。而當時兵部尚書鄺埜隨軍出戰,後方負責後勤的是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又是于謙!這個我最不願意看到的名字,再次出現在關鍵的地方。于謙為什麼沒有把救命的糧草送到前線大軍?他在幹嗎?難道于謙指揮不動手下官員?如果是那樣,這些導致土木堡之變的兵部敗類為什麼沒有被後來手握大權的于謙問罪?真相顯然不是這樣,事後兵部沒有一個人因拖延運糧被問罪!而于謙完全可以指揮糧草搬運,在土木堡之變後,于謙僅僅用了六天就把七個糧倉里所有糧食盡數運至京城。于謙可以指揮糧草的搬運,卻沒有把糧草運給前線的大軍,甚至連提議和討論都沒有,于謙到底在幹嗎?

現在我們可以得出一個非常可怕的推論了,于謙,是于謙故意不把糧草運往皇帝親征大軍,不,光于謙一個人還做不到,于謙顯然得到了留守文官們的支持,否則彈劾的奏章就可以把于謙淹死。留守文官們之所以敢這麼做,顯然不怕皇帝回來找他們算賬,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打算讓皇帝回來!

現在梳理一下,瓦剌進犯---皇帝親征---後方糧草被人故意節流---明軍缺糧,戰鬥力銳減,不得已回師---沒有得到東線失守的消息(瓦剌軍在東線破關的情報在京城的機關里來來回回跑了幾天才發往前線皇帝那裡。等皇帝知道東線破關的消息,已經晚了)---明軍歸路被斷,兵困土木堡---楊洪等人擁兵不救---武將集團覆滅、皇帝被俘。

整個陰謀已經漸漸浮出水面,瓦剌也先進犯,皇帝、武將集團、王振及其派系的文官出征,留守文官故意不送糧草,並聯合楊洪等人,楊洪和瓦剌達成某種默契,東線的失守都有可能是故意的(東線的守將不戰而逃,而且正好是楊洪的兒子,事後並沒有被問罪),東線失守的消息被人為拖延數日,致使明軍做出嚴重錯誤的決策,結果兵困土木堡,楊洪等人又和瓦剌達成某種默契,使得瓦剌敢於在置明宣府精銳重兵於背後不顧,圍攻早已餓的喪失了戰鬥力的明軍,結果7萬明軍被殺,武將勛貴集團覆滅,皇帝被俘。(皇帝被俘這件事也很奇怪,十幾萬人都從土木堡逃回來了,而皇帝、武將勛貴們竟然無一人逃回!?宋朝時宋太宗親征,幾十萬大軍被遼軍打的大敗,宋太宗一個人騎著馬跑回來了,而明英宗和武將勛貴們卻無一人跑回來,太奇怪了,不排除有內奸指引的可能!)

通過土木堡之變,留守文官們一舉做掉了壓在他們頭上的三座大山(強勢皇帝、強勢太監、武將勛貴集團),迅速搶佔了他們留下的政治真空地帶。皇帝直轄的中央軍隊(三大營)被文官們「改革」,景泰時﹐兵部尚書于謙對京營編製進行改革,從土木堡逃回來的三大營十幾萬人中選精銳十萬。分十營團練﹐以備緊急調用﹐稱十團營。十團營由總兵官一人統領﹐兵部尚書或都御史一人為提督,監軍一人。各營分設都督﹐號頭官﹑都指揮﹑把總﹑領隊﹑營隊等官。京營規制至此一變。從此,皇帝的軍權被剝奪,武將勛貴被邊緣化,軍權徹底落到了文官集團的手中,皇帝再也不能直轄軍隊了。十團營首任提督就是兵部尚書于謙兼任(首任監軍是誰我沒有查到,知道的朋友請告訴下)。之後文官集團再在制度上做手腳,創立巡撫領兵制度,巡撫領兵制度從根本上斷絕了武將靠自身軍功發展成起足夠勢力的可能,以堅決防止武將集團東山再起!而巡撫領兵制度就是景泰年間由於謙確立的。

明英宗的時代實際上時明代政治結構的一個分水嶺。明代前期,永樂時代,明朝的政治結構是勛貴武將,文人士大夫以及皇權三足鼎立。土木堡之變和文官們創立的巡撫領兵制度則徹底打垮了勛貴武將的勢力,導致明朝文官集團徹底做大,幾乎架空了皇權。文官集團在土木堡之變前就掌握了輿論和行政大權,在土木堡之變後,又掌握了軍事大權,可謂一手握著筆杆子,一手握著槍杆子,皇帝都可以隨便欺負,平民百姓就更別說了,天下還有誰可以與之抗衡?

其後文官集團的行為就越來越囂張了,瘋狂搶佔國家的資源(明末他們以將1億畝左右的軍屯官田瓜分乾淨,直接導致國家無錢發放軍費);沿海則大肆走私,海外貿易的巨額利潤全部流入他們私人的腰包(文官們主導的海禁使得國家一文錢關稅都沒有收到);民間(豪強劣紳)偷稅漏稅(必如弘治朝一個縣一年七百文的商稅,發展到崇禎朝江南個位數的茶稅),甚至私錢泛濫都得到他們的縱容,而國家打擊偷稅漏稅、私錢,整頓秩序的行為則遭到了文官集團強力抵制。

結果,國家和老百姓越來越窮,朝廷官員和他們幕後的利益集團卻越來越富,社會兩極分化嚴重,百姓窮,喪失了自救的能力,朝廷窮,喪失了治理國家的能力,這一切的起因,在土木堡之變中,就已經埋下了種子!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真想再吃一口他們筆下的老北京美食!
一次意外,重獲新生之後我竟擁有了超凡的能力…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