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除了風雲衛星,我國在太空還派遣了哪些「地球來使」觀測地球?

除了風雲衛星,我國在太空還派遣了哪些「地球來使」觀測地球?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微信公眾號ID:space-more

去年,一條消息刷爆朋友圈,微信啟動頁上的地球赫然變化,從阿波羅17號拍攝的人類文明起源地非洲大陸逐漸變化為風雲四號拍攝的華夏文明起源地。為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正式交付用戶,投入使用增添了許多光彩。

微信啟動頁上的地球逐漸從左圖變化為右圖

風雲四號A星是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也就是風雲二號,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於2016年12月11日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搭載著風雲四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乙火箭發射升空

交付後,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觀測系統實現更新換代,保證了觀測業務的連續、可靠和穩定運行,提高了我國航天事業和氣象事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意義重大!

風雲四號衛星的上一代為什麼是風雲二號?其他風雲衛星是做什麼的呢?

風雲衛星分為地球靜止軌道和極軌道兩個系列,風雲一號和風雲三號屬於極軌衛星系列,風雲二號和風雲四號屬於地球靜止衛星系列。風雲系列衛星可實現對颱風、雨澇、森林與草原、火災、乾旱、沙塵暴等災害的有效監測,使氣象預報和氣候變化監測能力明顯提升。

風雲一號衛星

風雲系列衛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由國家氣象衛星中心負責運行和管理。風雲系列衛星還被世界氣象組織列入全球業務氣象衛星系列,成為東半球氣象預報的主力軍。

風雲四號衛星

【除了風雲系列,我國還有哪些對地觀測衛星系列呢?

中國是世界上發展對地觀測衛星較早的國家,自1975年第一顆返回式衛星成功發射,目前已形成「返回式衛星」、「風雲」、「海洋」、「資源」和「環境」等對地觀測衛星系列。】


返回式衛星

返回式衛星是中國衛星研製中起步最早的科學試驗衛星之一,是中國發射數量最多,發射頻率最高的衛星。在返回式衛星發展的30多年間,共發射了23顆返回式衛星,也就是說,平均每二百多天就要發射一顆返回式衛星。

返回式衛星

返回式衛星就像是中國航天活動的探路小兵,不僅為身處地球的科研人員們帶回在空間獲取的信息資料並進行各種科學實驗,而且還為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積累經驗。

此外,我國衛星製造、衛星發射、跟蹤測控和衛星回收等技術都是通過返回式衛星掌握的。


海洋衛星

海洋衛星系列是海洋環境檢測衛星,實現對中國海域和全球重點海域的監測和應用,對海水、海溫、風場等海洋信息的預報精度和災害性海沉的監測時效顯著提高。

海洋衛星系列包括海洋水色衛星(海洋一號)、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海洋二號)和海洋雷達衛星(海洋三號)三個系列。海洋一號衛星主要用來獲取中國近海和全球海洋水色、水溫及海岸帶動態變化信息。

海洋一號衛星

海洋二號衛星用於全天時、全天候獲取中國近海和全球範圍的海面風場、海面高度、有效波高與海面溫度等海洋動力環境信息。

海洋二號衛星

海洋三號衛星則全天時、全天候監視海島、海岸帶、海上目標,獲取海洋浪場、風暴潮漫灘、內波、海冰和溢油等信息。


資源衛星

資源衛星共有資源-1、資源-2、資源-3三個系列。資源-1系列中的01星、02星、02星B和04星對外也成「中巴地球資源衛星」,是中國和巴西聯合投資和研製的。

資源-1系列01星

資源衛星系列在太空中為我們提供著各式各樣的信息資料,為土地、地質礦產、農業、林業、水利等服務,而且,對地質災害調查、監測與管理和城市規劃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環境衛星

環境衛星是中國發展的環境減災小衛星星座,由4顆光學小衛星和4顆合成孔徑雷達小衛星組成,具有大範圍、全天候、全天時、動態災害監測能力。

環境-1A衛星

環境衛星星座是多顆衛星組網飛行的模式,每兩天就能夠實現一次全球覆蓋。它為地表水質與大氣環境監測、重大環境污染事件處置以及重大自然災害監測、評估與救援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除了以上系列,我國的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是正著手研發的新一代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包含至少7顆衛星和其他觀測平台。

目前,我國已發射了高分一號高分寬幅、高分二號亞米全色、高分三號1米雷達、高分四號同步凝視等多顆衛星,涵蓋不同空間解析度、不同覆蓋寬度、不同譜段、不同重訪周期的高分數據體系基本形成,將在國土資源調查、環境監測以及農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高分三號衛星拍攝到的首都機場影像(局部)

來源/《世界航天器大全》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

上海航天微信公眾號

新華網

改編/楊斯爽

審校/楊潔

如需轉載,請留言獲得授權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航天科普 的精彩文章:

女神在此!原來女航天員是這樣上太空的

TAG:中國航天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