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香梅回憶與陳納德初次見面:他的紳士風度、迷人魅力 讓我敬畏崇拜

陳香梅回憶與陳納德初次見面:他的紳士風度、迷人魅力 讓我敬畏崇拜

季我努學社社長、抗戰史研究者 范國平

陳香梅1925年6月23日生於北京的一個外交官家庭。1935年,他的父親被派往墨西哥西北部的墨西卡利的領事館任職。由於薪俸有限,他無法將他一大家子都帶往墨西哥任職。由於害怕家人受到日本侵華的戰火波及,他妻兒送到香港,與自己的母親生活在一起。1938年,陳香梅的母親去世,陳香梅作為長姐,承擔起照顧妹妹們的責任。在少女時期,她就展現了寫作方面的才華,並且得到了兩位老師的鼓勵。有一位老師告訴她,你的農曆生日是五月十五,所以你註定要成為一個作家。

陳香梅女士 來源:美國雅虎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變發生之時,陳香梅正在香港的聖保羅高級中學讀書,當天早上,日機也空襲了聖保羅高級中學。由於日本對英國宣戰,陳香梅目睹了日本對英國殖民地香港發動的戰爭,日軍向駐守香港的英國、印度和加拿大軍隊開火。在聖誕節當天,香港英軍宣布投降。在日軍進攻香港期間,陳香梅很多時間都在躲避日軍的空襲和炮擊,她目睹了日軍的野蠻入侵給香港帶來的災難。繁榮的香港變成了一片廢墟。

日軍佔領香港後,日軍宣布,所有的中國婦女都是「慰安婦」,日本士兵享有三天的與香港的亞洲女性「自由性交」的權利。日軍當局宣稱,香港的婦女要感謝日軍官兵將她們從英國「白人魔鬼」的統治下面解放出來,所以香港的亞洲女性用身體慰勞皇軍是應該的。這道命令,給予了日本獸兵肆意侮辱任何中國婦女的理由。

陳納德與陳香梅結婚照 來源:維基百科美國版

陳香梅和她的五個妹妹,歷盡艱險,好不容易從香港逃到桂林。陳香梅在桂林的嶺南大學上學,嶺南大學原本是在香港的,由於日本進攻香港,搬遷到桂林。由於是戰爭難民,在整個抗戰時期,她們生活都很貧窮,經常不得不食用生了米象的米煮成的粥。在當時的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較低。陳香梅當時很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成功地作家,用自己的稿費讓家裡人能夠在戰亂的歲月過上體面一點的生活。

1944年陳香梅在嶺南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44年到1948年,她擔任了中央通訊社的戰地記者。並且她還給上海的新民日報(Hsin Ming Daily News)寫稿,從1944年寫到1949年。他的小妹妹Cynthia Chan在昆明的飛虎隊的美國陸軍醫院中擔任護士。陳香梅和妹妹見面時,碰巧見到了飛虎隊的負責人陳納德將軍。當時陳香梅才19歲。

陳香梅含情脈脈地看著擦拭槍支的陳納德

傳奇性的戰爭英雄陳納德將軍富於男性魅力,他組建的飛虎隊捍衛著中國的天空,保護中國人民不受日機的轟炸之苦。從1937年開始,日本轟戰機就毫不留情地無差別地轟炸中國的平民,死於轟炸的中國平民有幾十萬人。陳香梅採訪了陳納德。在採訪完成之後,陳納德請陳香梅品茶。這就是他們跨越國界的世紀情緣的開始。在陳香梅後來的回憶錄中,她如此寫到:「他充滿紳士風度,富於美國南方貴族的迷人魅力,並且讓我感到敬畏,充滿崇拜感」。

請朋友們訂閱「康狄的朋友圈」。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季我努學社公眾微信號jiwon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抗戰初期的陶德曼調停怎麼回事?日本不是狂妄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嗎?
戰車營在緬北瓦魯班大捷中有何表現?當場擊斃500名日軍,繳獲物資無數!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