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量子計算市場未來10年將增長40倍

量子計算市場未來10年將增長40倍

北京,2018年4月4日——數字化轉型推動新經濟的數字化轉型正在發生,而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是業務和技術。提高運算速度,加速應用交付時間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之一。基於經典計算模型的IT基礎設施不斷改進技術來適應這一需求:異構計算、加速卡、IoT融合技術和模塊化基礎架構等。儘管進行了一系列優化和改進,在面對大量的、非結構化的、不斷變化的數據集的計算和數據處理時,經典計算模型仍然遇到了瓶頸。

量子計算機不同於基於晶體管的二進位邏輯電子計算機。經典計算模式要求將數據編碼成二進位數字(也稱為比特),而量子計算機依賴於基本的量子力學現象,如疊加和糾纏,來對數據進行運算。

IDC目前發布的報告《評估量子計算——技術發展、市場定義和未來空間》顯示,IDC綜合各個量子計算機廠商開發量子計算的方法,發現其中的細微差別,並提出一個分類方法,來最終實現對這一市場的分類。根據不同劃分標準,量子系統可以分為以下不同類型:

演算法:以通用(Universal QC)和退火(Annealing)為主

計算模型:量子電路、量子門,絕熱量子計算機(Adiabatic QC)

物理實現:超導量子計算機(Superconducting QC)為主

部署模型:基於雲的部署模式或混合的量子——經典方法

IDC認為,量子和傳統計算的異構解決方案將是實現過渡的主要方式,即將量子和古典計算結合成一個「混合量子/古典」層來加速計算,應用程序可以通過API選擇量子計算(或傳統計算)作為計算層。這種方法使應用程序能夠分時共享基於雲的量子計算資源,這些資源由公共雲服務提供商提供。

IDC預計,這種模式將成為量子計算領域的實際應用模式。這種模式仍然需要幾年時間來進行標準化,從而成為主流模式。到2027年,全球量子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107億美元,與2017年相比,10年內增長超過40倍。

IDC中國企業級研究總監周震剛認為:「量子計算市場目前仍處於培育階段。由於技術和應用場景並未成熟,近三年並不會呈現爆發性的增長。在系統可靠性、可移植性和小型化方面取得了進展之後,預計2020年以後開始進入高速增長期。未來量子計算的主要機會將分為:

現有的工作負載隨著時間推移而轉移到混合量子計算,並最終成為量子計算的用例

全新的基於量子計算的工作負載,這些工作負載只能在量子計算機上運行

到2027年,大多數雲計算的應用程序將轉變為量子優先的用例,在處理超出傳統計算機處理能力的數據集時,會自動調用量子代碼。同時,這樣的應用程序將在許多中大型企業中運行,用來解決一些新的計算問題,如全腦模擬等。

IDC也注意到,目前國內的量子計算機也發展迅速,但研發主要以晶元和硬體為主,相關軟體和材料方面的投入較為缺乏。在電荷量子比特方面的研究,以中國科技大學和中科院為代表的研究團隊,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商業化方面,部分雲計算廠商和基礎架構廠商也開始了前期的投入。

活動預告

2018年中國ICT市場趨勢論壇將於4月20日深圳舉行,來自IDC全球、亞太及中國的資深分析師將會為您精彩解讀IDC關於第三平台的最新洞察以及諸多業界熱點話題,包括區塊鏈、未來商業、人工智慧、雲計算、智能園區與智能家居等,期待您的蒞臨。

活動安排:

日期:4月20日(星期五)

時間:13:00-17:30

酒店:深圳華僑城洲際大酒店一層巴塞羅那廳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深南大道9009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DC諮詢 的精彩文章:

TAG:IDC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