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明節:24節氣唯一過的節,一塊人肉換來的節日,一度被曹操廢止

清明節:24節氣唯一過的節,一塊人肉換來的節日,一度被曹操廢止

又到了一年清明節,也許很多年輕人都在等待著這一天,因為馬上又可以放三天假穿著春裝出去踏青了。如今清明掃墓早已沒有古人那種「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氛圍,取而代之的是全家逢春踏青的溫馨喜慶,人們漸漸忘了清明節的初衷,忘了清明節的風俗習慣,更忘了清明節到底是因何而來。小編今天就帶大家重溫一下清明節的歷史。

「清明」一開始並不是節日,而是我國24節氣之一,它在每年4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萬物生長時,古代的勞動人民便「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後來演化成踏青、放風箏等戶外活動。農民從此進入了農事大忙階段,又因清明在農曆三月份,所以又叫「三月節」。

農夫們在土地上種下了莊稼,為了祈求豐收便在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祭祀土地神,這一天恰好也在清明前後。至於為何也要祭祀祖先,清代顧祿的《清嘉祿》指出:「竊意後人因后土之祭而並祀祖先爾」,中國古人擁有很濃重的尊敬祖先和親族意識,於是在奉祀土地神的同時也就順便再祭奠祖先,也許這就是清明節掃墓的由來。

這時候清明雖然民間已有未規定成俗的活動,但還未被國家指定為節日,清明正式成為節日與古代的一個重要節日——寒食節有關,而寒食節的由來可追溯到26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獻公受愛姬蠱惑廢太子申生,欲殺次子重耳、三子夷吾,重耳、夷吾得知消息後先後逃往國外,開始了被追殺的流亡生活。

重耳在逃亡過程中有一次饑寒交迫,貧病交加,他仰天長嘆:「重耳死不足惜,奈何晉國百姓就難康樂了」,他的一個追隨者介子推聽後當即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熬成湯獻給重耳,重耳感動的落淚表示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晉國國君一定會對介子推重加封賞。重耳流亡19年後終於被迎接回國是為晉文公,勵精圖治後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介子推功成身退後帶著老母親隱身山林之中,晉文公論功行賞之時想起了這位「割股奉君」的賢臣並派人前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可介子推卻不受。晉文公親自去見介子推卻見草木崇林哪有他人影,他的大臣建議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介子推是孝子一定會帶著母親逃出。可是晉文公放火後,整片青山燒成了焦土卻仍不見介子推出來。

火熄滅,晉文公找到了介子推時只見他抱著老母親在大火中抱樹而死。晉文公悲痛萬分下令將介子推厚葬,並把他被燒死這天定為寒食節,此後的30天全國禁火,吃乾糧、冷飯,以表達對介子推的尊敬和懷念之情。後世君主為了宣揚忠君守節的觀念便將寒食節沿襲了下來,直到東漢末年曹操頒《明罰令》廢止寒食節。

三國歸晉後,晉國又恢復了春秋晉國的寒食節,只是將原來的30天縮短為3天。而寒食節的具體日期是冬至節後的105天,即4月4、5日前後,與清明相近,大致到唐朝寒食節與清明合而為一個節日。所以追根溯源清明節是把「清明」節氣和寒食節合二為一的稱呼,兩者的種種禁忌、習俗也自然而然的綜合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軒軒有禮 的精彩文章:

最後的蒙古女王,嫁小27歲曾孫,以一己之力拯救成吉思汗黃金家族
成吉思汗不列印度的原因:神獸警示順應天命,子孫不聽終大敗而回

TAG:軒軒有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