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那麼容易開心,還是得了抑鬱症」

「我那麼容易開心,還是得了抑鬱症」

夢死醉生

 陪你倒數

張國榮 

00:00/04:10

攝入蛋白質、維生素D與黑巧克力,我一直在做。

完全知道情緒是激素的奴隸,所以該盡量跳出來看待,早就明白了。

自己的問題,自己都明白。我覺得,身為一個道理都懂的病例,寫點心得體會,大概比較有益處。

許多人大概會覺得,自己被就地扔在一個黑暗的谷底,再怎麼求救,都無人應聲。

我小結了一下,有些情況是這樣的:

許多人希望他人能不待自己發聲,便確知自己的痛苦;然而事實是,大多數時候,即便發出了聲音喊痛,都無法讓他人感到,何況默然不言呢?

並不是他人特別冷漠無情,一來共情能力實在是一種天賦,並非人人都有;二來世上每個人都不易,大多數人自己的痛苦都應付不來,所以無暇顧及他人,再復刻一次他人的痛苦——就像許多上班族累了一天,沒力氣再看深刻的悲劇,只想看點段子笑笑似的。許多看似無情的人,實際也都有自己的問題要應付,所謂眾生皆苦。

除了極少數交流斷裂是出於惡意,大多數人對他人精神求救的忽視,是因為自顧不暇;或者是,人類本就無法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後一種情況,是可以通過誠懇地交流來改善的——如果繼續深化到自我厭棄、自我隔絕的地步,就不太好辦了。

除了生理上的痛苦與至親的離去,大多數人感受到的內心痛楚,都是自己的價值觀在自我折磨,但其實也是種自我防衛。即,我們感受到的大多數痛苦,都是身體與精神為了保護我們而做的,是為了更好地活下去的必經過程。

所以對待痛苦,可以耐心一點。

情緒持續低沉的諸位,一定有類似體驗:一開始,你因為恐懼這些那些瑣事而不高興;後來,你恐懼的是恐懼本身。習慣性恐懼彷彿陰雲不散。你想盡一切法子找樂,但一來快感缺失,你高興不起來;二來被控制久了,你高興了一下子,下意識地便會反省:「我這麼高興?我是不是好啦?」然後,又沉回去了。

強迫症與焦慮症反應強烈的人,尤其容易如此反覆。久而久之,這種持續的、無緣無由的痛苦,取代了原本有根有據的不快樂。那就糟糕得很了。

我的經驗是,別試圖一蹴而就;別去想天氣什麼時候變晴;如果陰翳不散,就不散吧;開心的時候,開心一小會兒;不開心的時候,就順其自然地不開心吧;別去強行對抗,不然很容易讓焦慮持續加深。

(寫一個自己最近~呀也不是很近~的例子,比如春節去了蘇州玩,開心了很久很久,然後就平靜下來。然後又去湖州見了爸爸,也很開心。可是沒能見到媽媽,略失落。但不可以迴避這種失落,而是告訴媽媽我想她。)

人總覺得自己理性,其實不是的;大多數人本身就是不健全的動物,生活在荒誕到經不起細想的處境中,一不小心就容易顯得滑稽,你甚至不是你認識的自己,而且並無法掌握自己的情緒——接受了這一點,反而會放輕鬆些,強迫症與焦慮,大概也會好一些。

所以,別把自己身處的境況太當回事。人本來就容易掉入各色荒誕之中。

說到底,人類經歷的大多數痛苦,除了身體病痛或至愛離去,大多數都只是用自己的價值觀在懲罰自己。人生能高興的時候,本來就不那麼多;能笑一會兒,能擺脫一會兒痛苦,就好一會兒。

就像一個冷笑話說,算命先生算卦,「你前三十年要受窮……」「那我三十歲後就富裕啦?」「不不不,你三十歲後就習慣了……」(這個笑話我笑了好久,類似的還有:從前有個人,他的小名叫「小蔡」,然後他就被端走了...... 笑完還會想,咦,我笑點這麼低,當初是怎麼得抑鬱症的呢?)細細想來,三十歲後習慣了窮這件事當然讓人很沮喪,但被不良情緒包圍久的人自然明白:習慣了也挺好;而且,如果不抱期望值,偶爾還能獲得一點命運的驚喜呢!

當然,這些經驗只適用於季節性情緒失調或其他日常案例,或者說,SCL-90測試200以下的;再往上,就得找醫生了。

(來來來,看帥哥肉體有助於心情好)

《風聲》結尾,周迅說:

「我身在煉獄留下這份記錄……堅信你們終會明白我的心情」——我自然沒那麼悲壯,權當以身作則,神農嘗百草,留個總結。

我是去年十月下旬,本來穩定的情況又開始惡化的。

當時一度加大了日常運動量(其實也就是偶爾在家做個15分鐘的hiit再加半小時瑜伽而已,跟我一朋友每天跑十公里、孕期還做瑜伽那沒得比),事後證明是錯誤的。

原本想得挺好,加運動量可以靠內啡肽和多巴胺解放情緒嘛(有性伴侶的可以考慮別的方式)——結果就把不愛運動的自己膝蓋給弄傷了。

教訓是:運動量並不跟快感成正比;運動創痛對情緒也談不到什麼緩解;累傷了身體,並不會有相應的激素補償,反而容易讓自己不開心。

所以要緩解抑鬱的話,在自己已習慣的運動量上,適量加一點,並持續輸出,比一次性加大量自虐好很多——說到底,我們需要的是運動產生的激素分泌,而非傷痛本身。

然後,為了緩解情緒,接了個完全不賺錢的本以為自己會很喜歡的工作,當時是試圖用拚命工作逃避抑鬱;結果這工作走歪了,情節非常喪,導致舊的抑鬱揮之不去,新活兒本身變成了新的抑鬱源,具體怎麼回事就不多說了。

教訓是,如果想用工作來緩解情緒的話,也不能不挑揀。一般想法中「活兒很累所以你無心去想不開心的事」,實際未必會成真。因為過大的工作壓力,很容易讓已有的不良情緒繼續惡化。這類似於運動不能盲目加量似的。

由上兩條的教訓:

針對不良情緒,並不是把自己折騰累了就好。

對抗抑鬱,需要體力。

體力變弱,意志力便下降。因此需要保持好的睡眠,規律的飲食。

吃飽睡好,才有力氣對抗不良情緒啊。

重度抑鬱到需要藥物治療者,基本會缺乏活力,會懶,會不樂意動彈,會快感缺失。

所以我偶爾也跟朋友開玩笑,說如果你還能躁動,能生氣,能有強迫症侯,那就還不嚴重,有的救……

在情緒不良的初級階段,我的經驗是,情緒本身,務求穩定。

求穩的方式,是對任何外界事務,盡量降低期待值。期待值越低,情緒起伏越小。相反,持久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會讓人變得神經質。這時候就盡量如曾國藩所謂,未來不迎,過往不戀。

我自己的SCL-90測試,強迫症、抑鬱癥狀和焦慮癥狀得分偏高。具體起來,便是無法太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估計許多人都是如此。

這種情況,降低期待值大概是相對有用的:許多事並不因你的堅持而不變化,因此,放輕鬆些,大概會好些。堅守底線,別自殘,別一昧陷入「自己壞掉了」的情緒黑洞里,積極尋求精神衛生科醫生的幫助,和樂天派的朋友說自己的情況。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上海的四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渲染自殺」的 EMO 音樂其實是抑鬱少年的救命稻草
抑鬱了!韋德回憶騎士短暫時光滿滿不高興:我付出很多,卻被指責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