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暴風TV CEO劉耀平:互聯網電視「風米之爭」

暴風TV CEO劉耀平:互聯網電視「風米之爭」

在小米米粉節的前一天,一向喜歡對標小米的暴風TV又隔空喊話了。

暴風TV CEO劉耀平說,「我們內部話,如果雷總親自天天抓電視,我們完全打不贏他,但他還有手機,還要面對很多強敵,他敵人太多了。」現場,他還公布了一款40吋暴風AI電視,定價和小米電視4A32吋電視價格相同。

除了小米,劉耀平還點評了不少近年來入場互聯網電視的「友商」——樂視把自己給斃了;蘇寧是在用渠道的思想做互聯網品牌;其他大麥電視、17TV不多做評價了……整個陣營就只剩下「風米之爭」了。

從行業情況來看,中國彩電市場在2017年確實遭遇了明顯下降,互聯網品牌經歷了尤其嚴峻的考驗。國內家電等行業數據監測公司奧維雲網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彩電銷量為4752萬台,下降6.6%,同比降幅達到了過去15年中的最低點。市場低迷、面板漲價的重壓之下,傳統彩電領域的海信電器要轉型顯示企業,TCL多媒體將擴軍電子業務,都不再單純做電視;而互聯網品牌的市場份額為13%,較上年下降6個百分點;2017年互聯網品牌的新品數量也同比下降11%。尤其是作為較早殺入互聯網電視樂視在2017年經歷資金鏈危機,銷量一路下滑。一方面,樂視事件的爆發影響了互聯網電視行業的融資;另一方面,也給小米、暴風等其他互聯網電視留出了市場空間。在傳統彩電領域,海信電器要轉型顯示企業,TCL多媒體將擴軍電子業務,都不再單純做電視。

對於包括樂視、小米、暴風等互聯網品牌而言,初期的普遍打法是低價獲取用戶,低價甚至虧損銷售。早年間暴風集團CEO馮鑫就曾透露, 2016年每賣出一台電視要虧損300到400元。在2016年年報中,暴風TV設定的目標是未來三年內實現1000萬台銷量,并力爭在2018和2019年實現各自業務的盈利。

受益於互聯網電視銷量的增長,暴風最近發布的2017年財報顯示,該公司去年營業收入19.12億元,較上年增長約16.07%。據悉,暴風統帥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約45%。2016年,電視營收占上市公司總收入的比例已達50%以上,2017年具體數字尚未發布。

但現在的暴風TV看上去仍在虧本賺吆喝。從利潤來看,2017年暴風集團營業利潤為-2.56億元,較上年的-3.86億元有所好轉。主要是暴風統帥的毛利率虧損收窄,當期利潤同比大幅增加。

對於互聯網電視仍舊偏向硬體補貼的模式,此前微鯨李懷宇曾對記者表示自己並不認同。他直言,有的互聯網電視品牌已在撤退,「低端、走量肯定持續不了」。

對於仍在虧損的暴風TV而言,低價的策略如何能保證公司完成此前定下的2019年進入盈利期的目標?

劉耀平告訴記者,進入盈利期的時間表依然是沒有改,暴風剛進入電視領域時,單個用戶獲客成本大約為400元,去年是100元,但到了今年可能會降到幾十元,「因為入場該做的基礎模塊也做了,該投的錢也投了。從設計到供應鏈到流通渠道,互聯網和運營的效率,怎麼樣再發揮出來?」他透露,今年已經獲得了幾百萬的用戶,這樣的規模也會進行商業化。

奧維雲網預計,受益於消費升級、產品升級、面板價格回落、新零售渠道變革,2018年中國彩電市場將回暖,銷量預計增長3.1%,達到4898萬台;銷售額將達1597億元,同比下降2.1%;銷售面積將達到3454萬平方米,同比上升9.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德意志銀行:美企在華銷售或超中國對美出口
萬達酒店:去年虧損8.4億港元 出售多個海外物業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