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後期傳入的佛朗機和紅夷大炮有什麼區別?

明朝後期傳入的佛朗機和紅夷大炮有什麼區別?

原標題:明朝後期傳入的佛朗機和紅夷大炮有什麼區別?


作為很多明粉拿來證明明朝武備緊跟世界潮流的證據,弗朗機炮和紅夷大炮一直被反覆提及。那麼這兩種炮究竟有什麼區別?能否真的證明明朝的軍備已經跟上了世界軍事發展的步伐?


弗朗機和紅夷大炮的區別很大,基本上說就是兩個時代的產物。


先說弗朗機炮。弗朗機其實就是明朝人對於早期來華的葡萄牙人的誤稱。在中世紀的穆斯林世界,歐洲人按照文化被分為信仰希臘正教的羅馬人和信仰天主教的法蘭克人。所以,來自西歐天主教文化區的葡萄牙探險者就被以訛傳為為弗朗機。



13世紀末的中世紀早期弗朗機炮

弗朗機炮就是葡萄牙人帶入中國的中世紀火炮。這種炮也是世界上第一種後裝類型的火炮。由於製作簡單,還比較輕便,火藥補充迅速等原因,在14-15世紀的歐洲,非常流行。



1410年的法國弗朗機艦炮


弗朗機的種類也從小型火銃--中型野戰炮-各類艦炮-重型攻城炮,應有盡有。所以,在歐洲和亞洲很多地方,從未有過統一的弗朗機炮稱謂。大小不同的各類型炮,根據用途有相應的名稱對應。明朝在1522年的西草灣海戰中,繳獲了幾門小型弗朗機炮,就是最小的那種。這種炮一般只是用於殺傷人員的,和弗朗機剛剛出現時的中世紀用途,基本一致。


15世紀末歐洲陸戰用弗朗機


由於明朝長期使用的各類火銃,水平不沒有超過14世紀中期科技水平,所以對於14世紀後期出現的佛朗機炮,可謂如獲至寶。花了20年時間開始做到逐步普及,又在之後的100年里當做邊防、海防的神器使用。中世紀水準的技術條件,也讓明朝仿製這種炮非常得心應手。各種魔改的放大型號,也問題不大。



明朝建立後就一直用到底的碗口銃


但在17世紀,來華的西洋商船早已不再大量使用弗朗機炮。由於早期中世紀技術問題,讓後裝火炮在氣密性等方面都有缺陷。歐洲在16世紀開始,就將重心拉回了前裝火炮。17世紀中期賣入明朝的紅夷大炮,就是16世紀中期伊麗莎白女王一世在位時製造的英國艦炮。


明朝普及弗朗機同時期的英國戰艦 瑪麗羅斯號上的紅夷大炮


澳門的葡萄牙人在打撈了一艘沉沒的英國商船後,將船上的舊炮,賣給了明朝當局。此時的英國,已經進入斯圖亞特王朝多年了。明朝人發現來華的荷蘭商船上都有這種炮,就以對荷蘭人的稱呼紅毛夷,為止命名為紅夷大炮。


保存至今的紅夷大炮上依然有東印度公司徽章


從此,紅夷大炮成為了中國戰場的新神器。雖然這些只是用來海戰遠程射擊的艦炮,但在東亞已經可以算是攻城利器了。明軍用這些炮擊退了圍攻寧遠城的清軍後,清軍也開始想辦法得到和仿製這種火炮。奈何明清雙方的技術落後,仿製百年前的產品都造不出合格的。



東亞的大部分紅夷大炮都屬於海戰艦炮


無奈之下,明朝聘請澳門的葡萄牙人,幫忙學習鑄炮。順便培養了東亞地區第一批合格的紅夷大炮炮手與鑄炮師傅。結果,這批人加入了孔有德的叛亂隊伍,投靠了滿清。最終,擁有紅夷大炮的滿清,一直在遠程火炮數量和質量上,壓制著明朝。而入關後的明軍和闖軍,在不少城市攻防戰中,領教了這種大炮的威力。


當然,紅夷大炮和弗朗機性質一樣,依然不是一個獨立的火炮種類。後來明清雙方都用過歐洲人用於陸戰的前裝炮,一樣被劃為紅衣炮範疇。清朝問鼎中原後,找來傳教士新鑄造的大將軍炮,也是紅夷大炮。



明朝軍隊裝備弗朗機前 歐洲人就開始逐步將其淘汰


如果有人覺得,這種緩慢而不全面的局部改良,能算是跟上了世界軍事發展的步伐。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迂腐到了一定境界。明末的武器局部改變,從未在根本上促成明軍在戰術戰法上跨出近代化的那一步。大家不過是用一些舶來品,繼續演繹陳舊的中世紀戰術。



1937年國軍裝備的亨克爾111轟炸機


最後,舉一個年代離開現在很近,非常直觀的例子。抗戰時候的國軍,不乏一大批在武器年鑒上佔據一席之地的經典裝備。尤其是空軍部隊,幾乎裝了大部分二戰前後的世界著名戰機。但在1940年飛虎隊成立前,屈指可數的一點裝備,根本不可能挽回總體落後的局面。



抗戰前的國軍裝甲部隊


如果有國粉,拿著1937年教導總隊的宣傳照來宣揚國軍威武,緊跟德軍閃電戰研究步伐。旁觀者是不是覺得他是在說笑話呢?那麼明粉用比殖民地守備隊都沒有優勢可言的軍備水平,來宣揚大明威武,是不是更讓人想吐呢?(完)


歡迎關注搜狐號:冷炮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炮歷史 的精彩文章:

冷炮問答:北洋政府為何會出兵外蒙古和西伯利亞
槍械的黎明:中世紀後期的歐洲單兵火器發展

TAG:冷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