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封范村、落油坡、白馬頭、南村、赤倉、高庄村來歷

開封范村、落油坡、白馬頭、南村、赤倉、高庄村來歷

范村是開封市祥符區的一個村名,也是范村鄉人民政府所在地。位於市區東南部,距市中心不過十幾公里路程。地名看起來比較普通,但來歷卻鮮有人知。要想弄清楚這個地名的來龍去脈,還得從一千多年前的北宋說起。

北宋第三個皇帝是宋真宗趙恆(997年—1022年),他特別寵愛妃嬪劉氏。想立劉氏為皇后,但劉氏家族地位不高,又無子嗣,便擔心群臣不服,只好暫時擱置。杭州女子李氏,父親去世,繼母改嫁,便削髮為尼。正巧,劉氏進香遇到李氏,心生憐憫,便收在身邊作了侍女。有一天,李氏夢見仙人給自己送來一個兒子,宋真宗和劉氏大喜,便商量出一個「借腹生子」的辦法。《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記載:說李氏「壯重寡言」,可見她絕不是輕浮之人,只不過性格內向而已。於是,李氏得以侍寢。不久,便有了身孕。《宋史》記載:有一次,宋真宗帶劉氏李氏一起登上砌台賞景。一不小心,李氏頭上的金釵掉落在地。劉氏認為不吉利,就有點嫌棄李氏。真宗不然,卻跟自己打了一個賭:如果金釵斷了,將來所生必定是男孩兒。等到左右近臣撿起金釵呈上來,真宗大喜:果然金釵沒摔壞。不久,李氏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就是後來的宋仁宗)。男孩一生下來,就成了劉氏的孩子,劉氏因此順利當了皇后。

劉娥

宋仁宗繼位以後,劉氏被封為皇太后。而李氏,由淑儀升為順容,卻毫無怨言,從來不以天子之母而自傲。後被派到真宗永定陵守陵,直到病重,劉太后才晉封她為「宸妃」,李氏最終還是以46歲的年齡離世了。第二年,劉太后病逝。燕王趙元儼告訴宋仁宗:「陛下是李宸妃所生,李宸妃死於非命。」宋仁宗如夢初醒,為母親守喪,多日沒有上朝,並下哀痛的詔書自責,尊李宸妃為皇太后,謚號壯懿。

也許你不知道這段歷史,但《狸貓換太子》這齣戲肯定看過或聽說過。清代石玉昆所著的《三俠五義》第一回,就是依據這一史實,演繹出這樣的情節:宋真宗的嬪妃劉氏、李氏同時懷孕,為了爭當正宮娘娘,工於心計的劉妃將李氏所生之子換成了一隻剝了皮的狸貓,污衊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怪罪下來,李妃逃往民間,劉妃遂被立為皇后。後來,李妃所生男嬰即位,為宋仁宗。在包拯的幫助下,仁宗得知真相,與雙目失明的生母李妃相見,而身為皇太后的劉氏則畏罪自殺。

說到此,也許諸位會問:這跟范村有什麼瓜葛?接下來咱就揭開謎底。范村這一帶有個傳說:相傳北宋時期有個李娘娘(宋仁宗之母李宸妃),被打入冷宮後,曾離開京都開封前往扶溝一帶逃難,在此地吃過飯,此地便取名飯村,後來演變為范村。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宋代范姓最早在此居住,集聚成村,因而得名范村。

至於哪一種說法更為可信,筆者不好妄下結論。但范村的得名,起源於宋代,還是能夠站得住腳的。如今再到范村去走走,確實找不出一千年前的痕迹。除了可以看到遍地的麥田,還可吃到當地的花生和西瓜。村東的地方鐵路和小站已經廢棄,但村北東西貫通的鄭民高速公路,又給這裡增添了新的風景。

范村其他幾個村名的由來

范村鄉北距開封市10公里,開封作為宋朝的都城,所以范村有許多傳說與宋朝有關。現在范村境內的范村、落油坡、白馬頭、南村、赤倉、高庄等村的名字就與宋仁宗的貴妃李娘娘有關。

傳說宋朝仁宗皇帝要子心切,便給李、劉二位貴妃許下諾言:她們兩個誰先生下皇子便為皇太子,誰也就是正宮皇后。後來李娘娘先生一子,劉娘娘為了個人便圖謀陷害,勾結欲亂朝綱的郭槐等人,用一隻扒了皮的狸貓將太子換走,誣陷李娘娘生一怪物,以此惹怒龍顏,便引出「狸貓換太子一案」,借仁宗權威將李娘娘打入冷宮,又企圖把李娘娘燒死,殺人滅口。正在郭槐縱火燒宮之際,李娘娘被救逃出虎口,開始逃到開封宋門裡郭婆家避難,因怕走漏風聲,便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向南逃奔30里,天亮時分來到開封城南的一個村莊。此時的李娘娘饑渴難耐,便尋一戶好心人家吃了早飯,李娘娘便稱這個地方叫「飯村」就是范村鄉政府所在地「范村」,中午時分,李娘娘來到范村西南方的一個村莊,正好有一個富戶積德行善搞施捨,給李娘娘做了一個流油的大烙饃,李娘娘便稱此村為「烙油饃」,就是現在的落油坡,晚飯時,李娘娘在落油坡南不遠的一個小村要了兩個大蒸鏌,就稱該村為「白饃頭」,就是現在的白馬頭,次日,李娘娘怕離京城近而走漏風聲,就邁著小腳繼續向南走,臨近中午來到一個只有30多戶人家的小村子,因為村小太窮,所以要了一天飯也沒有填飽肚子,眼看天要黑了也沒找到住處,便嘆到這裡也「難存」啊!後來這個村莊就成了現在的南村,南村東北方向有一個較優繁華的「草橋鎮」,但李娘娘怕有竽宮官員出入,不敢進鎮尋找住房處,便在草橋鎮西的一座破窯內棲身21年之久,(白天到附近村莊要飯,吃糠咽菜,受盡了人間之苦。後來李娘娘的冤情得到昭雪,當地百姓為了紀念此事,就把草橋鎮改名為「吃糠鎮」,就是現在的赤倉村。)21年後,包公陳州放糧鍘了四國舅,回京交旨的途中,在草橋鎮南一里處官道上歇息,全鎮百姓聞聽此事,皆來慰勞,李娘娘便在其相依為命21年的乾兒子的攙扶下來到大街上,攔轎喊冤,經多方核實驗證,「狸貓換太子」一案終於大白於天下,作惡多端的郭槐在「吃糠鎮」被鍘。由於當時李娘娘告狀的官道西邊有一個20多戶的小村,此村便被人們叫成了「告狀村」就是現在的高庄村,在現在赤倉小學院內還有一座包公廟,就是為了記念這件事,在包公廟前有一塊如血染的紅草地,就是當年包公鍘郭槐的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封衚衕 的精彩文章:

開封衚衕與角巷啞覺衚衕
開封崗西村,南神崗村,北神崗,宴台河,十里鋪,前台,後台村的來歷

TAG:開封衚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