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鞍山下備耕忙

馬鞍山下備耕忙

隨著天氣轉暖、萬物復甦,生活在喀旗馬鞍山腳下的農民們正全力以赴春耕備耕。近日,記者深入喀旗河南街道採訪,看到農民們緊張忙碌、有條不紊的春耕備耕景象。

在馬鞍山村二節地,一台大型雷沃拖拉機正行駛在田間地頭。駛過之處,原本坑窪不平的田地立刻變得平整。駕駛員梁井海告訴記者,三年前他花24萬元買了拖拉機和翻地機,扣除農機補貼 7萬元後,個人只出17萬元。「現在農民意識提高了,都願意用機械耕作,這樣一台大型拖拉機每天可耕地80餘畝。耕完之後稍微平整一下,就可澆地耕種,省時又省力,效果還好。」村黨支部書記張國志告訴記者。

馬鞍山村是典型的山區村,山地多平地少。該村因地制宜,許多村民通過發展山葡萄種植,走上了增收致富路。家住該村五組的村民劉榮福,為山葡萄苗剪枝後,在葡萄架子間來回巡視,為部分秧苗重新捆綁固定。「去年我種了2畝地的山葡萄,一共賣了4000多元。今年趁著開春,好好經營這些苗子,爭取再賣個好價錢。」劉榮福告訴記者。

如果說馬鞍山村的春耕呈現出繁榮和忙碌的景象,那麼一山之隔的櫻桃溝村則走出了集約化、訂單化農業發展的新路子,一場農業專題講座拉開了全村春耕備耕的序幕。近日,櫻桃溝村邀請茂恆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高級農藝師為全村100餘名村民舉辦了農業專題講座,52名村民與該合作社簽訂了300畝種植協議。「村黨支部把先進技術引進田間地頭,使沿襲多年的傳統耕作模式轉變為訂單農業,我們一定要擼起袖子加油干。」村民陳洪瑞對記者說。

農業生產事關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群眾的生活保障,來不得半點馬虎,容不得半點懶惰。只有勇於嘗試、不斷創新、積極轉型,農業生產才能更高效,喀旗河南街道的農民們正通過努力讓這一切變為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小說結局是什麼分集介紹
周杰倫巴黎探班五月天,網友:你們是約好了一起胖的嗎?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