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拖拉機手到運輸隊老闆,56歲的厚街人講述老照片里自……

從拖拉機手到運輸隊老闆,56歲的厚街人講述老照片里自……

1985年,陳成基賺到第一桶金後,買了一輛小貨車跑運輸

1990年,隨著生意越來越好,陳成基將小貨車換成轎車

掃碼參與徵集活動

1996年,陳成基開辦了民營運輸公司,擁有幾十輛車

開篇語: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東莞升格地級市30周年。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將舉辦「時代印記——東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圖片展覽」。今年1月,《東莞日報》萬元徵集老照片活動啟動後,讀者參與熱情高漲,收到很多高質量的圖片,《東莞日報》今起推出「圖述莞——東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圖片徵集活動系列報道」,講述老照片背後的生動故事,審視歲月印記,鼓舞更多的人繼續奮鬥,續寫大時代的華章。

東莞時間網訊(記者 周桂清 見習記者 劉召) 「1985年,我湊了1萬多塊錢,買了這輛五十鈴跑運輸。」3月21日,56歲的陳成基指著一張發黃的相片,回憶起當時的情形,還是有些激動。圖片里,23歲的陳成基站在一輛藍色汽車前,意氣風發。陳成基的運輸事業隨著改革開放越做越大,同時用照片記錄了他的東莞「印象」。

合股買二手拖拉機跑運輸

1978年,陳成基16歲,從厚街中學畢業。在家幹了兩年農活後,陳成基借了300塊錢與人合股買了一台二手拖拉機,憑著這輛破破爛爛的拖拉機,他靠跑運輸賺到了第一桶金。

7年後,嘗到運輸甜頭後,陳成基賣掉拖拉機,拿到3000元,加上跑運輸攢的錢,再向親戚朋友借了點,一共湊了1.2萬元,買了一輛能拉三噸貨的小貨車,一門心思跑運輸。這在當時可是筆巨資,資料顯示,1985年,東莞的GDP為20.3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46元。

回想往事,陳成基很感慨,「我們遇上了好時代,高中畢業正逢改革開放。經濟變『活』了,厚街興辦了不少加工廠,製鞋、生產玩具、加工電子……每天都有各類運輸車,滿載著這類產品運到海關,從厚街工廠拉到鹽田港,來回跑一趟,就相當於過去1年的工分。那時跑運輸,我每個月能掙1000多元,一年下來就是『萬元戶』,當時進廠做工或者做司機,月薪不到200元。」

33歲擁有自己的運輸車隊

陳成基,土生土長的厚街人,因為喜歡攝影,他總是隨身帶著相機,隨時抓拍有意思的鏡頭,留下不少珍貴的照片。記者在他影集里看到一張左手拿著固定電話話筒,右手拿著大哥大的照片。

「最初那幾年,我都是一個人在做,既做老闆也做工人,忙的時候,左右開弓,同時接3部電話。」對著照片,陳成基敘說著創業時的艱辛,「1995年,運輸隊有15輛汽車,每天在厚街和鹽田港之間穿梭。為了便於聯繫,我又花4萬多元買了一部大哥大,那年33歲,也挺神奇的。」第二年,他註冊了公司,成了當時厚街有名的運輸老闆。而後,出租廠房、建樓開賓館……生意越做越大。

如今,陳成基依然喜歡帶著相機四處跑,用照片記錄東莞的大街小巷,還「搗鼓」出一本攝影集,收錄近200幅街景「印象」。陳成基攝影工作室已躋身「厚街文化名家」,成了攝影愛好者學習、交流的新家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莞時間網 的精彩文章:

高空扔蘋果砸昏女嬰引熱議 家屬可起訴該居民樓相應住……
安徽春天出遊好去處 藏著不輸宏村、婺源的美景

TAG:東莞時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