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陽明如何平衡生活中的矛盾?

王陽明如何平衡生活中的矛盾?

01.

王陽明一生,不只是非凡,更有著強烈的生命自覺。

我們一般人,生下來活在世界上,往往按部就班,比如在中國古代,讀書人基本上走「學而優則仕」的道路,讀書,考試,中秀才,中舉人,中進士,中狀元,然後一路做官,到告老還鄉。

今天的情形,其實也差不多,一般人讀完中學,上大學,然後找一份工作,一路做到退休。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少數人不願意隨波逐流,立志要成就一份事業,像王陽明那樣,中了進士,後來三次平定叛亂,在古代已經算是做出了一番事業。

今天一些人創業成功,或者在某個領域取得卓越成績,也算是做出了一番事業。

但還有極其少數的人,不僅活著,不僅做事,還要做人。也就是說,活著,不只是延續生命,而是成就一番事業;

成就一番事業,不只是獲得社會的認可,而是要在做事的過程里,成就一種人格。王陽明就是這樣極其少數的人。

還有少數的少數,不僅要成就一種人格,而且要探究宇宙之道,比如釋迦牟尼,比如耶穌。

02.

王陽明十歲左右,進私塾,問老師:「什麼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回答:「讀書,中進士。」老師說的,其實就是一般人的人生套路。

十歲左右的王陽明顯然不願意鑽進這個套路,所以,他質疑了老師:「中進士應該不是人生第一等事吧。第一等事應該是讀書做聖賢。」

十七歲那年王陽明去江西成親,回餘姚途中,經過上饒,聽說理學大師婁諒在此地,就去拜謁,向他請教如何才能成為聖人。

婁諒告訴王陽明:「聖人必可學而至「,並進而告訴王陽明,成聖之路是內聖而外王。首先要「內聖」,怎麼內聖呢?要通過」格物致知「。

雖然王陽明後來對於格物致知有自己的理解,但婁諒那句「聖人必可學而至」,卻成了他終生的追求,先內聖而後外王,也成了王陽明心學的大方向。

為了做聖賢,王陽明從少年時代到青年時代,先後沉迷於任俠、騎射、詞章、神仙、佛家,尋找人生的出路,最終歸於儒家,但又和當時正統的儒家朱熹有所不同,開創了自成一格的心學體系。

這個心學體系不是純粹的思辨,而是實際的生活方式,用來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讓自己像一個聖人那樣活著。

03.

王陽明曾經在詞章上下過功夫,苦讀經典,寫詩作文,到有一天突然領悟到:我怎麼能用有限的精力,去做無用的虛文?從此,對於詞章看得很淡。

王陽明也在道家的養生上下過功夫,但深入修行了一段時間,覺得這個不是聖賢大道,不過是「簸弄精神」,很快就放棄了。

佛學,尤其是禪宗,對於王陽明應該有過很深的影響。只要我們把《傳習錄》中關於心、關於性的論說,以及「知行合一」的主張,和六祖惠能在《壇經》里關於心、關於性的論說,以及頓悟的主張,加以比較,就會發現他們在思維方式上驚人的一致;

確如胡適先生、錢穆先生等前賢談到的,沒有禪宗,就不可能有宋明理學,也如太虛法師所言,「我國自晚唐五代以入於宋,禪宗實為學者思想之結核」(《王陽明論》)。

但為什麼王陽明終究沒有成為禪宗的信徒?

據說,王陽明年輕的時候到山裡去禪修,卻無法忘掉祖母、父母,在這一點上,對於佛教有所質疑,他認為:「這個愛親的念頭,從小生成,要是這個念頭可以去得,不成了斷滅種性嗎?「

又有一個故事,說他在杭州見到一個和尚,已經閉關三年了,幾乎不曾開口說話,王陽明走到和尚身邊,大喝一聲:「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什麼?終日眼睜睜看什麼?」

這句話其實頗有禪的機鋒,可惜這個和尚只會打坐,並沒有真正的覺悟,被王陽明一喝,居然說起話來。王陽明又問:「你有家嗎?」

和尚回答:「家裡還有老母。」

王陽明問:「想不想念你母親?」

和尚老實回答:「想念」。

然後,王陽明就和和尚討論了一番關於人性的話題,說得和尚第二天就還俗回家,奉養母親去了。

又有記載,說王陽明曾經上九華山尋訪高人。首先見到的是一個叫蔡蓬頭的道士,王陽明向他請教很多問題,他一概回答:「尚未」。

最後,他告訴王陽明:「看你的面相,雖然有出世之韻,但終究還是脫不了官相。」說得王陽明非常失望。

不久聽說九華山地藏洞里住著一位異人,又去拜訪,那個異人正在閉目養神,王陽明摸了一下他的腳,嚇了他一跳:「這樣的險地,你怎麼上來的?」

王陽明表示了仰慕之情,就和他聊了起來,異人並沒有指點什麼,只是說:「北宋的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兩個好秀才。」

這些記錄或許有渲染的成分,但可以看出王陽明為什麼沒有成為禪宗或道家的信徒,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他對於親情、對於人性不能忘懷。

《傳習錄》里王陽明批評佛家為了不為親情所累,就遠離父母,而在他看來,不想為親情所累,恰恰應該充分地表現、承擔親情,也就是通過孝道,才是真正不為親情所累;因為親情就是我的良知,就是我的天性。

GIF

04.

毫無疑問,禪宗也罷,道家也罷,他們不喜歡這個塵世,就遠離這個塵世;儒家其實也不喜歡這個塵世,從孔子到王陽明,中國的儒家都是現實批判者,都認為現實是「禮崩樂壞」。

只有從前堯舜禹的時代,是唯一的美好時代;但儒家不避世,正因為這個世界不美好,所以更要深入其中,讓它變得美好。

所以,王陽明一生,最大的特點,是擔當。

可以說,他在自己的生活實踐里,把儒家的自我擔當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他的心學,就是他在生活里不斷自我擔當的過程里漸漸形成的。

在個人興趣和社會責任之間,王陽明更重社會責任,並通過修行把自己的興趣融入社會責任之中。

王陽明人生遇到的第一個矛盾,應該是科舉考試與成聖之間的矛盾。宋代程顥遇到周敦頤之後,覺得聖人之學,才是人生真正應該追求的,就放棄了科舉考試,一心自己做學問,探尋人生的真諦。

宋代以後到明代,知識分子在要不要參加科舉考試上,一直有分歧。

王陽明最初對科舉並不以為然,但後來慢慢認識到,聖人之學,和科舉考試,以及科舉之後的做官,並不矛盾,關鍵在於必須帶著聖人之學去考試,去做官,而不是為了做官去考試,為了功利去做官。

因為把科舉考試看作是聖人之學的一個手段,所以,王陽明對於考試的心態就很放鬆,他兩次考試都沒有考中,尤其第二次落第的時候,按常理應該打擊很大,但王陽明安慰其他落第的考生:「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

王陽明在《傳習錄》以及其它文章、書信中,多次談及聖人之學和科舉之間的關係,他總的看法是,舉業和聖人之學並不矛盾,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聖賢之志。

如果你有聖賢之志,那麼,無論做什麼,都是在磨練自己成為聖賢。不論順境逆境,都是在磨練自己的志向,磨練自己的意志和德行。

同時,王陽明也認識到,在當時那樣一個社會,如果不參加科舉,就很難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很難改變這個社會,所以,不去通過科舉而求得官職,就像沒有盡最大的努力,卻抱怨天命一樣。

05.

王陽明的態度 ,其實是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繼承。現實確實不盡人意,社會確實有種種弊端,但作為知識分子,總要盡到自己的責任。

但是,中國古代從秦朝到清朝,在以皇權為核心的人治制度下,總是小人當道,官場總是腐敗,怎麼辦呢?

東晉時的陶淵明猶豫再三,最後拂袖而去,歸隱田園。

在陶淵明看來,為了尊嚴和自由,也為了安全穩定,實在沒有必要在官場這樣一個處處是陷阱、時時有危險的地方做無謂的努力,不如做一個農民逍遙自在。陶淵明的活法,打動了歷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心。

王陽明在平定寧王之亂後,經歷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他沒有得到皇帝的嘉獎,反而被皇帝身邊的人誣陷,幾乎面臨生命危險,王陽明寫過一首詩,最後一句是:「若待完名始歸隱,桃花笑殺武陵人。」

大意是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再像陶淵明那樣歸隱,就已經晚了;內心隱隱有歸隱的萌動。

其實,在當年被貶去貴州龍場的路上,王陽明在憂傷痛苦中,寫下的一句詩:「客途最覺秋先到,荒徑惟憐菊尚存」,就是翻用了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那一句:「三徑荒就,松菊猶存。」

但王陽明最終沒有像陶淵明那樣歸隱,而是堅持在官場活出了自己。

如果說陶淵明成就了一種自由而尊嚴的詩意人格,那麼,王陽明成就的聖人人格,其實是自律而尊嚴的現實人格。

王陽明在《傳習錄》里有一次和學生感嘆,退隱是容易的,但當官太難了。

當官,要遵守很多潛規則,要捲入各種你死我活的權斗,如何保持自己的尊嚴?如何恪守自己的良知?如何保全自己的性命?非常不容易。

王陽明是怎麼做到的呢?

堅守大的原則,這個大原則,後來王陽明把它叫做良知,不論多麼建艱難,一定堅持這個大的原則,順從自己的良知,哪怕有生命危險。

王陽明對於生死,基本是儒家殺生成仁的信念,所以並不畏懼死亡,如果是為了仁義,死又有什麼可怕的?他還是一個小官的時候,就因上書皇帝抨擊太監干政而入獄,入獄之後就做好了死的準備。

後來的寧王謀反,形勢非常複雜,也很危險;即使到寧王已經造反了,各級地方官員還是不敢報告皇帝實情,只說地方動亂,因為不清楚最後鹿死誰手。寧王也籠絡過王陽明,但王陽明拒絕了;最後是王陽明平定了叛亂。

在小節上委屈求全。這一點,在平定寧王叛亂之後,特別能看出來。

從少年時代開始時對於父親的叛逆,到漸漸學會和父親妥協,再到官場上各種周旋,王陽明顯示了他高超的情商。

06.

王陽明不屑權斗,光明磊落,但也不會坐以待斃,也懂得謀劃和經營,也懂得適當的妥協和退讓。

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王陽明一生最喜歡的事,其實是講學。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當老師。

一般人年輕的時候也有愛好,有自己最喜歡做的事,但一旦工作之後,就漸漸地陷入工作之中,把喜歡的事完全丟掉了。

王陽明在自己家鄉開始講學生涯,後來到貴州,到江西,不論多麼忙,哪怕是在戰場上,都帶著學生,一邊打仗,一邊上課。由講學,延伸到對教育的重視,這在《傳習錄》里《訓蒙大意示教劉伯頌等》一文里可以看出來。

如果一味堅持大的原則,不懂得平衡協調,那麼,在官場就寸步難行;

如果一味平衡協調,那麼,在官場就會淪為苟且油滑的官僚;

如果為了承擔社會責任,總是在做自己並不喜歡的事,那麼,生活就會變得枯竭;

如果一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那麼,可能會面對生計的問題,比如陶淵明,他的代價是妻子兒子跟著他挨餓。

王陽明在興趣和責任,在原則和世故之間,找到了平衡。

- E N D -

陶淵明的生活方式,是怎麼吸引到這麼多的人神往呢?

讀過他的《連雨獨飲》後,課代表尋思出了一個答案:陶淵明借著喝酒,在那個痛苦混亂的時代,找到了某種平衡。

——世間的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唯一確定的是死亡,但人類對於死亡好像沒有什麼辦法,所以還是喝酒吧。

——酒這個東西,剛剛喝的時侯,生活里的什麼煩惱,什麼情緒,都遠遠地離自己而去,只有當下的痛快。再喝,連什麼天啊什麼地啊,都會忘掉了。

——你喝得再醉,天還在那裡。你只要順其自然,就可以超脫世俗的煩惱。

陶淵明透過喝酒,想要達到的,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至於,該如何喝?

點擊「閱讀原文」,即刻收聽《人生真不如陶淵明那一杯酒》,答案就在其中。

編輯|瑜

插畫|選自堆糖,版權歸作者所有

找 到 生 活 的 平 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費勇修心課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有個人悟出了人人都能抵達的自在之路

TAG:費勇修心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