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社會,如果看到穿黃馬褂的人,到底用不用下跪?

中國古代社會,如果看到穿黃馬褂的人,到底用不用下跪?

原標題:中國古代社會,如果看到穿黃馬褂的人,到底用不用下跪?



在眾多的影視劇中,都會或多或少的神化黃馬褂的作用。在影視劇中,看到穿黃馬褂的人,就必須下跪請安,因為這代表著皇帝親臨。我們打一個比方,如果一個六品官員穿著黃馬褂,偏偏遇到了位高權重的軍機大臣,雙方誰該給誰下跪請安呢?答案是下級給上級請安,其實黃馬褂的作用根本沒有影視劇中那麼大。即使得到了黃馬褂,也不見得就是好事。很有可能需要像祖宗一樣供奉起來,這樣的黃馬褂還不如沒有。


首先需要講一點,皇帝身邊的很多人都穿黃馬褂。比如御前侍衛們,清一色的黃馬褂。請注意,這件黃馬褂不屬於侍衛,而是為了顯示皇家的威嚴佩發的。如果侍衛被調到其他工作崗位,必須把黃馬褂交還回來。這有點像工作服,而不是自己的物品。除了侍衛們以外,一些為皇帝貼身服務的高級太監們,也穿黃馬褂。比如清朝後期的大太監安德海,安德海穿著黃馬褂南下,由於過分招搖,最終在山東被丁寶楨斬殺。



一般來說,能夠得到黃馬褂的人都有戰功,或者為清朝做出過重大貢獻。其實看到穿黃馬褂的人,根本不用下跪請安,最多就是給予最起碼的尊敬就可以了。其實黃馬褂有點類似於西方的勳章,一旦官員有重大功勞,皇帝就可以賞賜黃馬褂。在明朝的歷史上,皇帝則是賞賜蟒袍或者鬥牛服。那些清朝的重臣們,甚至擁有不止一件黃馬褂。比如乾隆的寵臣和珅,和珅總計擁有20多件黃馬褂,乾隆幾乎每年都要賞賜和珅一件。


即便得到了黃馬褂,也不見得就能穿。賞賜黃馬褂的時候,太監會說的很清楚,是賞黃馬褂還是賞穿黃馬褂。如果僅僅是賞黃馬褂,那這件黃馬褂就必須像祖宗一樣供奉在家裡,官員平時根本沒有資格穿。除非是皇帝在正式場合召見的時候,官員才能穿一次。大部分得到黃馬褂的官員都是這樣,根本沒有資格穿。如果自己偷偷的穿,一旦被人舉報,這可是殺頭的大罪。除了不能穿,還必須好好保管,一點也不能損壞,否則也是大罪一條。



如果是賞穿黃馬褂,這就不得了了。在清朝歷史上,凡是能夠賞穿黃馬褂的官員都赫赫有名,例如福康安、和珅、李鴻章等等。由於自己的突出貢獻,慈禧太后賞賜了李鴻章一系列特權,比如三眼花翎、黃馬褂、紫禁城騎馬等等,李鴻章應有盡有。李鴻章的黃馬褂就能經常穿,比如李鴻章出訪歐洲各國的時候,身上就是穿著黃馬褂。黃馬褂分為一等和二等,李鴻章的就是一等黃馬褂。清朝歷史上,能有這個待遇的官員並不多。


看到穿黃馬褂的人,根本不用下跪請安,更無法代表皇帝。這僅僅是一種象徵,意味著自己為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當然,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黃馬褂還是非常有殺傷力的。畢竟能夠穿黃馬褂的人,肯定不是普通的平民。比如七品知縣,知縣大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黃馬褂。看到穿黃馬褂的人,肯定是:卑職某某知縣叩見老大人。在清朝滅亡之後,黃馬褂的地位大大降低。按照一位軍閥的話說,現在什麼王爺都沒有司令好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繁華萬里 的精彩文章:

23歲的和珅如何迅速崛起,被乾隆皇帝寵信了20多年?
中國古代社會中,如果女人在婚內出軌,到底會判什麼罪?

TAG:繁華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