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科普:腕錶玻璃表蒙的發展歷程

科普:腕錶玻璃表蒙的發展歷程

原標題:科普:腕錶玻璃表蒙的發展歷程


大家好,我是小灰,原創自媒體人資深復刻表玩家,專註頂級復刻名表十餘年,致力於為您提供最有態度,有服務,有深度的腕錶服務,表界深似海,灰灰會為大家傳播普及有營養有態度的腕錶知識,透明玩表,拒絕入坑。


手錶的表蒙,就是手錶的玻璃鏡面。歷史上,玻璃比掛鐘出現的時間早了幾千年,可是最早的掛鐘上面是沒有玻璃罩的。根據文獻記載,四千年前的埃及人,就懂得了玻璃的燒制技能,並且首創用玻璃做容器的器皿。而懷錶一直到16世紀才出現。


其實一般的玻璃由於易碎所以並不合適做表蒙。有段時間手錶用的是有機玻璃,有機玻璃就是咱們往常說的亞克力(Acrylic)。過去的表罩大多運用這種原料,勞力士曾經出產的古董表,都是選用亞克力做鏡面的。而現在這種材料依然被應用在許多的表上。這種資料的缺陷是容易被刮傷,而且透明度差,可是由於它具有十分好的彈性,不易裂,所以又叫做安全玻璃。儘管有機玻璃不易裂,但很容易被刮傷,在鐘錶發展史的前期,當它出現刮痕時,人們可 以請掛鐘師直接在玻璃上打磨使其變回最初平滑的鏡面,這樣就不用替換鏡片了。假如刮痕太深,也能夠直接替換鏡面。並且亞克力的鏡面十分廉價,現在替換一片也就不到20元。



儘管有機玻璃做手錶的表蒙還不錯,可是,跟著手錶越來越遍及,越來越民用化(最早的手錶是卡地亞給飛行員阿爾拔圖。桑托斯-杜蒙特規劃的,還沒有民用化),鏡面被劃傷的現象越來越多。人們要頻繁的修補或替換鏡面,以至於許多人一年內要替換好幾回。人們被逼開始尋覓比有機玻璃愈加耐磨的代替品。


跟著科技的發展,曾經的一般玻璃的加工工藝提高,玻璃的各種特性也有了大幅提高,比之前也愈加廉價,用途也從軍用涉及到了民用,這就是所謂的強化玻璃,又稱礦石玻璃(Mineral)。這是將玻璃中的雜質去除,使其成為通明度較佳的製品。由於它的硬度較有機玻璃高出許多,具有耐磨、不易刮傷 的特色,價格在500至2000元之間,視玻璃的厚薄程度價格而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強化玻璃的莫氏硬度大約在6~7之間。在這兒不能給出一個十分清晰的莫氏硬度值,是由於玻璃的成分實在是太雜亂了。它的 裡面有許多的二氧化硅,一些氧化鈉,一些氧化鈣,再加上幾種乃至十幾種你可能沒怎麼聽過的金屬化合物。不過,儘管它的成分很雜亂,它也比絕大多數東西都要硬,比方小刀片、銅這些能夠在有機玻璃上面划出很深印痕的東西,就無法在礦石玻璃上留下痕迹。到了19世紀,化學家們發現了合成藍寶石的方法。合成藍寶石並非真的藍寶石,藍寶石的首要化學成分是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鋁本來是無色通明的,由於含有氧化鐵和氧化鈦而呈藍色。如果含有氧化鉻,那就會由於呈赤色而被稱為紅寶石。現在手錶上的藍寶石鏡面都是去除了氧化鐵和氧化鈦等雜質的三氧化二鋁,從化學上說,合成藍寶石和天然水晶沒有差異,沒有增加其他元素,所以是無色通明沒有 「藍」色的。


人們把三氧化二鋁由純氧化鋁在高溫下製成原始的合成藍寶石,然後用鑽石切成圓片,再打磨成表鏡。由於加工東西的本錢耗費很高,這也是藍寶石表鏡價格較高的原因之一。合成藍寶石的方法是在19世紀創造的,1960年代在手錶上運用,現在藍寶石表鏡已十分常見。



改革開放時期,我國引進了外國的透鏡製造技能,尤其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瑞士傳統機械錶遭到日本石英錶的猛烈衝擊,幾乎是岌岌可危。在關鍵時刻,瑞士瞄向了我國市場,而我國從根本上降低了手錶的技能含量和出產本錢。從那時在我國浙江湖州,寧波一帶以及遼寧一帶,形成了光學儀器,透鏡類產品的大批量出產基地。


不管是天然藍寶石還是人工合成的藍寶石,都是地球上最硬的物質之一,硬度可達莫氏9級——在自然界除了鑽石,再也沒有比它更硬的東 西了。但是,這兒說的是在自然界沒有,並不是說在地球上沒有。一些人工的硅碳化合物硬度也能夠到達9級,也能劃傷藍寶石。許多修建、裝飾資料也運用的是硅 碳化合物,如人工石材等等,所以這些是有可能在藍寶石表鏡上留下劃痕的。甚至在家裡隨意哪個地方擦一下,說不定就會留下劃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灰灰腕錶評測 的精彩文章:

【評測】AR廠勞力士迪通拿系列小熊貓腕錶評測

TAG:灰灰腕錶評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