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清明節居然是為了紀念某人而衍生的?

清明節居然是為了紀念某人而衍生的?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之一。

我們都知道清明節很重要,可是關於清明節的由來,你知道么?故事其實是從一塊大腿肉開始的。

相傳,在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了躲避國內各種勢力的迫害,帶領一些隨從而流亡他鄉。一路上缺衣少食,漸漸地,嬌生慣養的貴公子重耳就再也沒有力氣繼續跑了,只得癱坐在路上。而,此處又荒無人煙,隨行人員把周圍找了個底朝天都找不到任何吃的。

大家萬分焦急,無可奈何。其中有一個叫介子推的隨從,靈光一閃,幹了一件十分殘忍而且駭人的事。他走到僻靜處,偷偷地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給重耳喝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啊,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他得知肉是來自於介子推的大腿時,非常感動,哭的稀里嘩啦的。

十九年之後,重耳終於重回自己的祖國,並且當上了老大,史稱晉文公。作為知恩圖報的人。重耳當然是要論功行賞,大宴群臣的了。不過,不知道重耳是突然失憶了還是怎麼回事,封賞邀請了之前所有同他共患難的臣子,但是唯獨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本來就是那種孤傲的人。好吧,你不請我也不來說,也沒跟誰打招呼,就帶著老母親去綿山隱居了。

後來,晉文公經人提醒,追悔莫及。趕緊親自去登門謝罪。結果,人介子推早已出走了。於是,晉文公稟著一定要報答的心,又一次趕去了綿山。可是,綿山樹多草雜,任憑他喊破了喉嚨都沒見介子推和他母親。這時候,不知是哪個缺德的人出了一個損招,說用火攻逼出介子推。晉文公也不知道腦子是怎麼長的,竟然同意了。於是,整個綿山就陷入一片火海。整整燒了三天三夜,整個山都燒禿了,也沒見介子推下來。晉文公還是不死心,於是,派人上山搜查,結果,發現介子推和他母親抱著一顆柳樹,早已燒死。

晉文公那個悔啊,恨不得抽自己。而後,他們又在柳樹洞中發現了一張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此山改名為介山。並且命令每年這火燒的三天全國禁火,於是,人們就只能吃涼食了。後來便成為了「寒食節」。由於晉文公是強勢之主,於是,「寒食節」很快就在全國施行。

而清明,最開始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可是非常巧合的是,清明是緊接著寒食節的,漸漸地,人們就把兩者合二為一,統稱為清明節了,於是清明節就成了掃墓祭祀祖先的節日了。

清明的習俗都有哪些呢?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的懷念,同時又是踏青賞春的絕好機會。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現在,你清楚清明節的來歷了嘛?

瘦是廣泛女性的追求,可是過分的「減肥」,就成了——進食障礙!

TAG:天津聖安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