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猝不及防!如何把TA扼殺在搖籃里?

猝不及防!如何把TA扼殺在搖籃里?

早篩查,早防治。

作者丨蜜絲氧

來源丨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隔壁老王家生了個大胖小子,舉家歡慶,卻不料產後體檢王家媳婦被診斷為糖尿病,大胖小子時發低血糖,諮詢醫生後才知道,原來是妊娠糖尿病惹的禍!妊娠糖尿病是神馬?本文帶你一探究竟!

1

認識GDM——准父母的甜蜜負擔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指育齡期女性在孕前糖代謝正常或存在潛在的糖耐量異常,直至孕期才出現的一種代謝性疾病。

國際糖尿病和妊娠研究協會組織(IADPSG)標準[1]則認為,如果5.1 mmol/L ≤ 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

在臨床上,妊娠糖尿病多在孕檢時突然發現,讓患者及家屬猝不及防。據報道,約6%~9%的孕婦患有糖尿病,其中GDM佔90%左右,同時,GDM的危害也不容小覷。

GDM的危害

產婦的風險:妊娠期高血壓、剖宮產、陰道助產、子癇前期、胎膜早破及肩難產等。

胎兒及新生兒的風險:胎兒宮內死亡、早產(<37周)、巨大兒、大於胎齡兒、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圍產兒死亡、高臍血C肽、新生兒產傷(骨折或神經麻痹)及先天性畸形等。

子代:有GDM病史的產婦及其子代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發生遠期糖尿病、肥胖等代謝綜合征的風險明顯升高。

如果對孕期及產後進行規範化管理,可明顯改善母嬰的上述不良結局。

2

GDM的治療

非藥物治療

GDM的控制優先考慮從飲食調節、運動、血糖監測入手。

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指南指出:

GDM患者常規應接受營養教育和營養諮詢,根據自身體重指數制定個性化的飲食與運動計劃。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應限制在33%~40%,其餘的能量供應則包含20%的蛋白質與40%的脂肪。相對於單一的碳水化合物攝入,更加推薦複合碳水化合物飲食,在3餐中間增加2~3次少量加餐來分散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從而降低餐後血糖的波動。每周應進行至少5天,每天30分鐘或累計時間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藥物干預

當飲食與運動治療不足以維持正常血糖水平時,需啟用藥物療法。藥物療法主要包括注射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葯。

可用於妊娠期間血糖控制的胰島素及其作用特點見表1。

胰島素不能通過胎盤屏障,當飲食和運動控制不佳時,胰島素是GDM控制血糖的較好選擇。

注意事項:

通常起始使用總劑量為每天0.3~0.8 U/kg,分次注射。

後續使用劑量可根據患者各時間點血糖值的情況進行調整:

如同時存在空腹與餐後血糖偏高,可採用中效與超短效胰島素聯合注射。

如只有某個特定時間點的血糖值異常,可具體調整胰島素的使用方案。如某GDM患者只有空腹血糖值異常,那麼夜間可使用中效胰島素如中性魚精蛋白鋅胰島素(NPH)。

(2)口服降糖葯:二甲雙胍和格列本脲,其對GDM患者及胎兒的影響尚無定論,缺乏長期安全性的證據,不建議作為首選藥物[3]。對於拒絕胰島素治療的GDM或無法使用胰島素的患者,應告知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葯的風險。

孕期進行運動、飲食及藥物干預就可以了嗎?

NO!

針對妊娠糖尿病,

我們是認真、嚴肅且專業的!

要想生個或再生個健康寶寶,

備孕期篩查、胎兒監測、分娩注意及產後監測一樣都不能忽略噢~~~~

3

將GDM扼殺在搖籃里

備孕期篩查人群

超重或肥胖的育齡期女性以及有下列至少一項的額外危險因素者應進行篩查。

25歲以上,缺乏體能運動,妊娠期體重增長過多;

家族史:糖尿病患者一級親屬;

高危種族或民族(如亞裔美國人等);

曾分娩體重大於 4000 g的胎兒;

GDM病史;

高血壓病史;

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於 0.90 mmol/L,三醯甘油水平高於 2.82 mmol/L;

被診斷為多囊卵巢綜合征;

糖尿病前期:既往檢查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高於 5.7%,糖耐量減低或空腹血糖受損;

其他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因素(如孕前BMI>40Kg/M^2、黑棘皮症等);

心血管病史;

羊水過多。

孕早期篩查

GDM的篩查通常在24~28孕周進行,篩查對象主要針對未被確診的2型糖尿病孕婦,以及伴有超重或肥胖等糖尿病相關風險因素的孕婦。

從1964年至今,國際及國內的篩查標準紛繁複雜,目前主要採用以下兩種篩查方式。

在我國,2014年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與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妊娠合併糖尿病協作組修訂的《妊娠合併糖尿病診治指南(2014)》均採納了IADPSG標準(即75g OGTT),對於具有GDM高危因素或者醫療資源缺乏地區的孕婦,建議妊娠24~28周首先檢查FPG,FPG [2],2013版CDS指南中對於GDM的診斷也採納了此標準。

GDM患者的胎兒監測

對於無需用藥且血糖控制良好的GDM患者,何時進行胎兒監護尚未達成共識,建議GDM患者根據具體情況,根據醫師建議適時採用電子胎心監護、生物物理評分、胎動計數等手段監測胎兒狀況,如在孕36周開始無應激試驗(NST),NST異常者進一步進行超聲檢查對於需用藥控制血糖的GDM患者,可在孕32周開始,每周1次NST,孕36周開始每周2次NST。

GIF

毛爺爺曾經教導我們,青年人是早上八九點的太陽,是民族的希望。為了祖國未來的希望,防治妊娠糖尿病,患者和醫生都義不容辭!

參考文獻:

[1]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Practice BulletinNo.180. American College of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J].Obstet Gynecol,2017,130:e17-e31.

[2]王昊,漆洪波等.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妊娠期糖尿病指南(2017)」要點解讀[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2018,34(01):62-65.

[3]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 妊娠合併糖尿病診治指南(2014)[J]. 中華婦產科雜誌, 2014, 49(8): 489-49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的精彩文章:

糖友控制飲食,你做對了嗎?
組合拳連環出擊!Lancet肥胖專題再度出山指迷津

TAG: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