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為何從未謀面,卻已似曾相識——有效溝通的藝術

為何從未謀面,卻已似曾相識——有效溝通的藝術

原創/宋子義

日常生活中,有時跟某個人第一次見面,總感覺像在哪裡見過,自己也知道之前從未謀過面,但總有一種一見如故的親近感,做事、合作也會變得非常的開心、順利。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大腦的這種認知?背後有沒有規律可循?如果有規律,掌握後應用到銷售或者日常的問題解決,將會發揮巨大的威力。

下文是筆者在2011年發表的《終端營銷的三重境界》里第一個銷售房子的案例,當時顧客準備離開售樓處,我迎了上去:

「先生,您好!」

那顧客掠我一眼,隨口答道:「您好!」

「您也是來看樓盤的吧?」我問。

「是啊。」他點點頭。

「買房子是一輩子的大事,您曾經轉過一些樓盤吧?」

「對啊!」

「那挺花費時間和精力的吧?」 我把身體的姿勢盡量調成跟他一致。

「是啊!您是幹什麼的?」 他微微向我傾了傾身子。

很快我們攀談了起來……

案例中,開始時顧客並沒在意我,以後逐漸感覺越聊越投機,銷售也變成了水到渠成。期間就是運用了一些身體語言的暗示,讓對方感覺到一種親近感,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當然,打開對方心扉的目的,絕不是為了忽悠對方,而是了解對方真實的需求,然後順勢而為。因為文章定位的原因,當時握手方式等都沒寫進去。

科學家發現,印象的形成在於大腦中的杏仁體和前扣帶回皮層,其中杏仁體與情感認知密切相關,而前扣帶回皮層能使人迅速作出判定。對一個人的印象,55%來自於對方的外表和行為,包括服裝、個人體貌和行為、姿勢等;38%來自對方的表情、語氣、語調等;7%在於雙方交流的內容,而內容中的親密度多來自於雙方語言習慣的共鳴。

以上闡述的只是理論,關鍵在於怎麼運用才能影響到對方的潛意識,進而產生信任。可參考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穿著,自己的衣著、髮型等務必與所處的環境和準備籌辦的事項相統一,這是對方第一眼看到的,會在他的大腦中形成對你品位的初步判斷;其次,見面時的表情,這是對方第二眼覺察到的,無論對方表情如何,盡量不要模仿,只輕晗微笑、落落大方即可,切忌表情僵硬落寞或滿不在乎;第三步是眼神的交流,這也是重要的環節,因為這是你們之間心靈的感應,自己的眼神里要滿含欣賞、驚奇和期待,這會不自覺的暗示對方想跟你交流的衝動,這也是盧浮宮裡蒙娜麗莎使用的手段之一。以上三步都是在瞬間完成,也形成了人與人之間所謂的第六感覺,第一印象隨之產生。這種靜態的印象如果沒有立即跟進後續的互動,印象基本就固化了下來。如果隨後進入第二階段的互動,互動階段的印象將帶入對方的潛意識。在之後的雙方握手時,要設法讓自己的掌心向下,這將形成一種「控制」的潛意識,但不能過分明顯的翻轉,以免引起反感;隨後根據對方的動作和前三五句話迅速判斷出這個人的性格,是視覺型、聽覺型還是觸覺型,並儘快進入對方的同一個溝通頻道,後面附有具體的識別方法。其實,簡單說來就是讓自己的語言、動作、姿勢三者要跟對方自然地保持一致,譬如,在身體語言方面,要讓自己身體的姿勢基本跟他保持一致,他托腮你也要托腮,他蹺二郎腿你也蹺二郎腿(這點不適合女性),但動作要自然並慢半拍,不能讓他覺察到在模仿他,否則適得其反;他的習慣動作,原則上也要模仿,但禁忌模仿缺陷類的動作;而在語言方面,要捕捉對方每句話的開始和尾音,將自己的的語調盡量調成跟對方一致,必要時模仿對方的口頭禪。如此以來,你們的距離就會被迅速拉近,也容易產生好感和內心的共鳴。

在溝通開始階段,要務必注意前四分鐘,這是一個人注意力高度集中時點,也能固化和調整腦中形成的印象。最忌一面與對方交談,一面東張西望,或另有所思,或不斷匆匆改變話題,致使對方不悅。而在交流過程中,也要盡量讓對方開口,約80%的時間在聽,剩下的20%時間中,80%用於提問和肯定。在交流期間,不要輕易打斷對方的談話,但可以時不時重複一下對方談話的重點並獲得確認,這就能聽到對方想說,如果環境合適,最好再帶個筆記本邊聽邊記,這種尊重感會讓對方感覺,哇!今天終於遇到了知己!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一個人為什麼感覺到對方很熟悉?是因為從這個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個人潛意識裡對自己才最熟悉。

至於如何透過對方的行為來洞悉他的真實意圖或判斷他是否在說謊,只要明白了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指揮和反饋機制,就能通過對方的動作和微表情一目了然,以後有時間再專題介紹。

三種類型的性格特點如下:

只要了解對方的性格特點,採取與之對應的交流方式,就很容易打動對方。當然,以上性格也並非絕對,但只關注對方的主要性格特點即可。

十餘年來,筆者曾利用業餘時間分析過上千網名,其實溝通時只要進入對方的頻道,對方自然就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那時你說沒見過他都不相信。因溝通涉及的內容太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看筆者之前發表的《有效溝通六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琴鶴堂易學 的精彩文章:

武漢大學哲學教授宮哲兵:說道教法術及特異功能

TAG:琴鶴堂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