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頭號玩家上映,VR市場復甦?

頭號玩家上映,VR市場復甦?

文/壞香橙

上周末,《頭號玩家》正式上映,好評甚多,也算給萎靡許久的VR圈注入了一波活力;而在另一方面,從VR愛好者和從業者的角度來看,選擇在3月末上映這部電影還有另一重意味——告別了年初前兩個月的波瀾不驚,進入三月之後,在以SteamVR為代表的內容平台之上,新作的數量和質量皆有顯著提升;戲裡戲外皆是「復甦」,對於文宣來說,顯然是個可以做文章的切入點。

當然,熱點歸熱點,定期工作應有的內容還是不會缺席的;不過,在正式開始本月的觀察報告之前,請允許我多說兩句:

自從「SteamVR月度報告」變成「SteamVR月度觀察」以來,我確實收到了一些質疑的意見;整理一下大家的觀點,爭議的焦點基本只有一個——「沒有數據分析怎麼能行呢?」

沒錯,和2016年不同,如今每個月的月初我們都能在VR/AR輿論圈裡找到許多圖文並茂的「月度數據報告」——柱狀圖和表格整整齊齊地排成幾列,當然是十分好看,但然後呢?

如果你多留心一下,很容易發現一個現象:這些乍看之下頗具「行業大數據」格調的「數據報告」,往往很少提及「數據來源」這個要點。

事實上,如果諸位對「SteamVR月報」這個定期欄目不陌生的話,多少會記得在過去我曾經同樣熱衷於通過圖表來呈現當月的Steam平台VR內容變化——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數據來源的可靠性愈發顯得存疑,以至於這個月報本身的可信度也變得愈發微妙起來——這個觀點我已經向諸位闡述過不下三次,從現如今的勢態來看,狀況基本沒有新變化。

事實上,如果諸位留意一下國外VR/AR媒體的這類階段性報告文章,多半會看到「以上數據不代表全局情況」的聲明備註;至於可靠性還是可讀性應該如何抉擇,我相信諸位心裡自有答案。

另一方面,如果僅僅是排比列舉數據而絲毫不加以分析的話,那這種文章的可讀性不提也罷——所謂數據分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從紛繁複雜的統計結果中整理出因果脈絡得出「超越表象」的事實真相;毋庸置疑,可靠的數據來源正是這種分析報告不可或缺的構成環節,結合一下上文,那些所謂的「行業大數據」流量文字究竟有幾分可信度,大家心知肚明。

當然,我無意否認嚴謹客觀的數據分析對於「月報」的存在價值,從下個月開始,我會盡量拿出真正有說服力的報表來滿足大家的行業觀察慾望——由於這項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因此本月暫時還不能施行;不過,我可以向大家承諾一點,那就是我拿出來的表格儘管沒有那麼複雜,但至少內容的可信度還是有保障的。

好了,介紹說明告一段落,下面讓我們進入正題。


3月SteamVR亮點觀察

和今年2月VR遊戲萎靡不振只能靠應用撐場面的窘境不同,2018年3月的SteamVR平台著實出現不少引人矚目的內容:沿襲了《方舟:進化》影響力的《ARK Park》正式發售,雖然爭議不小但起碼讓開發商在VR圈刷了一把存在感(聯繫一下本月在Steam上架的另一款「Ark」標題作品,這番操作用意如何對遊戲行業有點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猜得到);以喪心病狂的DLC陣容聞名Steam線上合作遊戲圈的《Pay Day 2》,本月也用VR模式DLC在新作列表中賺了個醒目的「特別好評」icon;當然,除了這些聲名在外的大標題之外,本月發售的new title作品當中同樣不乏值得關注的內容,請看:

1

Flipside Studio

一款可以直接錄製肢體動作和語音對白的VR動畫製作軟體——更直觀一點來說,就是允許諸位套上不同外觀的角色模型在VR場景中開始自己的表演,一舉一動乃至每一句發言都可以被記錄下來——倘若還不能理解的話,人工智障Kizuna AI總該聽說過吧?基本上就是實現這個功能的一款軟體(當然完善程度不可同日而語)。雖然從功能來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Mindshow,但Flipside Studio確實不乏值得一試的價值——單憑允許我們導入角色和道具模型一項,思路活躍想法大膽的朋友就應該能猜出這款免費VR工具的賣點所在。

2


Hatsune Miku VR

鑒於這部作品我已經用體驗評測做出了詳細介紹,這裡只補充一點:以純粹的Fans向VR遊戲的標準來看,《初音未來VR》的表現要比大多數蹭熱點的試水之作強得多;儘管內容偏少缺乏深度屬於不爭的事實,但發售至今人氣與評價皆能保持在穩定的水準線上已經說明一切。總之,如果諸位對「IP改編」這個話題依舊有興趣,《初音未來VR》就是個值得借鑒經驗與教訓的好作品。

3


VR RHYTHM ACTION SEIYA

一款非常典型的「點子不錯但賣相平平導致人氣被拖累」新作——單看標題以為內容主題是聖鬥士(……)結果點進去發現貨不對板大失所望絲毫不算意外。事實上,這款名稱日英雜糅的作品是一款VR音樂遊戲,和上面提到的《初音未來VR》類似,核心操作就是用體感控制器截住迎面飛來的節拍符號;區別在於,採用定製曲目列表的《VR RHYTHM ACTION SEIYA》並沒有選擇一般的音符和光球作為節奏指示物,取而代之的是對應歌曲中的歌詞字元——通俗一點來說,這部音游的核心賣點只有兩個字:彈幕。雖然選曲類型讓這款遊戲很難像《音盾》一樣被主流玩家所接受,但從內容創意的角度來看,《VR RHYTHM ACTION SEIYA》依舊不乏前來一試進而借鑒學習的價值。

4


Apex Construct

OK,這就是本月的重頭戲了:在如今這個時代,繼續推出「VR專屬」而非「支持VR」的遊戲無疑是一種勇氣可嘉的行為,對於《Apex Construct》這種顯然不是小成本玩票把戲的作品來說更是尤為難得;雖然從內容來看,《Apex Construct》的定位似乎更接近於「完善發展」而非「從無到有的創新」,但憑藉時間更為充裕的開發周期打下的基礎,這款VR專屬遊戲的樂趣確實要比千篇一律的「弓箭主題WAVE SHOOTER」更勝不止一籌;目前存在的爭議大多集中在「移動模式設計」這種尚無公認標準的環節上,但開發組高效的反饋與補丁修正確實讓我們看到了誠意與希望。就某種意義來說,《Apex Construct》也算是對「VR無大作」話題的最新回應;由此一來,我們確實可以開始期待更多經歷過較長開發周期的「VR專屬」且「值得一玩」的新作正式登場了——《Apex Construct》只是第一步,看看正在路上的《Vox Machine》,2018年的VR遊戲市場還有更多精彩值得我們去發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87870虛擬現實 的精彩文章:

LG提交新專利,LG UltraGear VR將搭載眼動追蹤技術
索尼將在E3前上線至少30款PSVR遊戲

TAG:87870虛擬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