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了,我今天依然可以開心的活著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了,我今天依然可以開心的活著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了,

我今天依然可以開心的活著

我記得30歲生日的時候,給自己寫了一篇自傳體小散文,今天偶爾翻開看看,覺得有點弱,對自己評價的部分怎麼看都不那麼真實了,也正常,人嘛,每天都在變,你又怎麼可能站在原地不動呢?

一定會有人問我,好好的,怎麼想到這個話題呢?我昨天經歷了大概5分鐘的極度崩潰,5分鐘之後竟然完全釋然,心情極其平靜。我真的被自己的冷靜嚇到了,我都不知道我是怎麼變成這個樣子的。所以我把它寫出來,跟更多的人分享,我相信你也一定有過這樣的時候:「你的內心已經兵荒馬亂天翻地覆了,但是在別人看來你只是比平時沉默了一點。」這種註定單槍匹馬的戰爭,你如何完勝?

以前的我什麼樣?極愛鑽牛角尖,不分出個子午寅某我誓不罷休;這件事除非是我錯了,否則甭想讓我認錯;各種不憤,各種看不慣,老期望公平正義;浮躁、什麼事兒都著急,怕趕不上、怕被落下;在乎別人怎麼看,怎麼說,常會擔心這樣做人家會不會不高興啊等等等等......我知道這些都不是什麼缺點,但是我把它們歸結為現代人生活中的弱點,概括起來就是不冷靜、不現實、不洒脫、沒自己。

我經常說人如果沒有受過刺激,就總是活在自我感覺的舒服狀態,其實說的是我自己,因為有某種東西衝擊到你的內心,讓你不舒服,認真的思考和沉澱之後,心裡發生了360度的大變化,所以看似不好的事兒也許真的會帶來好的結果。

我不是那種有什麼人生大目標的人,我一直都覺得可以活好每一天很重要。但是作為社會中的一份子,你也要刷存在感、要有獲得感,以前我覺得,得是別人覺得你很重要你才真的重要,活到30多歲才明白,別人怎麼有資格指手畫腳我的人生,恍然間發現,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情好像都與我無關,而我正經歷的事情也跟別人無關,我只需要堅持我自己認為對的東西。給自己設定了幾個小目標,像遊戲闖關一樣一個一個去認真攻破它,到那時候還有必要去別人那刷存在感嗎?所以,如果你去取悅每一個人,你就不會有充分的進步,「想要贏得每一個人的喜歡」,這種想法只會阻礙人的發展,首先不可能做到,其次堅信你就是獨一無二的。

有小夥伴給我發信息,說被領導批評的很嚴重,從那以後,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擔心害怕,沒自信,覺得自己好像心裡出問題了。我覺得這件事可以拿出來分享一下。成長因素跟你心理的承受能力有很大的關係,我最受不了的就是批評和冷落,大多數的80、90甚至00都是誇大的一代,我相信這個是很多人共有的弱點。《赫芬頓郵報》聯合創始人赫芬頓說,我們應該讓自己的情感有所釋放,要去面對並體會因受到批評而產生的憤怒或傷感等情緒。我當然希望自己能堅強到對別人的話毫不在意,但經驗告訴我,這通常是不可能的。不過,允許自己不開心甚至傷心難過,然後繼續前行——這是我可以做到的。還有一點,我覺得很重要就是你錯了,你就得認,有本事下次不犯錯。

大學時候的好朋友,她說就喜歡跟我聊天,乾脆直接。也確實,我喜歡的人我能把它捧上天,討厭的也能一言擊中要害,愛憎分明不討巧,但是直言不諱的成本就是不可避免地冒犯某些人。然後我開玩笑說,你喜歡我的樣子我要改掉。但是骨子裡的秉性很難改變,只能是讓自己不再那麼鋒芒畢露,柔和了一點,現在我既可以混搭又可以獨處,很隨和,可以跟不同性格的人交朋友。以前喜歡挑毛病,各種看不慣,但後來我發現,為什麼不能換一種思維,換一種路徑去接觸你身邊的人,你會發現多討厭的人,身上也有優點,而那個優點你未必有,經常能看到對方身上的閃光點,我相信這雙眼睛一定能看到這個世界的美好。跟朋友跟家人甚至是跟陌生人,多給人一點微笑,回饋的也一定是微笑。有網友說:「我一天累成狗,我還得處處笑臉相迎,難為死我算了。」我覺得這一點都不難啊,換位思考,你喜歡看笑臉還是生氣的一張臉。我記得胡適說過一句話:「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

關於獨處,我覺得我的私人時間真的利用的很好,自以為是的好,哈哈。我可以一個人運動、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喝酒、一個人在書店呆一天等等,我也可以一個人去旅行,但目前還沒有,丟不下我的小跟班兒,我不是單身,也不是沒有朋友,只是我覺得我應該學會自己跟這個世界好好的交流,井井有條的打發一個人的時間,這些事兒我都可以一個人做,而且絲毫不覺得孤單,少了很多流程,節省了很多時間。其實一個人做事情並不可怕,只是有時候旁邊人的眼光會讓你覺得你很奇怪。譬如我吃火鍋喝啤酒,很多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你,覺得你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啊?怎麼一個人還喝啤酒啊?但這就是我生活的方式,我覺得很舒服。我一直活在一個自己架構的世界裡。最近家裡多了歷史和人物傳記的書,因為這些離我們的現實很遠。現實有很多負能量,你應該有能力從中解脫出來,找到自己的舒服地帶。所以,我的生活要有人來瘋的暢快,也要有一個人的安靜。

最近姥姥一直在我家,80多歲了,有一天她把假牙摘了,恰巧我看見了,在我面前的是一個滿臉皺紋沒有牙的老太太,那一刻我覺得她太可愛了,她臉上每一個皺紋都是一個故事,從那以後我對變老不再恐懼。朋友說我,你不要再大笑了好嗎,好幾條魚尾紋,我說就是因為我愛笑,每一條魚尾紋都記錄了我每一個高興的瞬間,我笑了30年,它才會有這個紋路,未來我還得笑下去,眼霜也得用下去。其實歲月在我們身體上留下的每一個痕迹、每一處變化,我們不應該去敵視它,抱怨怎麼變成了這個樣子,而應該慢慢學會放下,學會接受生活和一切可能存在的不完美。

最火的心理問題:如何從焦慮中解脫出來?我們為什麼焦慮啊?世間美好的東西實在多得數不過來,我們總是希望儘可能多的東西為自己所擁有。求得了這個,丟失了那個,生命就這樣在擁有和失去之間流走。你問30歲的人,他想要什麼,可能是更富有,更出名。但你問80歲的人,他想要的只是,有人念我粥可溫,也會有人陪我立黃昏。當你放下心中不必要的攀比與慾望,讓自己的身心都慢下來,細細地品味生活,你會發現,原來自己還是以前的那個自己,快樂,而不缺乏夢想。在墨西哥,有一個有趣的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趕路,突然,一個人停了下來。旁邊的人很奇怪:為什麼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靈魂落在了後面,我要等等它。所以,無論心智的歷練,還是知識的學習,都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長。唯心神寧定,厚積薄發,才是收穫大涵養,大格局的正途。因此,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應該讓自己慢下來,靜下來,你會發現沒那麼焦慮了。

幸福是什麼?在我看來,很簡單。沒事在蛋糕店買一份甜品,慢慢地吃完它,直到它複雜的滋味在你的嘴裡慢慢地融化、滲透……而你,閉上了眼睛,品嘗到裡面所有的美味層次。我的意思並不是吃甜品就是幸福,而是幸福需要你慢慢的感受它。幸福的感覺,細小得如此清晰。觸手可及的幸福,常常被腳步匆匆的我們忽略不計。

知乎上有一個非常熱的話題:到底怎樣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我妹妹跟我抱怨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可是又很無奈。我理解她的不喜歡,因為大多數人畢生從事的都未必是自己喜歡的工作,更多的是出於無奈。因為大家習慣了付出時間去努力,卻不願意付出時間去探尋怎樣的努力結果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回想下我們自己,工作的時間倒是夠長,只是常常對生活狀態不滿意,焦慮、茫然、憤懣。深究其原因,無非是每一件美好的事情,我們都只願意投出少量的時間。或許你都不知道你喜歡什麼;如果真的遇到喜歡的工作,你是否又有足夠的耐心去完成它呢?所以,我們需要確定真正想要什麼,把時間投資到你真正喜歡的事情上。第一,找要找准,一個人不一定只通過努力來達到幸福的狀態,更重要的是努力得恰如其分。第二,做要做穩,用打磨的心態對待工作,大概就是工匠精神吧。

說了這麼多,感覺是篇流水賬,但是只是想讓讀到這篇文章的人,內心更平靜,目標更堅定。想起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前的墓碑上的話:曾經我想改變世界,發現改變不了我又想改變我的朋友,還是不行,繼而想改變我的家人,還是不行,最後想還是改變自己吧。如果一開始我就想到改變自己,那麼可能我就能改變我的家人,然後可能又能改變我的朋友,說不定我就能改變世界。所以,走好自己的路,邁好自己的步是基礎也是關鍵。

我想,如果世界末日了,我一定可以開心的活到最後。因為總在調試自己用最舒服的姿態去生活。對,那是我唯一能夠做的。

感恩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心悅己 的精彩文章:

TAG:悅心悅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