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外物聯網公司系列之物聯網平台Predix深度研究

海外物聯網公司系列之物聯網平台Predix深度研究

國信通信

公司快評

物聯網平台GE predix深度研究

GE

事項

GE的Predix平台引領了工業物聯網(IIoT)時代的開啟,我們對predix平台做了一個系統的梳理,以深入了解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垂直應用情況,為國內的物聯網產業投資作參考。

結論

GE Preidx的發展凸顯物聯網意義,國內物聯網平台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基於成本及監管壓力,生產數字化轉型是大事所趨,GE順勢推出Predix工業互聯網平台引領產業發展。Predix的推出不僅幫助GE在相關領域獲得了更多訂單,提高了內部生產效率,同時其開放性也讓更多的工業部門受益,成為工業互聯網平台鼻祖,並觸發了接下來的物聯網產業發展。

GE的平台架構和技術領先性值得國內物聯網平台借鑒。其中日海通訊(002313)投資並本地化的艾拉物聯在第三方服務商中較為領先,開放和安全性與Predix較為接近,或稱為國內優質的物聯網平台提供商,值得關注其投資機會。而運營商、通信設備商、BATJ以及行業巨頭的物聯網平檯布局亦值得緊密關注。

評論

GE的數字工業轉型之路

數字化戰略轉型的原因

(1)數據處理成本增加、數據利用率下降。高盛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10年工業數據相關成本成倍增長。另一方面,數據的利用率極低,處於分散、孤立狀態的數據無法得到有效利用,造成巨大的信息資源浪費。傳統工業模式無法適應新型生產管理的需要。

(2)成本提高、利潤縮水、生產效率不及需求。工業企業在生產和經營上面臨壓力的巨大。一是環境安全的標準和審查趨嚴導致生產成本增加,能源石化業務尤甚;二是生產效能和利潤增長乏力,產品面臨市場飽和甚至萎縮壓力;三是產品定製化需求提高,而傳統的生產設備和管理方法無法突破生產效率天花板。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GE收入和利潤遭到重創,一直到2013年都處於歷史低位未見起色。GE開始反思、謀求轉型。

(3)來自工業、互聯網、通信領域的對手增加,競爭激烈。來自工業行業內部的威脅,比如羅克韋爾自動化、西門子、聯合科技等傳統對手;更大的競爭來自行業外,互聯網行業,如谷歌、臉書、亞馬遜,國內的BATJ,它們已經成功顛覆了某些傳統行業,如今正向工業領域滲透。除此之外還有,通信領域巨頭思科、AT&T,軟體領域微軟,以及解決方案提供商IBM等,也都對工業領域虎視眈眈。

數字化潛力巨大,全球各領域巨頭紛紛布局IIoT

數字化轉型突破效率瓶頸。2012年GE發布《工業互聯網—突破機器和智慧的邊界》白皮書,尋求突破工業效率瓶頸的辦法,正式宣告走向數字工業轉型的道路。GE指出未來15年能效提升、效率優化帶來的效益將是巨大的。在航空業,1%的燃料節約將最終節約300億美元;電力行業1%的燃料節約將節約660億美元;醫療系統效率提高1%,將節約630億美元。而這就是其發展工業互聯網的使命。

Predix成為工業物聯網(IIoT)代名詞。2013年,GE首次發布第一個專為工業企業設計的雲解決方案—Predix,引領了工業物聯網時代的到來。2015年GE向所有企業開放Predix,目前已經有超過33000位開發者、300個合作夥伴基於Predix平台在進行應用開發,目前Predix在工業物聯網界具有極強的影響力。根據IDC 2017年發布的關於物聯網平台的報告,GE是第一梯隊中唯一的工業背景物聯網供應商。

GE Digital驅動訂單增長。據公司年報稱,2017年 predix平台直接驅動下的訂單漲幅達150%,2018年收入有望翻倍達到60億美元。儘管這部分收入目前對於龐大的GE帝國來講微不足道,但隨著工業數字化轉型的迅速推進,數字工業業務將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數字虛體與實體設備融合數據價值倍增,各領域涉足IIoT投資。數據和對其的分析變得比設備本身更有價值,在未來,傳統企業必須數字化轉型,粹取數據價值來更好的分析、預測、優化產品和服務。GE數字部表示,未來四年工業互聯網市場價值可達2250億美元,其中軟體應用程序市場價值佔半壁江山,到2030年,全球工業物聯網總投資將達60萬億美元。面對這一巨大市場,各領域巨頭紛紛看重工業數字化的價值,進行相關布局:

(1)工業巨頭開發物聯網平台,海外除了GE的predix,還有西門子的MindSphere、菲尼克斯電氣的ProfiCloud、庫卡的KUKA Connect、羅克韋爾的FactoryTalk TeamONE等較為知名,製造業巨頭德國大眾和日本日立也正在斥巨資進行專項研究,建立軟體平台,最大化挖掘數據價值;在國內,有三一重工的根雲、海爾的COSMOPlat、航天科工的INDICS等布局領先。

(2)IT巨頭藉助雲平台優勢,聯合上下游企業擴展IIoT生態。在海外,包括微軟Azure、亞馬遜AWS、IBM的Watson等已經切入工業互聯網平台。在國內,幾大互聯網巨頭BATJ也都推出面向工業物聯網的平台。

(3)優勢互補擴展生態圈。各巨頭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也在尋求合作,如2016年GE宣布Predix登陸微軟Azure雲平台;2017年ABB宣布依託於微軟Azure提供工業雲服務,並與IBM在工業數據計算和分析方面開展合作;西門子也表示MindSphere在雲服務方面已跟亞馬遜AWS、微軟和SAP開展合作等。

GE轉型之路的兩大目標

(1)回歸工業本質,去多元化重拾工業核心競爭力。GE前前任CEO傑克·韋爾奇奉行多元化戰略,那時GE擁有13包括工業、金融、新聞在內的業務集團。前任CEO伊梅爾特開始轉變這種戰略,開啟「去多元化」和工業數字化戰略進程,一邊主動剝離高利潤率的金融業務,一邊回歸製造業的布局,加大研發投入,重拾發明創造的傳統,伊梅爾特計劃在2018年實現GE 90%的業務來自工業領域。

新任CEO弗蘭納里於半年前上台,聲明GE將會進行總額超過200億美元的資產和業務剝離,包括運輸、工業解決方案、電流和照明以及若干中小業務板塊,詳見下表。

(2)提升軟體和數據能力。2015年,GE成立了嶄新的數字(「GE digital」)部門,圍繞predix致力於打造以軟體和數據能力為核心的製造業公司,向交通、醫療、能源等傳統優勢行業提供工業互聯網(IIoT)解決方案。伊梅爾特的願景是,使每一家工業企業都成為一家數字公司,並且將「躋身全球前十大軟體公司行列」作為GE 2020年的戰略目標之一。近兩年GE軟體業務收入飛速提升。

公司圍繞predix平台進行了多項併購投資。2016年末一口氣買入了Bit Stew、Wise.io、ServiceMax、Meridium、ShipXpress、Pivotal、Daintree Networks等多家IIoT創業公司,詳見下表。

GE Predix成為工業物聯網(IIoT)領導者

Predix是GE重塑工業根基的核心平台。Predix起初是GE資產績效管理(APM)的內部平台(GE for GE),而後擴大到GE旗下的其他工業業務(GE for Customers),最終作為GE工業物聯網的核心能力,轉變為工業垂直領域的物聯網平台(GE for World)。2015年,GE成立了「GE Digital」,10月向所有企業開放predix雲平台,幫助各行各業的企業開發自己的工業互聯網應用。

Predix不僅僅是平台,目標是做「工業界的安卓系統」。Predix最開始是一個PaaS平台,它建立在微軟和亞馬遜的IaaS服務之上。隨著GE對其功能的不斷完善,現在還包括在邊緣端操作的設備、連接以及開發出來的各種應用。

核心架構:端到雲方案(edge-to-cloud)以及分散式的應用,提供連接、設備管理、數據分析、安全維護等功能;核心應用:「digital twins」和APM,為現實中的物理資產和系統提供動態的數字模型,幫助企業更好的了解資產的效用,以及預測未來的運營情況。

採用Predix方案,客戶可以得到整套數據的採集、傳送、接收、分析的服務,它不是簡單意義上的「雲」,而是一個基於大數據提供監視、維護和優化運營的應用軟體「生態」。開發者可以像APP一樣開發各種工業場景的數據應用,也可下載已有軟體並自行不斷改進。

核心架構:edge-to-cloud

邊緣端:Predix並不直接提供硬體網關設備,而是提供網關框架Predix Machine實現數據的採集和連接。支持開放現場協議的接入,並增強了邊緣計算的功能,由合作夥伴開發相應的設備接入和邊緣計算的功能。Predix 邊緣服務包括一系列整合技術,有Predix機器軟體、Predix連接和Predix邊緣管理器,具備採集邊緣數據、智能的運算能力和決策反饋能力。

平台層:平台層是Predix的精髓,這是一個基於Cloud Foundry的PaaS平台,為工業數據分析、建模以及工業應用開發提供支持,核心是Digital Twin。

應用端:提供SaaS服務,Predix.io開發平台目前包括Service Catalog、Analytics Catalog,以及最近增加的Application Catalog三條產品線,並且上線了一些基於Predix開發的應用,主要包括APM和OPM。

邊緣端和雲端負責的業務有所差異,邊緣段負責對時延、帶寬、安全合規要求較高的業務,以及網路連接質量不能保障,然而對連接的要求又比較高時的情況。而雲端則適合處理數據量大、重負載、對擴展性和可靠性要求高以及需要和企業其他系統進行集成的業務。

核心服務:Digital Twin和APM

核心服務一:數字雙胞胎(Digital Twin)。其是工業資產與數字世界的橋樑,將現實世界中複雜的產品研發、生產製造和運營維護等過程轉化成軟體模型,對現實情況進行分析和預測,最大的好處是節約周期時間,它在產品生命周期管理領域有著特別的地位,多用於航天器等複雜系統。這項技術曾入選Gartner 發布的2017年十大戰略技術趨勢。

核心服務二:資產績效管理服務(APM):其是一整套IIoT資產管理和應用解決方案,一般包括企業資產管理(EAM)、預防性維護(PM)、預見性維護(PdM)、工廠資產管理(PAM)、環境健康和安全(EH&S)等。GE的APM是其核心服務內容。

應用:英國石油公司BP和GE的油氣部門聯合推出POA服務,提升了BP墨西哥灣煉油廠的性能,並將推广部署在BP全球的煉油工廠。該方案將成為Predix+APM的全球最大部署案例。

Predix的APM是全球最早推出、並且是唯一一個已經很好落地的APM平台,穩定性更有保證。開發者可參照Predix標準自行創建和開發互聯網應用,並利用APM不斷測試和提高性能。強大的APM系統使得Predix成為工業物聯網操作標準的目標成為可能。其他幾家工業巨頭在APM上的布局均較GE有所延遲,西門子的Mindsphere在2016年4月發布,17年6月公開;施耐德、ABB均在17年才推出自己的雲平台,比GE晚了兩年。更不用說,APM在推向市場之前,就已經在GE內部得到考驗和應用。

工業背景和軟體能力協同優勢明顯。盤點全球8個布局物聯網的市值超過1500億美元的公司(Google、微軟、AT&T、Verizon、IBM、GE、亞馬遜和思科),GE是唯一具有工業背景的企業。工業業務與物聯網平台將相輔相成,協同產生1+1大於2的強大優勢。工業需求促進物聯網技術不斷革新改進,反之,技術優化生產、提高效率,更具體地來說:(1)深刻了解行業痛點,可以結合真實應用場景有針對性的開發應用;(2)對於數據的解讀會更加深刻,憑藉對業務的深入理解和豐富的行業經驗,最大化信息價值。(3)多年積累下來的渠道客戶資源,可以隨之遷移向物聯網板塊,使其在搶佔市場份額方面贏在了起跑線,能夠加快市場滲透率。這是其它互聯網、軟體、通信物聯網企業不具備的優勢。

未來GE公司和工業物聯網面臨的挑戰

行業挑戰之一數字信息安全問題成為推向市場的最大阻礙,使得目前布局絕大部分還僅限於集團內部。企業不希望聯網設備泄漏自己的信息,但是對數據的採集、分析和解讀是工業物聯網起作用的關鍵所在。GE是平台擁有者,與其他製造商又存在競爭關係,這意味著GE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數據管理員和系統開發者會輕易獲取數據,這使得客戶天然無法放心使用predix平台,更不用說Predix的應用領域涉及航空、軍事等敏感領域。Ge在建立誠信度和信任關係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行業挑戰之二:重資產工業企業對數字化轉型持保守態度。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較困難,因為多數企業都有很多幾十年的舊設備,和多年沿襲下來的運維、管理和生產方法以及工具,因此對於新技術、新工具的採納,工業企業更慎重,如何在現有基礎設施之上添加數據採集和分析機制,使工業物聯網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這也成為predix系統推向市場的阻礙。

公司挑戰之一:雲分析平台尚未形成類似於IOS的閉環盈利模式,平台真正價值尚未體現。目前Predix的應用軟體主要還是由GE內部開發提供,還沒有形成IOS那樣有效的閉環盈利模式,也就是由更多的外部開發者加入進來開發軟體,Predix則提供平台展示和宣傳,然後開發者和GE通過app收費分成。

公司挑戰之二:公司未來發展戰略模糊。新任CEO在去多元化的戰略上表現出遲疑,對當下數字化業務發展的信心有所減弱。11月13日,總部位於聖拉蒙的GE Digital在美裁員約100名銷售,其中包括GE Predix工業物聯網軟體的相關人員。新任CEO宣布,未來通用電氣將專註3大業務線條,即航空、電力和醫療,之前計劃中和進行中的收購計劃有所改變,GE數字部門未來何去何從不甚明晰。

關注國內物聯網平台相關的投資機會

GE Predix雖然用於工業領域,但作為物聯網平台鼻祖對其它領域的物聯網平台具有很好的參考意義。我們認為在各行各業,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數字化設備從而更有效進行管理監控,進而提高生產效率是大勢所趨。在此過程中,物聯網PaaS層平台至關重要,其開放性和安全性決定了其能否規模化部署的關鍵。雖然物聯網平台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但部署並實現廣泛接入,從長遠來看意義非凡。國內通信設備商、運營商、BATJ都試圖打造自上而下的物聯網平台,各領域巨頭如三一重工等希望自下而上打造自己的平台,其它還有眾多創業公司如機智雲、雲智易等作為第三方服務商給眾多中小企業提供服務。其中,上市公司日海通訊(002313)投資並本地化技術的艾拉物聯屬於第三方物聯網平台服務商中的翹楚,有望依靠技術幫助日海通訊完成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的構建,值得重點關注其發展與投資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信通信 的精彩文章:

符合預期,加速成長

TAG:國信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