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策春推會發布18部片單 頭部影視公司奔跑的底氣來自哪裡?

華策春推會發布18部片單 頭部影視公司奔跑的底氣來自哪裡?

  馬太效應正在重組電視劇市場的產業結構。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超級劇集產量為29部,在全年播出網劇中佔比12%,但卻貢獻了75%的流量,而播放量1億以下的網劇有155部,卻是網劇中的「大多數」。

  「up or out」,是當下行業面臨的兩道抉擇。

  然而,危與機從來都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對於頭部企業而言,這場變局也提供了難得的洗牌機會。2018年3月春推會,華策影視一口氣帶來了18部電視劇的豪華片單。在這份片單中,既有講述「權力」與「愛恨」的《凰權·弈天下》(陳坤、倪妮主演),也有聚焦體校生活,講述一群年輕人因熱愛格鬥競技而相識,一起跌撞前行共同成長的青春勵志故事《甜蜜暴擊》(鹿晗、關曉彤主演)。原創題材《創業時代》(黃軒、楊穎主演)把目光對準了國內波瀾壯闊的互聯網創業浪潮,《獨孤皇后》(陳喬恩、陳曉主演)則將觀眾帶回了隋朝建立之初,共同見證獨孤伽羅與隋文帝楊堅比肩重整亂世、創下享譽後世的「開皇之治」的傳奇故事。

  頭部劇集矩陣的成型,是華策集團SIP戰略落地的成果。事實上,自從2015年華策影視首次提出SIP戰略以來,三年時間,華策的階段性成果已經初步顯現。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喬傳》分列網路播放量第一、第二,《孤芳不自賞》衛視收視第五,網路排名第六。根據券商報告顯示,華策影視頭部市場份額達30%。2018年,隨著新片單的逐步兌現,華策行業龍頭的地位將有望進一步得以夯實。

  爆款戰略下,華策集團要在奔跑中解決問題

  據相關媒體報道,從連續五年的利潤表來看,華策影視營業收入的確迅猛增長,從2013年底的9.20億元躍升至2017年業績快報所披露的52.05億元。相比之下,凈利潤的變化非常平淡,2014-2016年均維持在4.5億元左右。

  事實上,隨著中國電視劇單集交易金額達到1500萬量級,頭部劇集的製作經費也跟著水漲船高,由此也帶來了一系列財務指標上的判斷變化。比如,同樣是5部電視劇的存貨與應收賬款,2014年與2017年,往往會產生數倍差價。這意味著,單純的財務判斷已經失去參考價值,對於企業經營狀況的考量,更應深入到具體的部數與集數指標之中。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中國電視劇行業的領導者,華策影視曾富有前瞻性地布局SIP戰略,在搶佔市場先機的同時,也帶來了「經營成本升高,拖累凈利潤增長」的副作用。SIP戰略所聚焦的是在明星咖位和製作水準上均達到業界頂尖水平的內容產品,而上述兩大指標,無不需要更高的前期投入。考慮到電視劇行業普遍存在兩年左右的製作銷售周期,這往往意味著「後年的營收,今年的成本」,又進一步產生了現金流負增長問題。

  影視行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內容質量的提升是核心,內容質量的提升需要投入的加大,其中平台化、系統化、流程化的構建都會對短期的利潤造成一定影響,但這也構建了華策影視長期的競爭力基礎。而在華策開始代表中國文化進軍全球核心影視內容市場,如歐美市場時,產品質量尤其是頭部劇質量及產量仍是衡量華策影視的第一指標。

  在華策集團創始人、總裁趙依芳看來,一定時期內的凈利潤停滯是「跑馬圈地」階段的問題,公司將在奔跑中解決問題;而現金流風險同樣可以通過加大目預售環節力度來控制節奏。

  根據2月披露的2017年業績快報顯示,華策影視的營收與凈利潤重回高速增長。華策影視2017年營收為52.05億元,較2016年增長17.09%;凈利潤為6.3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61億上漲37.98%。

  對於營收和凈利潤高速增長的原因,業績快報中這樣寫道:公司保持戰略定力,深化 SIP 戰略內涵,持續聚焦爆品,以規模化爆品生產能力為依託,提高了爆品版權價格、提升了內容產品海外售價、帶動了經紀業務和整合營銷規模快速增長。

  事實上,在全球影視龍頭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在追求產品高質量、企業擴規模和公司架構系統化搭建的高速發展階段遇到短期利潤率的下滑是正常現象,當長期和短期利益相衝突的時候,構建內容企業相對競爭對手的核心競爭力和競爭壁壘的長期利益是更值得關注的,華策影視正處於這個發展階段,在內功的修鍊上,華策影視和行業競爭對手已經拉開了距離,收入規模和凈利潤率的雙提升階段正逐步到來。

  回顧迪士尼的成長曆程,1995——2002財年,其也曾一度面臨「增收不增利」的困擾。這其中既包含收購ABC和FOX家庭頻道的消化過程,但更重要的是當長期和短期利益相衝突的時候,企業決策者如何抉擇。2005年之後,迪士尼重回營收和凈利潤高速增長軌道。

  和迪士尼一樣,華策影視在過去幾年也經歷了「放棄短期利益,夯實產業基礎」的過程,隨著優質產能的穩定,規模效應初顯,2017財年,華策也重新回到了營收和凈利潤高速增長軌道。

  對於高速增長的華策影視而言,如何在奔跑中解決問題,將是接下來需要積累的技能點。

  2.華流出海之下,華策影視前景幾何?

  2017年6月,華策影視接連推出股權激勵機制和事業合伙人「星辰計劃」。截至目前,這項旨在惠及旗下優質創作人和公司骨幹的舉措,已完成全體合伙人的簽約與授勛。「從今往後,我的身份,除了是集團創始人、總裁,還是和你們一樣的合伙人」,華策集團創始人、總裁趙依芳在發布儀式上的這句話,是對集團打造「共創、共擔、共享」的「二次創業」合伙人文化精髓的概括。

  在「通過股權激勵穩定管理層,用事業合伙人綁定優質創作人,設立華策電影學院儲備新銳力量」之後,華策的人才梯隊搭建已初步成型。

  華策集團相關負責人認為,文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在於打造市場上最具商業價值和影響力的內容,而打造優質內容的核心五個要素,即:(1)價值觀正確且具備廣泛影響力的IP,(2)能夠使用具備極強吸引力的商業手法表現故事情節的優秀導演,(3)具備優秀改編能力的編劇,(4)批量具備表現力和職業素養的演員,(5)具備強資源整合能力和項目控制能力的製片人。

  「作為國內影視內容產量和收入規模最大的民營內容企業,華策影視構建了能夠持續培養優秀製片人的內容製作工業化平台體系,形成國內最大的製片人隊伍。在該體系下,現階段華策擁有約35個成熟的製片團隊和10個成長期的製片團隊,並為行業製片領域輸送了頂級人才。」該負責人表示。

  行業精英的集聚,正在內部衍生出新的商機,比如華流出海。

  隨著中國電視劇產能升級的階段性目標達成,趙依芳認為,繼網文之後,中國影視產品出海的黃金年代已經到來。國產電視劇出海應立足於文化自信。為此,服務於電視劇出口,華策專門搭建了「全球華語電視劇聯播體」。

  「全球華語電視劇聯播體」是華策利用自身的節目資源優勢和國外媒體的頻道資源優勢,以自主辦台和聯合運營等方式,在全球範圍內創建華語電視劇海外頻道,形成遍布全世界的華語頻道國際聯播體網路。

  自從2013年建立以來,「華語聯播體」已經在海外落地生根,與10餘家海外媒體共同建設覆蓋了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東南亞,非洲,以及歐美等30個以上國家和地區的華語節目播出平台,僅2017上半年就銷售了1292小時,目前已經累計將10000餘小時的中國影視作品授權發行至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在YouTube, JungoTV、now TV、viki、Dailymotion聚合傳媒、美國Dramafever等合作平台開設了專門的「海外華劇場」。

  除此之外,華策一直在做對行業有幫助的基礎性工作上的投入,2017年9月10日上午,浙江傳媒學院華策電影學院揭牌儀式在浙江傳媒學院桐鄉校區隆重舉行,培養大量行業人才推動了行業整體的發展,雖然對短期業績有壓力,但華策影視作為影視內容收入規模是行業第二名體量三倍的龍頭企業,也是行業整體向好的最大受益者。

  3.影視公司正在奪回行業分配主動權

  雖然銷售價格在持續上漲,但在演員片酬過快上漲和和各大視頻網站話語權大增的雙重擠壓下,銷售價格暴漲並沒有給行業帶來相應的收益,因此電視劇公司不過是「替人打工」的論斷開始發酵。

  就過往幾年的案例而言,這種聲音的確存在一定合理性。但需要指出的是,行業分配比例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

  在過去幾年,明星片酬飛速上漲主要得益於粉絲經濟的成熟。目前,以流量明星為主導的粉絲經濟已開始步入審美疲勞的衰退周期,回顧2017年的現象級作品,《人民的名義》、《河神》、《白夜追兇》均未啟用流量明星,並不妨礙上述作品的收視成功;2017年9月《關於電視劇網路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寫死了經紀公司的營收上限。

  業內人士指出,限薪令對於以「大IP+流量明星」為主導的經濟模型,構成了一定衝擊,同時製造了資源重組的窗口期,倒逼產業升級。而產業升級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將有利於影視公司一方:在新的分配比例下,粉絲經濟向作品的比例將會逐漸降低,頭部內容中高口碑的精品作品比重會攀升;資源配置此消彼長之間,也是具有頭部內容產出能力的影視公司重新奪回行業話語權的過程。

  隨著中國影視消費市場持續擴容,中國電視劇的製作經費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目前,國內最頂級的電視劇內容單集投資額上限在1000萬元/集的水平,而全球尤其是美國最頂級的電視劇內容單集投資額在7000萬~1億元/集的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在演員薪酬比例被錨定的前提下,行業紅利將逐漸向影視製作方一端傾斜。

  這註定是一場長期的拉鋸戰。短期看來,爆款矩陣決定了行業話語權,但從長遠利益著手,人才梯隊搭建才是使公司保持持續競爭力的關鍵。華策電影學院的設立,標誌著華策在下一階段的人才競爭中已經拔得先機。

  而華策的很多爆款項目,都是依靠劇的質量博得了市場的青睞,甚至華策出品的劇讓很多演員的價值再次提升。例如2017年爆紅網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就是完全由素人演員出演的電視劇,卻獲得了巨大流量,同時出演該劇的演員胡一天就是華策用自己的劇捧出來新一代流量小生。而此前與華策合作的楊冪、唐嫣等演員也因為出演了華策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錦繡未央》等劇獲得了巨大的關注。這說明華策本身就具備為IP增值、為演員增值的平台化價值,主動權已經逐步回歸到影視公司的手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景網 的精彩文章:

納瓦羅:301關稅毫無疑問將直指「中國製造2025」
戰敗白宮內部「貿易戰」 特朗普首席經濟顧問科恩或辭職

TAG:全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