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疾病小百科—痛風

疾病小百科—痛風

痛 風

痛風複發一直是一道醫學難題,折磨患者,也給醫生帶來無數的困擾。在我國,痛風人群日益龐大,至少有2.5億人正忍受著痛風的折磨,痛風已成為我國僅次於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類疾病。

什麼是痛風

痛風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一種疾病,是細小針尖狀的尿酸鹽的慢性沉積,其主要臨床特點是體內尿酸產生過多或腎臟排泄尿酸減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覆發作的痛風石沉積、痛風性關節炎等。

細聊痛風

痛風多見於中年男性,女性僅佔5%,主要是絕經後女性,痛風發生有年輕化趨勢。痛風的自然病程可分為四期,即無癥狀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間歇期、慢性期。

1.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多數患者發作前無明顯徵兆,或僅有疲乏、全身不適和關節刺痛等。典型發作常於深夜因關節痛而驚醒,疼痛進行性加劇,在12小時左右達高峰,呈撕裂樣、刀割樣或咬噬樣,難以忍受。受累關節及周圍組織紅、腫、熱、痛和功能受限。多於數天或2周內自行緩解。

2.間歇發作期

痛風發作持續數天至數周后可自行緩解,一般無明顯後遺癥狀,或遺留局部皮膚色素沉著、脫屑及刺癢等,以後進入無癥狀的間歇期,歷時數月、數年或十餘年後複發,多數患者1年內複發,越發越頻,受累關節越來越多,癥狀持續時間越來越長。

3.慢性痛風石病變期

皮下痛風石發生的典型部位是耳郭,也常見於反覆發作的關節周圍及鷹嘴、跟腱和髕骨滑囊等部位。外觀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黃白色贅生物,皮膚表面菲薄,破潰後排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物,經久不愈。

痛風可怕,如何面對

一、經常活動關節,沒事多活動你的手指和腳趾,膝蓋和肘部,做做伸展運動,這會趕走尿酸結晶在關節處的沉著。

二、尿酸在鹼性環境中容易溶解,所以應多吃蔬菜、水果、大麥苗類等鹼性食物。

三、晚上臨睡前用痛風手足泡浴劑泡泡腳,至少30分鐘,不但對痛風的治療有好處,還可減輕疼痛,並讓尿酸結晶重新溶解排出體外。

四、痛風的治療在日常可用肉桂5克研成粉狀,伴蜂蜜20可服下,按摩關節痛處,一般30分鐘可減輕疼痛。

痛風可怕,做好預防

1、防止受寒和過度勞累

受寒過勞可使人的自主神經調節紊亂,導致體表及內臟血管收縮,血管收縮則使尿酸排泄減少。

2、飲食上要少食動物內臟、魚類和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如豬、牛、羊肉、火腿、香腸、雞鴨、鵝、兔、魚蝦、菠菜、豆類、蘑菇等,花生也應少食。不要酗酒,尤其是要禁飲啤酒。應大量飲水,多食發麵食品、放鹼的粥(可促尿酸排泄)和所有根莖類蔬菜。水果基本都可食用。

3、防高血脂

痛風病人要定期測定血脂。若血脂濃度高,首先需要控制飲食,攝入低脂食物,避免高脂食物,必要時服用降脂葯,以使血脂恢復正常,減少心血管併發症,預防痛風發作。

4、禁過量飲酒

尤其是啤酒與海鮮不能同食,如果同食只要時間一久,往往就引起嘌呤排出減少而引起痛風。

5、控制體重,預防肥胖

因為肥胖多因飲食不合理導致新陳代謝障礙而引起。控制體重要以控制飲食、加強運動為主。

6、運動要適宜,防止劇烈運動

劇烈運動所產生的乳酸可抑腎小管排泄尿酸而使血中尿酸升高,又因出汗增多而使血容量下降,腎排尿酸量下降,導致痛風。

痛風同很多生活習慣是息息相關的,保持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在飲食方面加以注意,這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期待各位看官留言跟小益交流

我們等這你呦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

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

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

本文由【益生小助手】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痛風 的精彩文章:

痛風終於有救了,喝這種「帝王茶」5天降低高尿酸,痛風遠離你!
這4種食物是痛風的大忌,真的別吃,不然就是在玩命!

TAG: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