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齊家有道 | 黃興:篤實無我 復興中華

齊家有道 | 黃興:篤實無我 復興中華

原標題:齊家有道 | 黃興:篤實無我 復興中華


黃興(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原名軫,改名興,字克強,號慶午、競武,湖南長沙人。辛亥革命先驅和領袖,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開國元勛,常被人與孫中山並稱「孫黃」。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時,擔任陸軍總長兼參謀總長,授大元帥軍銜,袁世凱稱帝時,任討袁軍總司令。



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紀念館裡的黃興像。 易禹琳 攝


黃興故居。 易禹琳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易禹琳


在山水洲城長沙,人們總會與「黃興」不期而遇。開車,要經過繁華的黃興路;逛步行街,他的銅像立在街口;爬嶽麓山,會看到他的墓;清晨或許要送孩子去黃興小學。


「無公則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百年回溯,展開黃興42年風雲叱吒、波瀾跌宕的一生,為「振興中華,剋制強權」而奮鬥,百折千回,屢敗屢戰,歷經艱難險阻。「篤實」「無我」,既是他立身處世的道德風範,也是黃興後人始終踐行的家風家訓。


崽賣爺田 敗家只為救國


3月31日,記者沿瀏陽河東行,經長沙火車南站和國際會展中心,來到長沙縣黃興鎮黃興故居。一棟白牆黑瓦的院落與200歲金桂倒映門前水塘,前有古樟蔭槽門,後有花園翠竹林。黃興降生在這佔地28畝、有屋53間的莊園,坐擁300石(近2000畝)谷田的祖業,但誰也沒想到,這個歡喜盼來的男孩,後來卻成了「崽賣爺田心不痛」的「敗家子」。


4月1日,記者驚異地從黃興長孫黃偉民口中得知,直到1981年,他的父親、黃興長子黃一歐去世前,他才遵父命第一次去祖宅尋根。當時上下大屋都拆掉了,分給了21家,到處是廚灶。原來,早在1903年,黃興創辦「驅除韃虜,復興中華」的革命團體「華興會」時,為籌措經費,賣掉了田產和房屋。在離家7里地的瀏陽河畔石家河蓋了幾間簡易房,安頓一家老小。後黃興到明德中學當學監,租住在附近,清政府來抓捕黃興,一家東躲西藏。好不容易在文星橋三戶里安居,房子又被黃興賣掉用於國民黨支部競選。再搬潮宗街陋室,黃興為安撫妻兒,題名「倚霞閣」。


現在的黃興故居紀念館,他回購捐贈給故居的28件傢具,全是珍貴原物。黃偉民又把祖父一對水晶圖章「剷除世界一切障礙物之使者」「滅此朝食」和用過的端硯、筆架、圍棋都捐給了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後長沙要建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紀念館,黃偉民把黃興故居後花園一多半的地拿出來建設場館,讓祖父戰友們的後代也有個紀念的地方。


黃偉民把祖父的遺物能捐的都捐了,只留下了祖父贈給父親的「黃一歐」章和「篤實書齋」印。「篤實書齋」成了其夫人彭錫玲的畫室名。


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紀念館裡的黃興蠟像(圖中)。 易禹琳 攝



孫多慈(著名國畫家,徐悲鴻的女弟子)為黃興和夫人廖淡如畫的像,掛在長孫黃偉民家中。 易禹琳 攝


甘當配角 功成不必在我


轉眼,黃興離開我們已經102年了,距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已過去107年,但只要翻開那段歷史,就會發現一個光芒四射的黃興。


他從城南書院、湘水校經堂、兩湖書院、日本弘文書院一路走來,詩詞歌賦書畫樣樣精通,烏家拳打得好,射擊比賽拿過冠軍。在華夏大地滿目瘡痍時,投筆從戎,創立中國國內第一個以「復興中華」為目標的革命團體,和孫中山共建中國近代第一個革命政黨同盟會。辛亥「十次革命」,他「無役不從」,槍林彈雨中身先士卒;廣州起義兩指致殘,成「八指將軍」;武昌首義後,擔任戰時總司令;在南京臨時政府任陸軍總長,隨後任南京留守。


歷史學者傅國涌感嘆,黃興甘當配角,成就了辛亥革命。黃興文韜武略,胸懷遠大,威望幾度在孫中山之上,但他從少年時讀太平天國史就發現,革命最要緊的是團結一致,「不能有絲毫私意、私見、私利、私圖」。無論是中華民國國旗之爭、推舉總統之爭、中華革命黨之爭、任人之爭,他都始終維護孫中山的領袖地位。為國家富強,共和鞏固,他拖病體從日本回國,辭謝黎元洪高官厚祿,雖無職無權,仍竭力扶助共和。


黃興說:「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他革命的目的就是「復興中華」,任何時候都不忘初心。兒子黃一歐跟著他出生入死,14歲成為同盟會最小的會員,18歲打入廣州巡警教練所,秘密發展組織,運送武器,19歲在敲響清王朝喪鐘的南京之戰中擔任滬軍先鋒隊副司令,英勇殺敵,卻從不居功,只留下一顆戰場上撿回的炮彈殼刻字留念。


為蒼生哭 氣壯山河


離清明還有好幾天,黃偉民攜全家去嶽麓山掃墓,碰到學生和軍人來給祖父祭掃。一個為蒼生流血流淚的人,人們不會忘記他。

在長沙城南,近天心閣的回龍山,1912年黃興在此創辦了湖南貧兒院,專收辛亥革命陣亡將士遺孤和赤貧兒童入學,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為訓育原則,現在是黃興小學。其校訓就是黃興的人生信條「篤實、無我」。學校也像黃興一樣重視體育,奧運冠軍李小鵬等一大批體育人才從這裡走出。


不只烈士遺孤,黃興時時挂念舊友故交。1916年10月,他辭謝黎元洪的授勛,卻在病中告知好友:某部隊身處困境,希望轉告黎元洪妥籌善後。得知宋教仁的獨子不務正業,多次規勸,臨終前一晚,特意叫到床前,苦口婆心勸其為父親爭氣。臨終,交待了三件事:一是要照顧少年時的戰友胡瑛,他雖墮落成袁世凱的吹鼓手,但「飯還是要給他解決」。二是宋教仁的墓要快點修好。三是國會要抓緊健全立法。彌留之際,黃興交待隨侍床前的黃一歐、黃振華兄妹:「 吾死汝勿泣,須留此眼淚,他日為蒼生哭,則吾有子矣。」


兄妹倆牢記囑託。黃一歐拿著每月800大洋的薪水時,成立「辛亥同志會」,自掏腰包救濟辛亥同志的生活;窮困潦倒時,只要兜里有錢,也都給了遇到的老同志。黃振華和丈夫一生節儉,卻慷慨助學,建立了「克強獎學基金」;交代自己去世後變賣房產,請妹夫薛君度在美國成立黃興基金會,用於研究辛亥革命和資助學子。


篤實無我 代代相傳


4月1日,湘江畔黃偉民簡陋的宿舍,客廳牆上是祖父黃興和祖母廖淡如的油畫像。


黃興給自己取名「興,字克強」,五個兒子用「歐中美球寰」取名,三個女兒則是振華、文華、德華。用意很明顯,「面向世界,振興中華」。他要求子女都去國外接受教育,因為中國缺的是有真才實學的建設人才。1912年黃一歐和黃振華赴美留學時,黃興書「篤實」「無我」相贈。從此,這四字成了黃家的家訓。


黃一歐28歲擔任長沙市政公所總理(相當於長沙市市長),第一件事就是編製《長沙市政計劃書》,關閉妓院,取締賭場,倡文明新風。1949年接受程潛邀請出任湖南省政府顧問,為湖南和平起義做工作,蔣介石三次脅迫其去台灣不從。


從未見過父親的黃乃(原名黃一寰)也把「篤實」「無我」的家訓掛在客廳,刻在心裡,把一生活成了傳奇。黃乃曾留學日本,後赴延安,是被毛澤東表揚的「日本問題專家」。1949年雙目失明,竟在1952年提出《新盲字方案》,後經20年不斷實驗改進,設計出《漢語雙拼音盲文方案》,從1995年開始在全國推廣,被譽為「中國盲文之父」。中國盲文出版社以他創製的文字出版了幾千種盲文教材和讀物, 給無數盲人帶來了光明。


除了三叔黃一美(1951年在上海去世)和四叔黃一球(航空部門機械工程師,1964年去世)外,其他父輩黃偉民都見過。二叔黃一中從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在國民政府擔任過鐵道部參事和內務部統計司司長,新中國成立前夕常說中國有「四萬萬同胞」,這個數字就是他統計出來的。大姑黃振華競選過國民黨立法委員,當清官,1989年從台灣回長沙落葉歸根。二姑黃文華是馬來西亞共產黨的創建人之一,和先生在馬來西亞的叢林里抗日,死在馬來西亞。三姑黃德華在美國,丈夫薛君度是研究黃興與辛亥革命史的專家。


黃偉民屈指一算,黃興有20個孫輩,無論在美國、加拿大、日本,還是上海、北京、長沙、台灣,少有為官經商的,大多是工程師、藝術家、老師,每個人都在踏踏實實地做事,不炫耀不吹噓祖輩父輩的光榮歷史。他自己一輩子從事體育教育,五叔的兒子黃紹強是畫家,花費十年心力創作完成油畫作品《共和之旗(五色旗)》,繪製了140位辛亥革命代表性人物的頭像,拼接為辛亥革命的旗幟。

「篤實」「無我」四字,不只是黃興後輩代代相傳的家風家訓,還深嵌在明德華興中學、黃興小學,成為一代代學子的校風校訓。


採訪手記


英雄背後的偉女子


易禹琳


這個春天,越靠近黃興,就越被他背後的女人所吸引。如果黃興是「有史必有斯人」的英雄,那麼,他的繼母,他的兩位妻子則是英雄背後的偉女子,她們同樣做到了「篤實」和「無我」。


黃興8歲喪母,易自易成為他的繼母,對他關懷備至,卻難得地愛而不溺,讀書、做農活、練武術,稍有懈怠,就嚴厲批評。如果不是偉女子,而立之年的黃興籌措「華興會」活動經費時,易自易又怎會拿出田產和契約讓他去賣掉祖業?革命成功後還沒喘口氣,黃興又連來兩封急信,催老人搬家。因為「現住之宅院,今已捐入國民黨」。在黃興四處流亡時,出身書香門第的黃興的原配夫人廖淡如懷著身孕,隱姓埋名,拖兒帶女,東躲西藏。


而黃興在槍林彈雨中結識的妻子徐宗漢,更是不世出的奇女子。為辦醫院、辦學校,她將自己的嫁妝和積蓄捐贈一空。不僅救了受傷的黃興,還以紅十字會的名義,多次護送黃興脫險。黃興流亡日本、發病美國,是她隨侍在側。她是黃興的妻子,更是戰友。與人共同發起成立上海中華女界聯合會,資助青年赴法勤工儉學,呼籲捐款救助難民。為收復東北,她去美洲向華僑募捐,在南京創辦貧兒教養院,在安徽宣城辦農場。


手創民國,復興中華,黃興的繼母和妻子,奉獻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她們不言,史書不載,但我們應該知道。


她們的付出與奉獻,也是黃興家風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聲音

「踏實做事,老實做人」


黃興的家風內涵非常豐富,與其他家族的家風不太一樣,它不是立足於一姓一族的興旺發達,而是國家民族的興旺發達,這非常令人敬佩。


——湖南省委黨校教授汪太理


黃興一生以「無我、篤實」為座右銘,因為無我,所以他有變賣家產創辦華興會的舉動;因為無我,他在歷次「倒孫」風波中力挺孫中山;因為無我,他在民國成立後功成身退。因為篤實,他在下野後回鄉辦學、辦實體,主張修路。


他以「無我、篤實」為家訓教育子女。因此,世人很少有人知道長沙的黃興路、中山路、蔡鍔路是黃一歐先生(黃興長子)修建,很少有人知道長沙和平解放是程潛和黃一歐先生共同策劃;世人很少有人知道漢語盲文之父是黃興幼子黃一寰先生。而黃興孫輩為了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黃興故居,不僅獻計獻策,更將價值極高的黃興用過的傢具無償捐贈。


黃興的家族是一個低調的家族,是以民族復興為己任的家族!


——黃興故居紀念館、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紀念館館長鬍群義


我祖父不是不願過高貴安逸的生活,不是不想孝敬長輩、陪伴妻兒,不是不愛惜只有一次的寶貴生命,只是在無國與無我的兩難選擇中,他寧願選擇後者!


——黃興長孫、黃興研究會會長黃偉民


我父親是祖父的遺腹子,他也和祖父一樣留日,他在日本參加反侵略活動被日本警方拘捕,最後是我祖父的日本朋友把他救了出來,回國後父親就到了延安。我出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屬於「40後」的一代,在延安上託兒所,跟著中央撤出延安,兩年後從西柏坡坐著大卡車進了北京城。長輩為我起名「紹強」有繼承祖父遺志之意。雖沒有見過祖父,但他的「故事」卻影響了我的一生。他定下的黃家家風「篤實」「無我」,我理解就是踏實做事,老實做人,就是要心態平和,不管做什麼,都應該堅持學習和探索,不一定成名成家,可是得有使命感和事業心。


——黃興嫡孫、歷史畫名家黃紹強


編輯丨楊思


來源:湖南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日報mp 的精彩文章:

TAG:湖南日報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