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貿易戰第三回合,中國的「反擊」終於瞄準了特朗普的「痛點」!

貿易戰第三回合,中國的「反擊」終於瞄準了特朗普的「痛點」!

一夜醒來,特朗普關稅的大棒再度揮向中國。

美國當地時間4月3日下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其網站上發布了根據所謂301調查,建議加征關稅的自中國進口產品清單。

涉及超過1300個項目,價值高達500億美元的產品,分布在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術和機器人等行業。

這可都是中國大力扶持的高端製造業。

這完全是挑明劍指「中國製造2025」,貿易戰的陽謀,原來隱藏著科技戰的陰謀。

4月4日,中國反擊迅速而有力——

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實施日期將視美國政府對我商品加征關稅實施情況,另行公布。

聽到這個消息,美國大豆生產商可能是最緊張的。

中國是美國大豆的最大買主,美國62%的大豆出口目的地都是中國。美國大豆出口委員會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果中國以關稅回應美國的關稅制裁,美國對華大豆出口可能暴跌71%。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建議清單公布後,將有60天的公示磋商期,到期將公布對中國301調查最終制裁清單。

而上述中國「反擊」措施的實施日期將視美國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實施情況,另行公布。

也就是說,現在雙方處於「弓以上弦,引而不發」的對峙狀態。

一、來而不往非禮也

特朗普這次的的回擊,比以前都來的更猛:

此前零關稅的產品,都徵收高達25%的關稅;

此前已經加收過關稅,稅率為15%的產品,一律按35%的關稅徵收。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在反擊特朗普的道路上,中國一改往日溫和的態勢。清單剛一公布,幾分鐘後,中國外交部連夜回應:

強烈譴責,堅決反對。

這種憤怒色彩強烈的外交辭彙,中國一向很少用。

顯然,中國已經對特朗普徹底失望,不把特朗普狠狠的打痛,貿易戰絕不會輕易休戰。

就在4月2日,中國已經強勢出擊:

中國決定,對原產於美國7類12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

而這128項商品集中在農產品領域,所謂打蛇打七寸,要知道,當初可是美國農民將特朗普送上了總統的寶座。

現在大豆又成為貿易戰的籌碼,中國這是要讓特朗普的票倉選民,親身感受到:

自己選上的總統,最終卻讓自己的利益受損。

這將是莫大的諷刺!

而這也是小小的警告,這是對美國對中國鋼鐵鋁徵收關稅的回擊。

對於特朗普500億美元的新一輪反擊,中國已經表態要:對等還擊!

一場中美之間的貿易持久戰,已然打響,就看誰能夠撐到最後。

二、中國反擊,瞄準特朗普的「痛點」!

自己釀的果,最苦也要咽完!

中國的反擊,已經讓美國農民欲哭無淚:

對豬肉及製品加征25%的關稅;

對葡萄酒、乾果等商品加征15%關稅。

本來美國農民選特朗普上台,是指望著能夠幫助擴大在華市場,獲取更大利益。

可沒成想,卻反幫了倒忙,要知道關稅一加,美國農民將要失去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

就拿乾果為例:

僅加州一個州,一半的無花果都出口到中國。

而這次清單上,對乾果加收高達15%的關稅。

這樣一來,美國乾果無處可賣,而對於中國而言,伊朗隨時可以填補美國的缺口。

誰傷的最深?誰心裡清楚?

除了乾果,美國豬肉、葡萄酒也是重災區。

而在農產品中,最關鍵的大殺器大豆。

如果特朗普依然我行我素,中國拿大豆開刀是遲早的事。

但是,大豆是中國的剛需,拿大豆開刀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中國會慎重出手。

具體而言,中國除了要考評估限制大豆進口給美國造成的損害外,還要考慮此舉會給中國大豆供應造成多大的缺口,用什麼替代品彌補缺口,能否實現大豆進口多元化,大豆短期內漲價會否推高飼料價格,進而引發通脹等多方面問題。

當然,中國能夠還擊的牌,還有很多。

比如,不買美國波音飛機,尋找歐洲空客作為替代市場。

或者,不買美國汽車,這個殺傷力更大!

要知道,中國汽車產能高達3000多萬輛。

凱迪拉克去年在華銷量超越美國本土市場,中國成為其海外最大市場;

特斯拉去年中國市場銷量佔到了20%,僅次於美國。

中國市場佔據了美國三大汽車巨頭銷量的半壁江山。

中汽協表示,如果失去中國市場,美三大車企將淪為二流公司。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更何況,中國手上還有美債這個終極大殺器,雖然拋售美債,會對全球資本市場造成劇烈動蕩,中國也會深受其害,屬於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但是被逼急了,利益也要讓位於國家尊嚴。

4月4日,中國宣布對美飛機大豆徵稅的消息一出來,美國股指期貨大幅跳水,道指期貨下跌450點。特斯拉盤前跌2.15%,波音盤前也跌了4.8%。

...................

無論拋出那一枚炸彈,都足夠不知天高地厚的特朗普喝一壺。

三、貿易戰升級,中國將重演日本悲劇?

向來不說狠話的中國,這次強硬回擊:將對等還擊!

這絕不是說說而已!

如果中美貿易戰繼續升級,演變成為曠日持久的持久戰,那麼,可能會有人擔心:

強勁的經濟發展勢頭;

龐大的外匯儲備;

虛高的樓市;

美國如出一轍的貿易大戰;

本幣突然升值;

............

這一切似乎都跟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前,極為相似!

那麼,中國會成為下一個日本,重蹈歷史的悲劇嗎?

如果這樣認為,可能已經走進了一個誤區:

貿易戰並不是摧毀日本經濟的主要元兇。

貿易戰只是激化了美日經濟矛盾,但是貿易戰爆發後,日本為了對沖對經濟的衝擊,所採取的錯誤經濟政策,才是導致日本開啟「失落十年」的主要因素。

首先,日本被迫簽訂屈辱至極的廣場協議後,日元大幅升值,通脹極速上行,對外出口急劇減少,而為了對沖,日本卻錯誤了啟動了貨幣量化寬鬆。

在大水漫灌的刺激下,日本經濟一度大有起色,然而沒想到的是,大量熱錢流進了房地產,再加上國際投機資本的助推,日本樓市迎來了難得的繁榮,也蘊藏了史無前例的巨大危機,大賺的投機資本高位突然抽梯,全民狂歡的盛宴,變成了鬼哭狼嚎破產的人間慘劇。

再來對比中國,槓桿資金推高下的樓市,被監管層突然摁下了暫停鍵,一邊貨幣緊縮、回籠資金,一邊加速去槓桿,將可能潛在爆發的危機扼殺在萌芽中。

其次,1989年美國對日本啟動超級301條款,要求日本開放部分國內市場。

這跟當下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要求中國縮減貿易逆差,放開中國國內市場類似。

面對美國的淫威,政治和軍事上嚴重依附於美國的日本,最終屈服了,最終簽訂了「美日結構性貿易障礙協議」。

而中國的則是強硬的反擊:不想打,但是絕不躲!

而在一邊貿易回擊的同時,不忘秀肌肉,近日中國海軍40搜艦艇在南海軍演的場面,震撼世界。

日本民族有個劣性,那就是小事精於計算,算大帳總是糊塗。

以為妥協退讓能夠換來諒解,卻沒想被對手送上了末路。

反觀中國政府的應對,先聲明不想打,從道義上站在制高點,但是不怕打,步步為營,層層反擊。

所以,那些害怕美國強大,貿易戰可能會讓中國重蹈日本悲劇的言論可以休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滄瀾財經 的精彩文章:

證監會副主席說了一句話,馬雲身家多了60億,這個新風口被引爆!
谷歌虧百億賤賣,聯想承認收購失敗,曾經的手機巨頭,黯然謝幕!

TAG:滄瀾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