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米喜提黑鯊,但遊戲手機真的是個偽命題

小米喜提黑鯊,但遊戲手機真的是個偽命題

智能手機市場毫無疑問已經進入了飽和期,消費者審美疲勞、傳統的水桶機玩不轉的情況下,廠商們只能開始朝著差異化轉型,所以「全面屏」,「大底感測器」這些新鮮玩意才會逐漸出現。

而在手游和電競如此火熱的當下,遊戲手機自然而言也成了廠商們的下一個目標。

雷蛇的 Razor Phone 早已上市,並且最近還會進入中國市場;努比亞甚至成立了遊戲事業部,把遊戲手機作為下一個主攻方向;小米也投資了黑鯊遊戲手機,將於近期召開發布會,看起來一片欣欣向榮。

但是在這我還是要潑一盆冷水:我覺得遊戲手機不行,基本上是個偽命題。

要想說清楚遊戲手機為啥不行,還得倒推回去,從遊戲本,這個遊戲手機可以借鑒的前輩說起。

遊戲手機這個「人設」,立得住嗎?

遊戲手機和遊戲本,有兩方面的不同,一個是遊戲,一個是硬體。

端游上的大作,由於營收模式不同,一開始就是奔著「精品化」去的,層出不窮的 3A 大作也是安迪-比爾定律的最好詮釋。無論你英偉達和英特爾造出多少「核彈」,遊戲廠商總有新的「顯卡殺手」去吃掉你所有的性能。

換句話說,在端游市場,性能沒有上限,這些「變態」的遊戲逼著英偉達們不斷推出性能更強的產品來應對,而為了更好的性能,就需要更專業的散熱,散熱又需要體積作為支撐。如此種種,便催生了遊戲本,這個和輕薄本完全對立的品類。

而手游不是這樣。基於碎片化場景,且受眾的畫像不同,導致目前大部分手游的出發點依然是量,為了讓更多的用戶都能玩上,手游幾乎都是以中低配手機為標準,只要能用上那些旗艦晶元,就足夠應付絕大部分遊戲了。

《王者榮耀》不必多提,驍龍 636 以上的處理器都能滿幀運行,而《絕地求生》《2K 18》這類已經算是「硬體殺手」的遊戲,目前最高也只開放到 30~40 幀,再高?抱歉沒有。而幀數的上限,也決定了高刷新率屏幕在手機遊戲上沒有用武之地。

當然,手游上也有精品大作,只是跟端游比起來,實在是太少了,不足以支撐起這一細分市場。

另外,由於產品根本用途不同,相較於 PC ,目前的手機產品上性能和便攜這兩個指標並不衝突,而且手機處理器的分類標準也比較單一,沒有標壓、低壓之分,遊戲手機能提供的差異化優勢,遠遠不如遊戲本上來的巨大。

2017 年 10 月份,京東發布了一份遊戲手機標準白皮書,按照京東發布的遊戲手機標準,CPU 主頻要大於 2GHz,GPU 支持每秒渲染 60 幀,運行內存至少 6GB,存儲至少 64GB,5.5 英寸以上全面屏,電池支持快充且大於 3000mAh,重量低於 190g,擁有專屬遊戲模式且能完美兼容 TOP100 手機遊戲。

說實話,能達到這樣標準的機型太多了,「遊戲手機」的門檻未免低了些。

真的沒辦法嗎?

要想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得要對標一下遊戲本,來看看遊戲手機能提不能提供那些普通手機上絕對得不到的差異化體驗。

遊戲質量這個問題,不是手機廠商能解決的,而硬體部分,上文也說過了,可做的不多。

那麼,操控呢?

相較於傳統的鍵鼠或是搖桿,屏幕上戳戳點點的操控感實在是弱了些,外接手柄也因此成了一門應運而生的生意。

我們還看到,曝光圖上的小米黑鯊手機長成了這個樣子:

圖片來源見水印

黑鯊 CEO Peter 後來在微博上火速闢謠,稱「目前網上曝光的黑鯊遊戲手機外觀真的丑爆了,我們的產品可不是那樣子……黑鯊新品首先是一部手機。」

的確,作為每天隨身攜帶的設備,這樣的設計顯得太「硬核」了,說真的我是不太好意思拿出來使用。連雷蛇這樣純粹的遊戲設備廠商,都沒有勇氣在手機的外觀上做出太多的變化,其他跟風的廠商就更別提了。

比較完以後,目前擺在遊戲手機的突圍之路有兩條:

第一,去跟廠商談合作,讓一些熱門遊戲在遊戲手機上能有區別於其他機型的體驗,比如提升幀數上限。當然理論上這點在任何搭配頂級晶元的機器都可以實現,這時就需要過硬的散熱表現作為支撐。目前的手機在玩遊戲時大概 15~20 分鐘以後就會出現降頻的情況,遊戲手機如果要想立住「遊戲」這個設定,在散熱上必須得有所突破。

第二,就是索性乾脆一點,真的加上個手柄,並且推動主流遊戲都能適配手柄操作。

否則,消費者手頭上的旗艦機又漂亮,拍照又好,還能流暢玩所有遊戲,誰還有動力去買一個所謂的「遊戲手機呢」?

頭圖來自游迅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格林豪泰將赴美IPO,低端酒店衝擊資本高度,乏力啊
婚姻這門 「生意」成了誰的致富經?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