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正版化的盾再厚,網易雲音樂總能找到它的矛

正版化的盾再厚,網易雲音樂總能找到它的矛

一個月的時間,網易雲音樂就經歷了冰火兩重天。自3月份開始,網易雲接連與華研國際、阿里音樂、Merlin達成版權合作;但4月1日,網易雲音樂在與傑威爾的轉授權合作到期後,仍然違規上架200首周杰倫歌曲合集,並以2元/首、400元一張的價格對未經授權的周杰倫作品違規售賣7小時。這一連串的操作,使得過去在用戶中擁有好口碑的網易雲形象一落千丈。

創立於2013年的網易雲音樂,成長於中國音樂行業發展的回暖期,兩年後行業又迎來了「最嚴版權令」對於盜版問題的肅清,網易雲便是借著行業發展東風迅速壯大的平台代表。

仔細說來,網易雲音樂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15年「最嚴版權令」之前的原始積累期;第二階段則是「最嚴版權令」之後,網易雲用戶持續增長的同時,盜版問題頻現、產品功能日益繁瑣,平台似乎逐漸走入自我拉扯的發展迷局。

行業正版化成為平台發展照妖鏡

當行業還處於遍地盜版的階段時,在線音樂行業因為盜版失去了內容創造的活力,同時也因為免費而失去了對於商業模式和盈利的想像力。直到2015年「最嚴版權令」過後,一方面在線音樂平台開始呈現出階梯化發展差距,另一方面,過去過度依賴盜版、正版化覺悟低的平台也開始在商業模式和產品布局上不斷暴露出問題。

「音樂第一股」多米音樂終止運營,很多媒體將它的落幕解讀為「版權重壓下的不堪重負」。其實不然,多米音樂只是行業由盜版向正版過渡所需付出的代價,並不是高額版權價格下的無辜犧牲品。

「有故事」的蝦米音樂,於前些日子宣布曲庫數量已超1800萬,這對於幾度面臨發展轉折的蝦米音樂來說,算是一件大事。而如今,蝦米音樂也已經很好地融入了阿里大文娛之中,成為泛娛樂布局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網易雲音樂音樂用戶總數在2015年時邁進「億級俱樂部」,並在接下來的時間進入用戶快速增長期,2年多時間就增加了3億用戶。但奇怪的是,行業實現正版化之後,網易雲音樂反而開始走得磕磕絆絆,不論在版權還是商業模式上都出現了裂縫。

從各方數據來看,騰訊音樂娛樂基本坐穩了行業老大的位置,旗下三款在線音樂產品均位列行業前三。且圍繞「聽看玩唱」的泛娛樂和酷似大騰訊「八爪魚式」的布局能力,騰訊音樂已經基本完成了對於數字音樂行業的深紮根,並率先揚帆出海。

「最嚴版權令」折射出了行業發展百態,全面正版化則成為各平台實際發展狀況的一面照妖鏡。

網易雲音樂的自我拉扯

高價搶版權的背後,其實恰恰暴露出了平台發展的薄弱環節。

現有的商業模式遭到了滯後的正版意識的挑戰,說得再好聽的商業模式也救不了網易雲對於頭部流量的「饑渴症」。而網易雲音樂或許打心裡也不認可創新可以在短期內創造競爭壁壘,獨家版權和頭部流量卻能。也正因為如此,在版權局推動、全行業達到99%版權共享的情況下,網易雲才依然會選擇走鋼索,甚至出現此次售賣無版權歌曲這樣擁有更惡劣影響的事件。

而網易雲音樂從過去到現在引以為傲的音樂社區功能,使得UGC內容成為盜版侵權的重災區。一位網易雲音樂上的資深電音樂迷曾表示,網易雲音樂之所以會聚集龐大的電音樂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網友可以通過網易雲音樂開放的UGC埠,實現對於電音作品的上傳和分享,然而,這些電音作品中許多在網易雲上都不具有網路傳播授權。

此外,據網友整理,網易雲音樂還涉及違規開放海外試聽許可權、將音樂作品超範圍使用等嚴重侵權行為。

莫文蔚《當你老了》網易雲音樂可以海外播放

版權是行業和平台發展的基石已經成為不爭事實,在版權布局上滯後的網易雲音樂開始不斷發力產品營銷和功能改進,但效果如何呢?

去年9月,網易雲音樂加入知識付費音頻;最新的5.0版本將短視頻加入一級菜單,並在新聞稿件中直接對標如今在國內擁有最大用戶規模的短視頻APP抖音,而在新版本發布之後,網易雲音樂的產品口碑卻出現了下滑。

如果說騰訊音樂與阿里音樂的產品和生態布局是穩中有序、有大局觀的正規「學院派」,那麼網易雲則更像是毫無打法、體系可言的「野路子」。什麼火做什麼的投機行為,對於一個不論是資本還是產品體量都不夠大的平台來說,無疑包含巨大風險。

不同於騰訊音樂通過「多面手」(三大在線音樂平台、全民K歌和音樂人社區)建立的多元產品線與多場景變現模式的巨大盈利前景,也不同於蝦米音樂背靠阿里大文娛所享有的資源優勢,網易雲音樂單一的產品布局不論從運營的風險還是盈利前景,都不被行業看好。而最近36kr文章《版權戰爭之後,流媒體的新一輪大戰是平台和生態之爭》中的觀點「流媒體的成敗,已經不是APP成敗」,或許也寓言了未來在線音樂行業發展與競爭的新局面。

此外,網易雲音樂還陷入了對於平台腰尾部音樂人扶持「說的比唱的好聽」的危機以及情懷消費升級、不斷捆綁用戶的質疑之中。對於一個僅依靠單一產品的平台來說,如果失去了用戶的信心並被評價「不務正業」,那也將意味著一場巨大危機的到來。

對於現階段的網易雲音樂來說,整治平台上的嚴重盜版問題才真的是「沉痾需要用猛葯」。不僅是嚴重的數字音樂作品侵權問題,網易雲最近正在大力扶持的短視頻內容也已經接到了數量眾多的侵權投訴。

同時,戒掉對於盜版的依賴也是現階段網易雲發展所急需克服的心疾,盜版內容和擦邊球行為固然可以撬動巨大利益,但罔顧行業的主流發展願景最終只會遭到人心的驅逐。網易雲的自我拉扯始於版權,或許也將終於版權。

最後忠告所有在線音樂平台:與其到處挑起戰火,不如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模式和出路。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將平台發展的利劍,對準行業正版化的盾牌。

來源:矽谷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行業聚焦 的精彩文章:

TAG:互聯網行業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