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當寶馬做起低端車、特斯拉被剝奪稅收抵免資格:「新能源革命」就要來了

當寶馬做起低端車、特斯拉被剝奪稅收抵免資格:「新能源革命」就要來了

編者按:能源危機愈演愈烈,將新能源應用於汽車領域,將會未雨綢繆,對環境做出巨大貢獻。對此,新能源利好政策頻出;車企謀求合作、投資;新興汽車企業抓住風口、瘋狂圈地……新能源何時能夠顛覆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行業有哪些坑?如何抓住新能源這個風口?

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將從趨勢解讀、政策解讀、傳統車企、新物種和用戶體驗等角度進行全方位的探討,敬請關注品途特別策劃《新能源汽車的速度與激情》。

弓弩上弦,刀劍出鞘。

「就像智能手機革了功能機的命,電動車普及後,燃油車巨頭也很可能與諾基亞落入一樣的下場。」

不知不覺間,「新能源革命」悄然而至。業內人士紛紛發問,現在是否到了電動車規模化普及的臨界點?

沒人能給出具體的答案。但歐美汽車巨頭爭先恐後的慌張樣兒,說明了一切。

政策準備充分,中國品牌或受衝擊

2017年初,歐美各大汽車巨頭紛紛制訂了未來5-10年的新能源發展規劃。由規劃可見,在新能源領域相對「滯後」的歐美車企將火力全開。最關鍵的是,歐美車企巨頭都將中國視為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例如,通用計劃在2025年在華銷量佔比實現20%以上,而大眾的目標是2025年實現150萬輛銷量。

通用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 (Mary Barra)公布通用汽車2016至2020年將在中國推出至少10款新能源車型

具體政策層面上,歐洲新能源汽車政策以補貼為主。雖然近年補貼呈現減少,但依舊保持兩位數增速發展。發展初期,純電動汽車發展勢頭較迅猛,14、15年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速提高明顯,逐漸縮小和純電動汽車的差距。

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每年穩步上升,電動化趨勢強

而在美國,稅收減免政策的退出在緩慢進行,特斯拉可能會在2018年底前便完全失去稅收抵免資格。

引援汽車製造商聯盟(Automaker Alliance)的評論:「要使電動汽車的銷售達到主流水平,(美國)全國還需改善基礎設施,同時提高電池的續航能力。然而,在尚未獲得消費者認可時,有關方面很難進行投資。因此,目前美國政府對電動汽車的支持在電動車早期進入市場方面至關重要。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汽車製造商就要承擔起促銷的任務,他們很可能推出自己的獎勵計劃,這會降低其盈利水平。」

最終,電動汽車要成為主流消費產品,在考慮節約的燃油成本前,其價格必須比傳統汽車更有競爭力。

巨頭熱情高漲,特斯拉飽受威脅

近年來,由特斯拉帶來的純電動車大眾化在歐美對傳統車企形成巨大挑戰,為遏制特斯拉的擴張步伐以及迎合全球汽車行業低碳減排趨勢,歐美傳統車企也加緊純電動車型的研製和投放。

2017年以來,歐洲主流車企品牌相繼發布新的純電動車型,與特斯拉爭奪市場話語權。賓士推出純電動SUV並開始接受預訂,寶馬推出全新7系插電混動,其他車企也都紛紛布局。根據各家車企的車型推出和排產計劃,2017年內上市的車型以普通混合動力或插電式混合動力為主,從2018年中期開始,新上市車型將以純電動車為主。新能源汽車的向上趨勢及發展路徑已非常明確。

各大廠商新能源汽車新車型及(預計)上市時間

上表統計的新推出的車型中,高端車型有3款,中端車型有4款,只有寶馬 i3軸距略短,可以說新車型完整覆蓋了高中低端所有車系。這表明,海外新能源汽車已經由最初的試驗型、高端豪華型向平民化、大眾化轉變,也說明歐美知名高車企(寶馬、賓士、大眾、福特等)將在各個維度與特斯拉展開全面競爭。

寶馬:2025年,所有系列推出電動車型

寶馬公司資源豐富,產業鏈完整,計劃藉助已有平台快速改造純電動汽車。由於車型成熟,基礎雄厚,且有i3純電動車型作為前期鋪墊,在後期大量純電動車型推出時,反響可能極高。

寶馬計劃分別於2019年、2020年推出量產版全電動MINI和BMW X3,逐步推進電氣化改革,寶馬CEO預計到202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動車約佔總銷量的15%-25%,所有品牌和系列將推出電動車型。隨著新車型的陸續推出,預計將極大提高寶馬新能源汽車的銷量。

在氫燃料汽車方面,高工電動車報道稱,據業內消息,寶馬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推出一款全新氫燃料電池車,預計2021年上市,預計2025年後寶馬氫燃料電池車將會大規模投入生產。

賓士:2025年之前成為高檔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導者

賓士公司曾在採訪中表示,其目標是在2025年之前成為高檔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導者,並為此增加最多100億歐元的投資。

在技術路線上,賓士前期著重部署插電式混合動力,後期則迴向純電動偏移。賓士計劃在2025年之前推出10款電動汽車,其中4款是純電動汽車,並將搭載Accumotive公司所提供的鋰電池,最大續航里程可達402公里。

同時,賓士在氫燃料汽車上也有新的進展。2017年初,有國外媒體曝光了一組賓士GLC氫燃料電池版(F-cell)車型的測試諜照。該車將燃料電池動力與插電式混動相結合,總續航里程可達到483公里。

大眾:中國是戰略要地

新能源規劃顯示,大眾計劃在2025年前推出30款電動汽車。同時,電動車年銷量達到200-300萬輛,佔總銷量的20%-25%。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將是大眾的市場戰略要地。大眾將與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共同研發,布局全線車型,產品覆蓋所有汽車細分市場。

根據大眾汽車品牌公布的產品計劃,在2020年之前將向中國市場推出至少10款基於MQB平台打造的純電動及插電混動車型;到2020年之後,MEB平台將引入中國並實現本土化生產,並在2020-2022年期間,推出8款基於MEB平台打造的國產車型,以及3款進口車型。

福特:2020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佔總銷量的10%-25%

無獨有偶,中國市場同樣是福特的「心頭肉」。2017年,福特宣布,2020年之前會在華投放20款新車,未來全系福特新能源車都會引入中國市場。

在海外,福特轉型的需求同樣迫切。據英國媒體3月11日報道,由於市場需求發生變化,英國聯合工會敦促福特公司將其英國發動機製造廠改造為電動汽車和電池生產廠。工會表示,「這些工廠必須重新定位,生產電動汽車或發展電池技術。」

新能源規劃顯示,到2020年,福特新能源車銷量將佔總銷量10-25%;2022年,福特將開發13款混合動力、純電動車車型。

寫在最後

歐美傳統車企在純電動汽車產業鏈的布局過程與特斯拉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經歷了寶馬i3、雷諾ZOE等多款電動車的前期鋪墊後,爆發階段將很快來臨,對產業鏈拉動可能超越特斯拉。

此外,已與車企建立起穩定供應關係的產業鏈環節,將是歐美傳統車企布局純電動汽車過程中的最大受益者。

回歸中國市場,歐美巨頭的野心昭然若揭。目前,為了加速布局,寶馬、福特、大眾均已經在中國設立全新的合資新能源汽車企業。而與此同時,國內的政策保護與政策紅利正在逐步消失,外國巨頭的殺入,必將會衝擊廣汽、現代等中國本土品牌,並帶來新一輪的行業洗牌。

在這場殘酷的比拼中,沒有什麼死守陣地,也沒有誰盡得了地主之誼。說到底,消費者會是唯一的裁判。

《新能源汽車的速度與激情》系列報道

5、新能源汽車的速度與激情之歐美爭鋒

6、新能源汽車的速度與激情之新物種

重磅專題,激情出擊,敬請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推想科技完成3億元新一輪融資,推進AI醫療國際化進展
樂視網發公告稱已質押新樂視智家股權,如無法償還將失控制權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