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能源已成大勢所趨,看各大車企如何布局搶佔先機

新能源已成大勢所趨,看各大車企如何布局搶佔先機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已經完美落幕,但是兩會對於社會各界產生的影響卻還剛剛開始發散。對於汽車行業來說,尤其熱鬧。

一方面,政府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推出了多個有利的政策;另一方面,與會的代表和委員們也提出了多個關於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提案與建議,「新能源汽車」也一時成為兩會的高頻詞。

在全世界範圍內,從傳統汽車向電動汽車逐步過渡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而歐洲部分國家早已經推出一個關於傳統燃油車退出市場的時間表。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央視新聞新媒體推出的訪談節目《部長之聲》的採訪中表示,我們國家取消燃油車的時間表正在研究中,現在更重要的是確定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在2020後的佔比。

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的發展是個此消彼長的過程,新能源汽車發展快,佔比高了,傳統汽車的下降就快,佔比就少,如果能夠把新能源汽車在每年的佔比的工作做好,時間表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

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已經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產銷第一大國。雙積分政策的出台進一步加快了車企電氣化的進程,刺激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爭奪之戰。

新能源汽車市場潛藏了無限的商機,對一眾車企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這片新藍海,各車企採取了怎樣的戰略去發展新能源呢?

2014年比亞迪首次發布針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542戰略」,「5」指的是百公里加速突破5秒,「4」指的是全面極速電4驅,「2」代表百公里油耗2L以內,比亞迪的唐100、宋DM、秦100這3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都是按照「542」戰略打造。

比亞迪還發布了「電動未來戰略」,計劃在未來3到5年在全國200多個城市推廣旗下的雙模車。在2018年比亞迪還有4-5款新車計劃,重點在10萬元以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而且在未來3年比亞迪也將發力高端市場。

在全球市場,比亞迪也有所布局,在巴西、法國、匈牙利等多個國家建立了巴士生產基地,並通過出口方式向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出售了數以萬計的巴士。

北汽集團於2009年11月發起並控股了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致力於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資源集約整合,並且已經初步形成輻射全國的產業鏈布局。

新能源汽車是北汽集團最核心的業務領域之一,受益於提前的布局和多年深耕的深厚實力,北汽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成果令人矚目,北汽新能源也有望成為國內第一家實現上市的新能源車企。

北汽集團還於2017年11月發布其嶄新的「擎天柱計劃」,展現了一個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新能源汽車電氣化進程。

根據該計劃,到2022年,北汽新能源將投資100億元在全國範圍內建成3000座分散式光儲換電站,累計投放電動車型50萬輛。

吉利汽車則是通過改變新能源汽車在生產中的比重來向新能源領域邁進。

吉利汽車早在2015年便發布了其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戰略「藍色吉利行動」,根據規劃,到2020年吉利新能源與汽車的銷量占吉利整體銷量90%,其中插電混動佔65%,純電動佔35%。

在2017年的兩會期間,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也重新強調了2020年銷售總量中90%為新能源汽車的目標,這也與2016年吉利汽車發布的「吉利汽車20200」戰略相契合。

不同與吉利汽車的改變新能源汽車在生產中占的比重,長安汽車制定了自己的累計銷量目標。

根據「香格里拉」計劃,長安汽車到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要達到60萬輛,而且還將打造三大新能源車的專用平台。到2025年前計劃累計推出各形態純電動產品21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12款,累計銷量突破400萬輛,實現長安新能源「6543」的市場目標。

上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一直處於平穩的進步中,最近幾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基本都能翻倍,2018年預計上汽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12萬輛,並且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保持增長的勢頭。

上汽自主品牌將推出高端純電動產品「光之翼」對標Model X,還包括多款純點和插電的主流家用車型,針對商業用戶上汽也將推出續航能力突出的城市計程車等。到2020年上汽將投放30款以上新能源全新車型,年銷量可達60萬輛。

而且上汽集團還提出了「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戰略,在電動化的累計投入資金已經達到了100億元。

為了大力發展新能源車,江淮汽車在2018年初把新能源汽車從乘用車公司中獨立出來,成立了新能源乘用車公司。

在2015年的時候,江淮就發布了「iEV+」戰略公告: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總產銷量將佔江淮汽車總產銷量的30%以上,形成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為了達成2018年新能源汽車5萬輛的銷量目標,江淮汽車將會推出多款產品,其中包括A00級SUV的iEV6ES、A級的iEVA50、A0級的iEV7S、iEV7以及iEVA60等新品,打造一個覆蓋各個車型的產品矩陣,滿足各類用車需求。

長城汽車的總裁魏建軍也表示:「2018年將是長城汽車的新能源元年,發展重點為插電混動和純電動車。將以WEY P8為主打車型率先發力,未來陸續推出新能源車型」。

在這之前,長城汽車與寶馬汽車關於MINI品牌國產化簽署「合作意向書」,這一舉措也有助於提高長城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起點,而寶馬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先進技術或許也能為長城汽車的新能源布局帶來不小的收益。

奇瑞商用車於2017年6月22日發布新能源333戰略,旨在產品、技術、模式三個方面強化突圍,實現2021年20萬新能源汽車的產銷目標,並計劃在未來5年內推出22款新能源產品。

而除了這些傳統的車企,許多的商業巨頭也對新能源汽車這塊大蛋糕虎視眈眈。像華為、百度、騰訊聯手打造的智能電動汽車威馬,樂視網創始人賈躍亭傾盡全力打造的超級電動跑車FF91等都劍指新能源汽車領域,可見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如今最炙手可熱的一片領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yautotime 的精彩文章:

三巨頭步入正軌,杜蘭特看了心情如何
半價購買汽車三年使用權,雲度的新政策能討好誰?

TAG:Myauto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