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當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再也無法真正分離

當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再也無法真正分離

藝術先鋒

阿馬利婭·烏爾曼

1989年出生於阿根廷,在西班牙長大,隨後在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學習藝術,現生活工作於洛杉磯。近期作品包括視頻論文《私人編年史》(Frieze Live,2015),《優越》(線上行為表演,2016), 並有一系列展覽:「勞動的舞蹈」(Arcadia Missa畫廊,倫敦),「名譽」(新畫廊,巴黎),「尊嚴」(James Fuentes畫廊,紐約),「不容忍」(BARRO畫廊,布宜諾斯艾利斯),「星期一漫畫」(Deborah Schamoni 畫廊 慕尼黑),「Atchoum!」(Sympa畫廊,菲雅克)和「新世界1717」(外灘美術館,上海)。

Amalia Ulman(阿馬利婭·烏爾曼)出生於阿根廷,成長於西班牙,隨後在倫敦學習藝術,現在工作生活於洛杉磯,這讓她成為了一位典型的世界公民,同時她還是一位藝術實踐的先驅者,是首位基於社交媒體進行創作、並進入主流機構視野的藝術家。

2014年她將社交網路作為其行為藝術的展示平台,開啟了一段長達4個月的線上行為藝術作品《卓越與完美》。

以其「表演」與網路世界的觀眾接觸互動,她使用在社交網路紅人中受歡迎的標籤,演繹了「可愛女孩」、「蜜糖女孩」和「生活女神」三個角色。這個項目吸引了超過9萬名觀眾,每一個瀏覽、點贊和評論的網友都成為了龐大試驗對象和數據樣本中的一員。

項目落幕之後,藝術家將整個表演和互動行為本身,以及由此產生的視覺作品和裝置作品作為最終的藝術作品。這位「虛擬網紅」的生涯雖然結束了,但很快烏爾曼就獲得了在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展覽的機會。

2016年,《卓越與完美》系列作品在倫敦泰特美術館大型群展 《為鏡頭表演》(Performing for the Camera)上呈現,該展覽通過500件作品,探討攝影發明150年來至今的自拍文化。該系列作品同樣入選了倫敦白教堂美術館的群展「電子高速公路」(Electronic Highway)。烏爾曼被視為首位基於社交媒體進行創作、並進入主流機構視野的藝術家。

Performing for the Camera

第二個系列作品《優越》自2015年年底開始,藝術家扮演了一個普通白領工作者,一個她自己的卡通漫畫版,用幽默的超現實手法,強調了女性,特別是孕婦作為社會勞動角色的生理和心理情境:或是頭腦與身體的分離,或是在瑣碎細節中成為千手觀音,或是自由與禁錮常常交織難分(驗孕棒指向辦公室窗外幾乎人工的藍天白雲)。

2018年3月22日Amalia Ulman在中國的首個個展在金杜藝術中心開幕,展出藝術家這兩個系列的作品,皆探討了當代女性生活中生理身份與社會身份的共存及矛盾: 網路一方面給予人表達的自由幻象,一方面對人的想像力和欲求加以操控。「職業」一方面解放了女性,另一方面又把她們塑造進另一種難以掙脫的模型……在「網路」,「女性身份」以及「城市職業生活」成為大多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日常語境時,烏爾曼的藝術直接而鮮明地提供了一個彙集了真實元素的幻境,刺激每個觀者反思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戲劇性和困境。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中也將展示3部錄像作品,其中一部介紹了她的寵物朋友——鴿子Bob,它在偷偷溜進她的辦公室,並干擾了藝術家的創作之後,成為了她的人生顧問。在開幕之前YT採訪了這位膚白貌美的小姐姐,和她聊了聊網路時代下的攝影以及行為藝術。

YT:談一談這次的展覽吧?都會展出哪些作品呢?

Amalia Ulman:本次展覽名為《優越》。展品作品包括我的兩個系列《卓越與完美》以及《優越》。在ins發布時這些作品是以LIVE(表演性質的照片以及影像)的形式展現給大家的,因此在展覽中再次觀看這些作品會與在ins中觀看有著很大的不同,本次展覽由攝影作品以及影像作品組成,其中包括最新創作的一部影像作品。在展廳中還加入了一些像迷宮式的辦公室隔斷牆,這種自然的場景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進入作品。

展覽現場

YT:《卓越與完美》是你的第一個藝術項目,為什麼當時會想要做這樣一個項目,而且選擇了「網紅」這樣的身份?

Amalia Ulman:這種創作方式主要是基於網路藝術的背景,雖然我本人對社交媒體的形式並沒有非常感興趣,這個創作類似於一部電影,但是卻是以網路形式設定劇本。我選了一個完全不同於我自己的角色,人們會對我不同於以往的行為產生困惑,這種形式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人們非常享受看到別人的失敗,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如此受到追捧的原因,比如當人們看到我後來變得有些瘋狂,他們會對此產生一些感覺,類似於Guilty pleasure(罪惡的享受、釋懷)的感受。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這些都是根據腳本表演出來的。我與我的表演是一體的,並不能以個體存在,就像是陰陽,一個是和我自身相差甚遠的角色,另外一個則是我本人這個角色,但都是被創作出來的,都屬於表演性質的。

YT:在網路的包裹下,人們似乎都是在精心扮演著一種自己理想的角色,你如何看待這種被網路掩蓋下的形象?

Amalia Ulman:我上大學的時候很喜歡80s、90s所展現的一個非常烏托邦的網路世界,當時人們認為互聯網很好,可以幫助人們相互聯繫。沒有真實世界的介入干擾,幾乎是靠信息作為基礎的,所以你的圖像信息變得非常重要,你會有並不知道你真正樣子的朋友,不再受真實身份的限制。但不幸的是現在的網路更像是真實生活的擴張物,我們無法再沉浸在虛幻的世界中(engaging fantasy),再也不能和真實世界完全分開。

YT:社交媒體強大的傳播力讓其相較於其他媒體有著更加重要的社會性,這種社會性也是你一開始創作這個作品時所考慮到的嗎?

Amalia Ulman:是有考慮的,我有意識到媒體會如何操縱人們,因為我有很多朋友是記者,所以我知道它是如何運作的。就像我之前說的這兩個表演是一體的,《卓越與完美》大家很好理解,很容易引起關注,吸引到大眾,但一旦吸引到觀眾後,又會有一些怪異的事物出現,我還用到了不同的媒體手段,比如廣告,雜誌。

YT:在藝術家們曾經努力擺脫這種對女性的凝視之後,在《卓越與完美》中你又反用這種對女性的凝視來探討女性與男性之間的社會關係,好像是用消費女性來反觀女性問題,這種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有什麼特殊的考慮嗎?

Amalia Ulman:我用同樣的技術手法,但是是為了去改變扭轉已有的觀念。一些男性最初是被我塑造的「虛擬角色」所吸引,當他們發現這是一場表演之後,變得非常生氣,因為他們討厭那些虛幻的不真實的,這些不真實令他們感到沮喪,當然這也是吸引人們來關注這個作品的一種方式。我做第二個作品還有一個因素,因為人們渴望看到更多性感的圖片,但是在第二個表演作品中出現了孕婦,鴿子這些人們不太好接受的元素,這些不同於他們所希望看到內容比如性感女孩,而是孕婦、鴿子、辦公室女性。

YT:上傳一張圖片可能只需要1分鐘不到的時間,也成為了當今圖像的主要生產方式,你如何看待這種網路傳播對圖像所產生的影響?

Amalia Ulman:我覺的這有點可怕。人們不再在網路上隱藏什麼,而是在上面更多的展現自己,越來越多的信息使人們無法分辨這些是否是真實的,這也有悖於社交網路本應追求的真實。這也是我創作這樣一個角色來反對這種現狀的原因。

YT:攝影這個動作在你的行為藝術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或者說 你認為攝影與行為藝術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Amalia Ulman:因為我是一個攝影師,所以攝影是我表演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拍攝手法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攝影作品可以自我展現,這也是因為它所具有的精確性(carfully)。我從攝影入手,拍攝一些視頻,甚至在我做雕塑,裝置作品時也會先在腦內進行圖像式的構思。

展覽現場

YT:你如何看待將你與辛迪·舍曼進行比較這件事?

Amalia Ulman:我認為我們之間是非常不同的,她只是裝扮自己進行攝影。我很喜歡她的作品,我們之間的對比可能只停留在非常表面的,就是拍攝對象都是女性。

YT:在你的《優越》這個作品當中,你為什麼會選擇辦公室這樣一個場景,作為你虛構的背景?

Amalia Ulman:我一直對空間很感興趣,考慮空間中潛在的中立性。比如醫院、機場、辦公室這些空間都是相對中立性的場所,因為它們並不具有殖民、白人主義等等這些偏見性元素,不同的人都可以在這些場景下出現,所以具有中立性。

YT:作品中大量出現的紅色及曲別針是出於什麼考慮呢?

Amalia Ulman:顏色的選擇初衷是通過使用美國辦公室文化中常見的幾種顏色紅色藍色灰色……使作品品牌化,容易被標識和認知,我自己也很喜歡紅色,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自我的體現吧。曲別針也像是一種標識,就如同當美國人看到直升飛機時就會想到政府,想到自己是否被當做目標,曲別針就如同辦公室環境的標誌,曲別針的出現不斷提醒人們置身於辦公室這樣的環境中。

YT:《優越》中還存在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就是Bob,鴿子在20世紀50年代,曾作為情報的重要提供者,那麼Bob在你的作品中是否也有同樣的意味,或者說鴿子在你作品中是什麼角色?

Amalia Ulman:鴿子在《優越》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優越》區別於第一個作品《卓越與完美》,我想將虛構這一特點更加明顯地表現出來,就像音樂劇、無聲電影,讓人可以馬上反應出來這是在表演,所以我需要創作一個標誌性的角色,比如米老鼠這樣的形象,他很容易因為可愛而獲得人們的喜愛,但是鴿子不一樣,很多人都不喜歡鴿子,我為鴿子取名為Bob,它對這個表演來說非常重要,人們對它的喜愛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它在作品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斷增強,甚至超過了作品中「懷孕」或其他元素。我從商店將它買回來,也想過在作品結束之後將它放生,但我丈夫覺得我們已經無法離開它,我們和它相處了兩年,住在一起,關係非常的親近,還為它製作書,創作電影,兩年來它在我們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

採訪/撰文:劉元博

翻譯:四兒

致謝金杜藝術中心提供圖片以及採訪幫助

Contact Us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email我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T藝術雲圖 的精彩文章:

片山真理:身體早有答案
讓香港巴塞爾在你的拇指間爆炸

TAG:YT藝術雲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