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個父母都可以成為孩子的情緒管理教練

每個父母都可以成為孩子的情緒管理教練

| 錄音:威林 |

著名的心理治療大師薩提亞女士在大量的案例中發現,父母往往在孩子技能掌握方面的嘗試比較有耐心。比如孩子在學習走路的時候,一次次地摔倒,父母都願意一次次給予等待與幫助。但是在孩子的情緒管理上,願意給到的機會卻不多。往往是情緒一出現,就會立馬給予制止,也不會給到孩子從情緒中學習與成長的機會。

這往往因為父母有一個錯誤的觀念:有負面情緒是不好的。

GIF

| 面對挫折,孩子更需要的是理解。

有一次,我去到朋友家。朋友正在與自己的女兒下棋,我坐在旁邊看著。過了一會兒,棋局結束,女兒輸了就著急地哭了起來。淚水止不住地流,一邊啜泣一邊用手抹眼淚。朋友見狀,有些不滿,就對女兒說:「下一盤棋而已,輸了不要緊,別哭了。」但這句話說完,小朋友反而哭得更加大聲了。

這一哭,把媽媽給招來了,了解了經過,開始安慰女兒:「下棋肯定是有輸有贏的,沒什麼好難過的,我們下次再贏回來好不好?」

我其實很明白,朋友和朋友的妻子,是希望孩子從小學會坦然面對輸贏的心態。甚至這棋局朋友一局都不讓,要給孩子創造鍛煉的機會。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卻否定了孩子的情緒,孩子會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這樣會更加難過。

對育兒知識有過關注的家長,一定都會了解一個詞:接納。我們經常說要與一個人搞好關係的前提是接納他。接納一個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他的情緒。

| 每個人都複製了自己被對待的模式。

在一次學習中,一個心理學專家讓我們思考這樣一個情境。

「假如你去相親,對方一看到你就開始說你長得丑,不好看,一無是處,不停地挖苦你,你會怎麼樣?」我們回答,會很難過,很生氣,同時也很受傷。

「好,」那位專家接著說,「然後你就打電話給你最好的朋友,告訴他你的遭遇,你的朋友卻說:對啊,你本來就長得丑,不好看,一無是處啊。這個時候你會怎麼想?」我們說,怎麼會有這樣的朋友啊,那就要絕交了才對。

這時候,這位專家停頓了一下,看著我們說:「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就是這個朋友,我們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

我們一下都愣住了。

很多時候,明明不是我們的錯,我們卻總會莫名地自責。

我可能已經很努力在工作了,但是老闆質疑了我的提案,明面上我怪老闆不識貨,但是也會有個小聲音在怪自己怎麼這麼笨,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在努力工作。

跟伴侶在一起,你也盡自己的可能了,但是對方還是離你而去,你把自己說得一文不值,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帶孩子去公園玩,孩子不小心摔倒了,明明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因為孩子哭得很厲害,你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一個好媽媽。

你會這麼責備自己,可能是複製了別人(包括父母)對待你的模式。

GIF

我們確實生活在一個不太包容情緒的社會。本來想求得點安慰與共情,但是很多人一上來就說:你這有什麼好難過的。你一哭就想方設法讓你別哭了,而不是靜靜陪著你釋放情緒。我們也常常因為表達了自己的情緒而被責備啊。別人是否責備我們,我們管不著。但我們應該是清楚我們自己的,我已經在我有限的能力內,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只是我們的「有限」有時候真的很有限。所以讓自己擁有更多選擇權才是最重要的功課。

比如說,我們見過一些孩子,就像視頻里那個孩子,拚命拿頭撞欄杆。在我們作為外人來看,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只有那個孩子自己知道,他的身體里積壓了多少情緒,如果不這樣釋放,他內在會受不了的。

誠然,我們說這個孩子可以有其他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有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好好說話。但實際上,孩子還太小,沒有足夠的表達能力。這時候需要的是父母,去引導孩子,替孩子說出感受。否則,孩子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已經很難過了,還要接受父母的不理解與批評、指責,這是很可憐的。

反觀我們成人也是,也會時不時懶一下,拖延一下。人是有生命力可以推動自己,去發揮創造力的。當你的拖延以及半途而廢發生的時候,我的建議,不是去攻擊自己。而是試著去理解自己這麼做一定是有原因的,然後找到原因。找一找,是什麼阻礙了自己的生命力,讓自己這樣提不起力氣做想做的事。

| 面對負面情緒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

回到我朋友的例子。女兒輸了,有沒有情緒?肯定有,可能是不甘心,對自己的失望,難過等等。這時候女兒首先需要的是一個人可以來肯定她的情緒:我知道你輸了一定很難過對不對?

每一個人的情緒都需要被看到與被肯定。這就好像,假如我摔倒了,這時候你跑過來告訴我說:不疼不疼,勇敢勇敢。其實我真的是疼得想哭一下,但是因為這句話我忍住了,我也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我太脆弱了?為什麼大家都說不疼呢,難道我的感受是錯的?

我們身邊有時候真的缺一個,允許我們「想哭就好好哭,想難過就好好難過」的朋友。

GIF

而當我們想訓練孩子,坦然面對輸贏的時候,可以這麼做。一個是孩子輸了以後有情緒,允許他釋放出來,同時玩遊戲的時候,不要一直贏孩子,也不要總是故意輸給孩子。模擬一個公平的世界,一半贏,一半輸,同時在自己輸的時候,坦然地說一句:哎呀我輸了。做出示範,孩子慢慢就會覺得輸贏得失不是一件太大的事。

我們要處理好與一個人的關係,首先要學會的是共情。這是每個人的需要。道理我們都明白的,但當一個人在情緒當中時,需要的不是有道理的話,不是鼓勵的話,不是好聽的話,而是理解的話。

當朋友的女兒,可以被父母充分理解,在心理上,她就不會攻擊自己,對自己會有更多認可與信任。而帶著這種自信,當我們要給她灌輸一些正確的理念和價值觀的時候,她才能欣然接受。情緒也會更快穩定下來,這才是情緒教練應該做的事情。

有的男人會抱怨自己的伴侶不講道理,但其實任何人都願意講道理的,只是道理是第二步,共情還沒做,誰跟你心甘情願講道理呢?

| 區分情緒與情緒導致的後果。

父母要在情緒管理上訓練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孩子產生的一切情緒。請注意,我們要學會區分情緒與情緒導致的後果之間的區別。

你拒絕孩子吃糖,孩子憤怒了,可以嗎?當然可以,你拒接別人,還不讓人生氣,這是很沒人性的行為。你可以告訴孩子:我不給你糖吃,你可以憤怒,我可以理解你的憤怒。但是你不可以摔東西,不可以打人。

這就是無條件接納情緒,有條件接納行為。

其次,當情緒來了,父母不要慌張。你自己情緒來了,也不要自責,不要害怕。你要知道一件事情:每一次負面情緒的到來,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我們就是在不斷的挫折中成長起來的。同時,我們要學會讀懂負面情緒背後的信息,負面情緒到底想告訴我什麼?這才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你必須先理解自己的情緒。

比如當你焦慮了,不是告訴自己說:「焦慮不好,我要放寬心。」這些無關痛癢的話,或者乾脆轉移注意力刷刷微博朋友圈。我們要理解,焦慮說明了自己的能力與期待完成的事情不相符合。先接納自己焦慮的存在,因為焦慮不是你軟弱的表現,只是在告訴你你有需要提升的地方。然後可以的話,感謝「焦慮」的提醒,去做你該做的事情。成熟的人,總能處理好自己與負面情緒的關係。

我們生活中困擾我們的負面情緒可能還會有:憤怒、悲傷、內疚、絕望啊等等。我們如果學會正確與這些情緒相處的方式,那每一次的挫折都會成為我們成長的機會。所以為了幫助我們專業型父母更好更快成長,本周三晚上,情緒管理第一次工作坊,我們會帶領大家一起探討負面情緒背後的正面資源,歡迎我們專業課學員一起來參加。當然,沒時間來也沒關係,下一次文章分享,我們會聊聊一些常見的負面情緒背後有什麼正面資源。

GIF

| 總結

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我們要教會孩子坦然面對生活,擁有在挫折中成長的能力,就要先接納孩子所有正常產生的情緒。孩子的情緒被理解了,就不會停留太久,就不會因為內在積累過多情緒,而無法發揮自己的能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

| 最後說兩句

我在學習完情緒方面的相關內容之後,就跟別人分享,要接納自己的情緒。

但是說到不代表我自己可以做到。後來我有了憤怒,還是忍不住攻擊自己的憤怒。當我覺察到我在攻擊自己的憤怒時,我就開始責備自己的攻擊了:憤怒這個情緒,是我的自然反應,是我想保護我自己,怎麼可以攻擊這個情緒呢?

過了很久,我才反應過來,我的這個攻擊,不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嗎?同理,我責備自己的攻擊,也是想保護我自己。

於是,我就試著接納我的憤怒,接納我對憤怒的攻擊,接納我責備我對憤怒的攻擊。

就是,接納自己的不接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先生在成長 的精彩文章:

TAG:吳先生在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