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知乎家居鹽沙龍開聊 帶你「尋找自己的家」

知乎家居鹽沙龍開聊 帶你「尋找自己的家」

家,除了是我們身體休憩的場所,更是我們的心靈最溫暖的歸宿,因此,對於家的裝飾風格、格局、色彩,我們都想儘力讓它符合自己的審美和個性。

近日,知乎舉辦了以「尋找自己的家」為主題的「鹽沙龍」,邀請了6位家居業內的專業從業者齊聚一堂,圍繞家居觀念、家居風格等維度,幫助大家梳理裝飾家居的思路,在「依循傳統或堅持自我」的糾結中作出抉擇。到場嘉賓分享了不少家居故事,用真實的案例,闡述了不同空間的裝飾細節。

關於「家」的思想交匯

對於家的完整概念,「好在」家居電商副總裁&合伙人、《我能去你家看看嗎?》的作者倪倪開場分享了一個理念,她提道:「每一個人的家都是從自己的身體、思想和靈魂的一部分衍生出來的一個實際空間,你的所有的想法、你的喜好,你的很多特別私密的愛好都會在這個家裡面有所體現。倪倪和《我能去你家看看嗎?》的攝影師霍城還在現場一起分享了親身走訪的21個家居空間,其中包括合租房、租公寓、衚衕改造房、loft等不同戶型。

另外,「在家ZAIJIA」聯合創始人陳錦婷分享了對家的感覺,她提出:「適合自己的,就是有我自己喜歡的顏色,有我自己喜歡的味道,有我的味道,有我的氣質,然後還有我喜歡的人,」這一觀點來源於她對訪問了100位屋主後所得到的總結。

「私廚」掌柜、三聯專欄主筆黑麥則分享了他關於家的「恰好」理念。黑麥用兩個朋友作為案例,一個迷戀中式古典,另一個則是愛貓的金融從業者,兩個人對家的需求迥然不同,背後卻有著相同的內在需求,即是「恰好」。

而來自在造工作室主持建築師的張清帆更擅長於將園林與家結合起來,把中國蘇州園林的柔美注入現代生活。在現場,她介紹道:「我們想通過從園林中借鑒的手法,把居住的房子變得不那麼像一個修道院式的小格子,但是更多是從空間的方式去做,而不是從購買各種更複雜的傢具和裝飾。」

對於「如何匹配自己需求的家」,房公社聯合創始人趙斌通過「認知、狀態、痛點」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他的「方法論」。其中認知意指明確自己的裝修動機,以此確定預算;另外,狀態則是根據自己的時間,規劃裝修進度;而痛點則是了解自己房間格局的長短,並因地制宜。

知乎網友與嘉賓的「空間」碰撞

在沙龍的下半段,來自知乎的網友們和6位嘉賓對具體家裝空間和細節展開了討論,包括客廳的布置、燈光的設定以及傢具的取捨,其細節程度深入到一個沙發、一個抱枕的放置。

另外,一個「父母要在自己家中裝一個榻榻米」的話題,從而引出了「家裝聽誰的」問題,引發現場聽眾與嘉賓的熱烈討論,這個極易引起「家庭內部矛盾」的敏感話題很快成為了下半場的主要議題。霍城認為,結合實用和美觀,榻榻米不失為一個兩全之選。而聽眾則認為出於對老人身體的考慮,以及榻榻米空間通風性的顧慮,需要慎重考慮。

這一場關於「家居空間」的討論,不僅發生在現場。在知乎,家居早已成為了熱門話題,產生了千餘條精華內容,如「有哪些高文藝范兒的家居DIY裝飾?」、「家居裝飾選擇油畫小技巧」等。並且,越來越多擁有傢具需求的用戶參與到話題中,將知乎作為自己「尋找自己的家」的進修站,來獲取家居知識、借閱參考案例。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隨著知乎日益的專業、有趣和多元化,「知識」的範疇已在不斷擴大,並深入到用戶生活的各個生活細節中,而用戶也在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不斷擴容和豐富知乎,形成一個可以連接一切的「知識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