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把幻想當夢想

別把幻想當夢想

第1285篇原創作品!

每天創作一篇的創新企業領袖~

作品涵蓋文學~金融~社會~時事政治~歷史...

陽光大男孩原聲演繹:

我有這樣一位微友,每天都堅持在微群中群發他的所謂勵志思維,又每天都在換自己的主導思想。雖然他留給眾人的印象表面上咋看起來,很積極,很勵志,也很堅持,基本上做到了日日新,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看他的表現和所寫文字的內容,總覺得就是提不起興趣,意識到他的精力越來越散漫,不要說人家看他的文字接受不到勵志的信號,恐怕連他自己都一點不像受到這些文字激勵的樣子。

由於我曾經肯定過他,雖然後來我也說不清楚為什麼原因就莫名其妙的放棄了,但多少還是會殘留了點印象在我的記憶中,他每天都早啊晚的搞分享,還大言不慚的與人辯論要「講真話」,考慮到這樣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數,也引起我想去找出原因,可總感覺有點不符合邏輯,真的是思前想後的不得要領。

終於,到今天上午我點開微信瀏覽,見到他居然在文字中把自己經常性的換平台美飾為「與時俱進」,這下子我才算是恍然大悟,終於搞明白了,原來他與我們的思考格格不入的地方,是他自己並沒有定一的人生目標,原本就才疏學淺,還自不量力的夢想偉大,喜好炫耀和賣弄風騷,看見什麼新鮮就信手拈來搞貼花往群里傳,自己也猶如綠頭蒼蠅一樣成天到處亂竄,從某種意義上說,還真是用生命在踐行一個中性詞:「見縫插針」,絕不放過絲毫有助於實現心中偉大夢想的機會。用我的話來說,這就是典型的「打工思維老闆夢」。

呵呵,估計這種人在當今社會還真不在少數,於是他們還能做到有唱有合,興緻勃勃。這從他每天發文,就可以看得出他這種明顯把幻想當夢想的想入非非是很有市場的。這也能夠映襯出他們的生活漫無目的,生活質量極其低下,甚至可以推測出他們的精神也處於很亢奮、半瘋顛狀態,這就是誘發我寫下今天這些文字來提請注意的原因。

估計這位仁兄最大的性格特徵還真與我一樣,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韌勁!回想起來,這也許就是當年我為什麼選擇邀他入伙,還一度很認可他的原因吧。只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他也是在用生命在踐行「茫茫人海,終生尋找,一息尚存就不說找不到」的經常性獵奇、履新,總把不切實際的幻想,當成偉大的夢想,一刻也不消停,長時間浪費時間、浪費資源,終日勞碌卻一時無成,既想獲取暴利、又從不願承擔相應的責任,這也許又是我最終決定放棄他的原因。

我認為,要在任何一個想干成大事的企業立足,都應該正確的認識到有兩種絕對對立的思維伴隨始終,這就是在人類發展史上早就存,但自馬克思專門論著才開始被人為提上議事日程的「勞資雙方的矛盾」。自馬克思在窮困潦倒中、痛定思痛的寫下《資本論》開始,一百多年來,東西方之間,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甚至不結盟世界的結盟,也都是圍繞著這個人為製造的矛盾在糾結,總在爭吵到底是誰剝削了誰?誰養活了誰?誰才是推動人類社會的主導力量或功臣?當然,事實上就猶如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至今也沒有爭吵出一個結果,也都沒有如爭吵的雙方自己所說的那樣有誰真正的掌握了真理。

如果拿給我來評論,這根本就沒有什麼好爭論的,俗話說:「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歷史的進程,既離不開人民的推動,也有英雄的功勛,但最簡單直接的說法,那就是投資者一但投資干一個企業,他就必須承擔起這個企業的命運,就沒有選擇退路的權利,而任何其他的參與者都可以不承擔這個企業的命運責任,隨時都可以抽身退出;由於自投資那一天起,干好這個企業就是投資者的目的與生命,如果不是出現了意外干到絕對干不下去,就絕不能更換或捨棄;而對參與者來說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在他們的心目中,這也許就只是一份普通工作和謀生手段而已,是可以隨時犧牲掉企業利息與找到替換工作的。

由於每個人天生就會愛自己,是人就有自私、惰怠的一面;所以,一但企業文化沒有形成或企業前景不清晰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張普遍的風情畫:投資者在拚命,參與者只求交差;而投資者不舍自己的投資打水漂,會拼盡全力的做好企業,不要說沒得選擇,連懈怠都不會有,有時候還會受形勢所迫,想停下來喘息一下都不行;而參與者就不同了,他們可做可不做,選擇的機會老多,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他們不站在投資者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也是無可厚非的;投資者不分晝夜絞盡腦汁拚命的加班加點,而參與者是可干可不幹,時不時還可以停下來觀望,更莫說加班加點的干,不叛逃、另謀高就就不錯了。保不齊還因為投機取巧、偷奸耍滑給投資者埋下幾顆詭雷、因自己應付不了,就抽身離開,最終還得由投資者擔責買單。企業初興時受「新開的茅房也會火三天」的中國傳統思潮影響,咋看起來,人多夠熱鬧,實際上呢?基本上就成了投資者孤家寡人的戰鬥。

馬雲曾經對阿里的員工說過一句話:「公司在乎的不是你加班乾的這點工作,是在乎你自己是否在乎你的從事的工作,如果你在乎、熱愛你從事的工作,你就會自覺的早起晚歸」。我亦認為,只要是偉大的公司,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獨有文化,從主導者、投資者到參與者,都要有居安思危的意志力,要提倡並鼓勵追求持續競爭;要樹立全員責任心,每一個參與者都要熱愛自己選擇的這份工作並享受這份工作;自覺的勤奮上進,齊心協力的去拼搏,公司才會有未來和希望。

我們都知道是人都會有慾望,有私心,有幻夢,也有滿足感,但我們真誠的希望大家能夠延遲這種滿足感主導你的大腦,一定要控制你的慾望,丟掉幻想,養成「隨時找目標與突破口」,養成「今日事、今日必須完成,即便是加班到深夜也要使命必達、堅決完成當日任務」的習慣;敢於以命相,敢於碰硬,要有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千萬不要動不動就情緒化,就去抱怨別人,更不要幻想哪裡有什麼無緣無故就有餡餅從天上掉下來,只需要呆在家裡就能分到紅利。市場是公平的,也是不相信眼淚的,更不會眷顧幻想者。你如果不努力,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與勞動價值,不能使自己變得優秀到不可替代,你轉換到任何公司,最終都會被不待見。

偉大領袖毛澤東教導我們說:「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有利的情況和主動的恢復,往往在再堅持一下的最後努力之中」。這裡有兩個關鍵詞:「犧牲」和「再堅持一下的最後努力」。干任何企業,如果沒有這股子精神和這種奮鬥文化,企業就會變成投資者孤身奮戰與燒錢的遊戲,社會就會缺乏引領力量,人生就沒有真正的幸福。當然,企業中這種奮鬥文化的形成,還需要企業建立投資者與參與者同甘共苦的利益分配。

優秀的人,從來都不害怕挑戰、不會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更不會成天就只會抱怨暫時沒有成功。因為他們都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甚至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鍛煉、考驗的人,他們最終養成了自己對自己隨時保持加持並樹立信念的習慣,他們的奮鬥態度與能力,遠遠超過了眼前工作所要求的強度,他們以對自己選擇的尊重而贏得團隊的信任,成為了團隊領袖。

他們從不會以為自己很優秀就驕傲自滿,他們知道要想與眾不同的獲得成功,就必須把卓越才幹,轉變成自己身上隨時具備的一個特質,最大限度的發揮出自己的天賦、才能、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把其他所有人甩在身後。還得隨時隨地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將會改變一切的細節上。

同時,任何優秀者都應該意識到,要想讓自己變得卓越沒有捷徑可走,除了學習、充電,就是大膽實踐;要想變得卓越也並不艱難,從現在開始就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加強學習,融匯貫通,學以致用,真正地做到「精通的目的全在於應用」。即便是暫時遇上了事業的瓶頸也不要氣餒,不要心神不定,堅持一段時間呆在一個有前瞻性的平台不要挪窩,你就會發現,生活一定會給你驚人的回報。

精典文章回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泰安頻道 的精彩文章:

TAG:陳泰安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