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司馬懿留下的一大隱患,竟困擾中國400年,隋朝因它滅國

司馬懿留下的一大隱患,竟困擾中國400年,隋朝因它滅國

在三國時代有一句名言:「孫權夢天下、劉備哭天下、曹操戰天下」。說的就是三國鼎立時期,雖然都想擁有天下,然而最具有實力的是曹操,蜀漢雖然很積極,但終究偏於一隅,國力有限。而曹操打了天下,最後歸了司馬家。雖然司馬懿一直小心謹慎,但是曹操還是看出了司馬懿不幹為人臣,但由於司馬懿未掌握軍權而且一直藏著,曹操雖有心殺他卻一直找不到借口,真正負了他那句:「寧我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曹操沒有負司馬懿,司馬懿卻負了曹操的信任,並最終司馬氏吞併蜀漢、東吳建立了大一統王朝——晉朝,儘管它的大一統時間很短。

其實一開始司馬懿確實沒有掌握軍權,但是由於諸葛亮總是北伐,從而給了司馬懿帶兵打仗的機會,就在這一次次防守諸葛亮的同時,司馬懿掌握了涼州軍隊,並培養了大批親信。自此司馬氏開始在曹魏崛起,而司馬氏的一次遠征,也徹底暴露了司馬氏的野心。

然而,到了公元237年,公孫家族的老大公孫淵有點膨脹了,自以為三國內戰沒人顧得了他,居然自稱燕王(還好沒稱帝),這明顯是在挑戰曹魏的權威啊,但是公孫淵也有自己的打算,一是從華北到遼東指一條很窄的長廊,易守難攻曹魏估計不回來,二是他相信即使曹魏攻打他東吳也會救他。然而他們想到的是,曹魏命司馬懿率4萬兵馬長途奔襲千里攻破公孫淵老巢,公孫淵被殺。


正是司馬懿的這一舉動,毀了遼東數十年積攢起來的基業,也使一直被公孫淵壓制的高句麗政權得到了發展,得盤踞在遼東附近的高句麗乘機不斷蠶食遼東地盤,逐步壯大力量,後來的晉朝僅僅統一了幾十年,北方又陷入了割據的局面,高句麗在經過近400年的穩定發展後,儼然已成為一個強國,人口數百萬,兵甲數萬。

到了隋朝中國又進入統一的局面,隋煬帝也發現了身邊強大起來的高句麗,發出「勿為子孫憂"的口號,出動百萬大軍三征高麗皆以失敗告終,可見此時的高句麗已成為東北亞強國,而隋朝也因為隋煬帝的窮兵黷武使得內部起義不斷,最終被唐朝取代,而唐朝建立後歷經三世李淵、李世民、李治到公元668年才將高句麗這一征服,消除了一大隱患。

本文由從思考開始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從思考開始 的精彩文章:

皇帝:我能活多久,高人伸出三個指頭,皇帝:看來我只能活十年了
假如關羽不丟荊州,蜀漢能統一全國嗎?還需四個字

TAG:從思考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