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紐約一年22:亞洲藝術周見聞錄

紐約一年22:亞洲藝術周見聞錄

2009年3月14日,16家上東區的畫廊合辦了一場亞洲藝術開放日活動,後續展覽持續了一周時間,成為後來亞洲藝術周的雛形。2009年也以Asia Week元年的身份不斷被人提起。

2010年,參展的藝術品商(dealers and galleries)增加至31家,開幕設在下城的魯賓藝術博物館(Rubin Museum of Art )。Rubin是我來紐約之後去的第一家博物館。創始人Rubin夫婦的經歷很傳奇,收入平平時二人花大價錢購入了一張唐卡,此後丈夫創業成功,開始精細地規劃自己的收藏,直至2004年購地建起了這座私人博物館,竟成為西方收藏佛教藝術品的最重要博物館。今年一月大寶法王到訪紐約,還專門去了魯賓藝術博物館。

Rubin是我來紐約之後去的第一家博物館。

2011年,亞洲藝術周正式有了註冊的「Asia Week New York」這個名字,不止dealer,拍賣行、博物館、研究機構也加入進來,當周成交2億5千萬美元。那一周有兩件大事,一是在亞洲協會(Asia Society and Museum)舉辦的開幕酒會;二是日本協會(Japan Society)舉辦的賑災募款。扎堆兒的好處開始展現,不用跑來跑去、預約安排,就可以見到最多的collector、specialist、curator、dealer,有參加不過來的event、party、private dinner、view、lecture,各取所需,各獲其利,一站式的皆大歡喜。

2012年,開幕式設在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Morgan Library and Museum),我並不知道那裡也有難得一見的中國藝術品。

2013年,所羅門古根海姆美術館(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用一場戰後日本「具體派」(Gutai)的展覽開啟了亞洲周。具體派這個名詞似乎比較陌生,但有另外一派日本藝術在相同時期擔負了相近的使命,即「墨人會」。墨人會的代表人物及創始人是大家熟悉的井上有一,即使名字不熟悉,他的作品風格大家一定見過。幾年前我獨自在京都旅行時,在京都國立博物館遇到一個本地書法家大型展覽,一個個展廳,滿眼都是「井上有一」,可知他對日本當代藝術心理的影響。我曾採訪過國內油畫家尹朝陽,他在談及自己的藝術主張時也提到了收藏的若干幅井上有一作品對自己的影響。可惜這一年,與火爆參與度相比,成交額並不理想。

我沒有見到那場具體派展覽,就不放網上的圖了。這是剛剛結束的轟動一時的中國當代回顧展,古根海姆前衛性的一面我還是需要消化消化的。

2014年至今年的五年間,開幕都設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因而每年春天能在大都會看到最好的亞洲藝術精品。這可是多看多學的好機會。根據情況需要,我在業餘愛好者、學生、記者、藏家、路人甲之間根據需要轉換身份,總有一款適合你。時間有限,去到的地方並不多,簡單記錄一下。

藝術周期間走街串巷隨處可見旌幅、海報

今年參加者地圖分布和名單

Gallery

1

Bardith Antiques

這家古董店今年第一次被納入Asia Week版圖,老奶奶有點激動。她家英國古董從數量和質量上其實都超過中國古董。老奶奶一般到荷蘭代爾夫特Delft淘寶,算是二手中的二手了,還聘了一位中國專家,雖然我對專家水平存疑。

2

Kaikodo 懷古堂

一處上東區公寓樓里的空間,其實就是尋常住人的地方(很多畫廊都兼居住場所),一樓客廳、門廳、卧室和通往二樓的樓梯緩步台都掛滿了中國和日本的字畫,牆根還堆了不少尚未打開的捲軸。字畫的選擇貼近我喜歡的風格。惲壽平的沒骨花卉,筆法、款識都沒問題,就是感覺有點新。一幅15世紀佚名繪執五股杵形象的空海畫像,畫面上部是某任天皇和皇后,下方是供養。空海畫像的開臉要麼是老者,要麼是俊秀少年,後者比較少見。這幅我個人覺得很精緻,也夠老,標價不算貴。如果我家有佛堂很想迎回去啊。還有轉角處一幅不起眼的佚名日本花鳥畫,蝴蝶與宋人寫生圖像極了,鴨跖草的藍色很正。

3

Erik Thomsen

畫廊主Erik是生於日本的丹麥人,深諳日本語言及藝術,代理的藝術家都是博物館級的。那日見到的有Inoue Yūichi井上有一的書法、Kyoko Ibe伊部京子的和紙屏風、Sueharu Fukami深見陶治的陶瓷雕塑、Yoshio Okada(不知道中文名叫什麼)的蒔繪,很是當紅,多次在博物館美術館見到他們的作品。我個人覺得日本當代藝術,至少我接觸到的日本當代藝術,跟傳統日本藝術多有密切關聯,且保有地道的日式美感,風格精緻細膩,即便是點點奶奶那樣色彩噴張的。

在通往畫廊的樓梯口,友人為我普及了藝術品吊裝、運輸、倉儲的設備及人工有多麼昂貴,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這個處於賣方市場的行業。

蒔繪

畫廊主Erik

4

Ronin Gallery

這家畫廊在中城,人流擁擠的街邊不小心就會錯過。進寫字樓,在前台留名,上三樓,按門鈴。紐約的畫廊生態是我從未見識過的,每一次經歷都覺得新鮮有趣。

Ronin內部陳設很樸素,跟上東區或犀利現代或厚重古典的畫廊風格相比,更像是一間辦公室或大學宿舍的公共活動室。日本版畫就簡單地掛在牆上,或疊放在桌子上,要客人自己去翻。我和友人翻看良久,發現不少喜歡了江戶版畫,於是就動心了。這家價格也很親民,當然最初我並不這麼認為,是我的另一位朋友揣著錢去art fair想買東西而不得回來跟我吐槽時,我才意識到「古董」比「當代」的價格優勢。

因為勾起興趣而一連幾日在大都會博物里的找書看,在紐約公共圖書館的Room300預約書看。發現知識鏈條上的缺環,找出來連上,這種成就感不亞於考試拿高分呢。

Youtube上有佳士得拍賣行做的版畫視頻,以神奈川之海為例展現版畫刻板過程的價值和魅力:How Did Hokusai Create the Great Wave?

典型的江戶插花。看到各種繪畫、唐卡、浮雕上的插花一定要拍。

Room 300 in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Museum & Institutions

1

Asia Society 亞洲協會

亞洲協會去了兩次,一次佳士得為藏家舉辦的午宴,一次自己逛,前者勝在有藝術史學家講解且能看到庫里的藏品,後者勝在跟友人邊逛邊聊盡興矣。午宴在亞洲協會頂層,餐桌旁的玻璃櫃里擺放著館方精心挑選與上拍瓷器同類的藏品,多數品相略勝拍行一籌。此番佳士得第三次集中拍日本臨宇山人,朋友圈裡有瓷器專家判斷宋瓷析出得差不多了,未來幾年恐難見精品,大概會安靜幾年,其間資金流向玉器與青銅器。我雖然不了解瓷器,但我了解人哈哈,那些來去匆匆的熱錢雖然可以帶動一陣旋風,但整個收藏市場的中流砥柱,或者說長遠良性發展,還是靠一心所系畢生收藏的專家型藏家。形象一點講,就是風塵僕僕,其貌不揚,節儉樸素,拎包可能都破了一角,對物質生活沒有過度慾望的油中。

哈佛大學藝術史教授Robert Mowry毛瑞

那次午宴上眾人驚艷不已的油滴

2

Japan Society 日本協會

日本協會配合的展覽是長谷川畫派創始人長谷川等伯的作品,重點突出他的全能——佛教繪畫、水墨山水、設色花鳥、金箔畫,形式包括手卷和屏風。長谷川是可與狩野派相提並論的日本重要畫派,據說深得千利休喜愛,但我不知這個論斷的來源,也沒有閱讀過相關書籍(如果有人對日本繪畫史比較了解歡迎推薦書籍給我)。但長谷川等伯所在的桃山時代也是燦爛輝煌,他也曾學習狩野派,像柴田是真西行京都學習四條派繪畫一樣。總感覺在日本這樣重視派別師門如生命的環境下,學習一門技藝,再自立門派,應該是很艱難的事吧。

景觀

冥想室的松林屏風是攝影複製品,原作在東京國立博物館

仿宋畫瀟湘八景

3

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耶魯大學美術館

耶魯大學美術館正在進行「中國書法的起源」The Origins of Chinese Writing的展覽(5月13日結束),十分精彩,不想在這裡一帶而過,正巧好友說想給小孩講漢字源流,突然很有使命感,想寫寫給小朋友看的漢字演變。

除了書法,二樓還有很大一部分器物和雕塑展區,當然是以中國為主,涵蓋新石器陶土器、青銅器、銅鏡、三彩、陶瓷器等等,個別還有一些少見的越南和南亞瓷器,放在一處對比著看。

4

The Metropolitan Museumof Art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我會在以下情況下去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MET):

有我喜歡的展覽

有上述展覽guided tour

有話題感興趣的講座

兒童藝術/音樂/讀書活動

借書

吃飯

不知道該做啥……

一年去二十次估計不成問題。MET還有演出,大人通常40-60美元,兒童票1美元,但7歲以上才可以出席,所以至今還沒去過。

我關心的主要是中日韓三國的藝術,大都會有從金剛山看韓國藝術的行旅與慕古、江戶繪畫的自然詩意、中國山水傳統。推薦紐約的蘇老師剛剛寫的一篇分析:【大都會展品】「溪山無盡」之董其昌《山水圖詩》冊。專家在,我就不多操心了。巧的是,帶小禾參加MET的兒童讀書活動,三月主題也是landscape,與上述三個展覽共同強調的主題相契合。

5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費城美術館

費城美術館有三個針對亞洲藝術周的展覽,中國部分就是智化寺藻井,三月初剛去看過。藻井為什麼會流落到費城,藻井的價值,藻井上層層疊疊都雕刻了什麼,網上都能找到。我想說的是費城美術館的陳設方式。與藻井的鄰居是一個日本綜合體,包括茶室、寺院、庭院,茶道具、陶瓷器、書畫藝術品幾乎都在實景再現的環境下陳設。藻井的另一個鄰居是南亞東南亞區域,館方也是儘力還原了佛像雕塑的原始環境。至於藻井所在展廳,裝飾了中國古代窗欞,布置了寺廟壁畫、宋代木雕佛像,略顯擁擠,但整體氛圍是對的,有點像濃縮的寺院小環境。如果能有一個庭院觀感會更舒服些。展廳的休憩沙發上有一個iPad,不小心就會錯過,那是一個近距離觀察頭頂藻井的設備。

此外,布魯克林博物館、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野口勇博物館是想去還未去的,好在還有半年時間,不急。

Auction Preview

即使是同樣的藝術品,放在博物館看和放在拍賣預展上看,無論是氣氛心態,還是解說方式與內容都有很大不同。前者像上課,後者更接近逛街。看預展preview是一個很具迷惑性的活動,只要不看價錢,會覺得某件藝術品跟自己有千絲萬縷的關聯,比如自己臨了很多遍的鴝鵒,心目中仰慕多年本本分分的老畫家的不起眼畫,但只要瞥一眼價錢,即便是預估價,就好像斬斷萬千藕斷絲連哈哈。

紐約有五大拍行,時間只夠看佳士得和蘇富比的預展,畢竟我的主業還是帶孩子和做家務(此處有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兩家風格很不一樣,蘇富比攤子很大,更像標準化的跨國公司;佳士得則更有貼心管家氣質。佳士得的曼姐不著痕迹地說:「我們這樣幾百年的公司最有耐心培養客戶,一代一代從小開始,看的都是二十年後,且不急呢。」聽起來好穩當。

1

Christie"s

當時刷屏的一系列張家菜譜

于非闇

封面明星頭牌

2

Sotheby"s

七孔花插,一對,蓋子可取下以便裝水,印象中台北故宮也有

六聯瓶,插花器,這件是少有的中心瓶可以旋扭轉動

一件飽滿的壁畫殘片,掛在角落的牆上,很耐看,不知最後花落誰家。

這篇雖然長,卻是流水賬。人老了記憶容易退潮,如果不記下來,過幾年肯定跟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一位老友擅長自我安慰,「所見即所得」,按這個標準看,我可真是富有呢。好啦,斷斷續續寫了一周,終於可以開心地吃點心去啦。

化身記者的澄雀君

鳴鳳在竹

關於東西方藝術與生活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鳴鳳在竹 的精彩文章:

紐約一年21:怎樣判斷一幅畫的作者是千萬美元藝術家,還是4歲兒童?

TAG:鳴鳳在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