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明時節,致敬那些永載史冊的英雄!

清明時節,致敬那些永載史冊的英雄!

原標題:清明時節,致敬那些永載史冊的英雄!



清明時節分外明,孝悌人生知感恩。又到清明,不禁想起家鄉每年都要組織的一件大事:瞻仰祭拜抗日民族英雄魯雨亭。我從小學參加這樣的活動,一直持續到高中。

魯雨亭曾為國民黨少將,為抗日辭官歸鄉,後加入中國共產黨,變賣田產組建起新四軍第六支隊第一總隊,屢立戰功,戰死沙場。


數十年來,魯雨亭英雄事迹成為當地民風鄉俗的自我規範標尺,成為青少年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導航。鄰近各縣持續的參軍熱,與這一英雄精神的輻射與激勵,不無關係。



1

英雄,是一個國家發展史清晰的標記,是一個民族文明史璀璨的光點。在清明節緬懷英雄,紀念先烈,就是在這個日子念先輩之德,感前人之恩,品人生之向。這不僅是中華文明的傳承,也是立身做人的本分。


在中國革命的每一個發展階段,有數不盡的英雄與先烈,為國家安危,為民族強盛,為人民福祉,為崇高信仰,以拼搏與付出,以熱血與生命,踐行著自身的職責與使命。


伏契克有一個著名論斷:英雄——就是這樣的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


這其中的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決定性關頭」,一個是「為人類社會的利益」。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中國共產黨人,當仁不讓地成為這個「遍地英雄」的群體。


在這個群體中,諸如學富五車的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文質彬彬的中共領導人瞿秋白,那些先期的起事者多為書生他們一身英氣雄風,一腔赤膽忠誠,生能立天,死更從容。這份膽氣與淡定從哪裡來?從信仰中來,從無我中來。


1955年授銜的十大元帥、1000多位將軍中,90%以上參加過長征。而倒在長征途中的英雄,又有多少呢?據史料記載,紅一方面軍從江西出發時86000人,抵達陝北時只剩6000多人,平均每走1公里就有4名紅軍戰士倒下,每14人只有1人到達陝北。


在朝鮮戰場,有一個烈士的名字,我們誰也不忍提及,他叫毛岸英。這個名字的背後,是一個為革命獻出6位英烈親人的開國領袖。讓美國總統尼克松為其生活之簡樸大為震驚的毛澤東,去世之後沒有給家人留下一分錢遺產。


試問,歷朝歷代,古今中外,哪一種關於「英雄」的注釋,能解讀共產黨人那些無私無畏的行為與信仰?


2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在國家建設的每一個時期,那些滲透著強烈時代特色的英模,同樣是一座座中華民族精神天空里聳立的豐碑。


1990年7月15日,時任中共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作《念奴嬌·追思焦裕祿》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


我們當慶幸,在這個文明傳承豐厚的國家,有如此群星閃耀般的各種英模人物以供瞻仰與景從。他們就像一座座直通雲霄的燈塔,挺起著紅色基因的高度,標示著人文傳承的方向。

儘管來自不同時代,無論走近哪一位英模人物,我們都會得到一種既有個性又富共性的震撼,都會經受一次靈魂的洗禮。這是在勝利和苦難中提純的信仰,這是在奮鬥與犧牲中延續的精神。這種精神的力量穿越時空,比金石還要堅硬,比槍炮更有力量,滲透人心,影響輻射一代又一代人。



就像家族家傳的家風,英模人物就是一個國家「家傳」的精神基因和風格氣質。這既是一種血脈的延續,也是一種基於歷史的提醒。因此,守住這一段段歷史的真實與純凈,也是我們對先輩必須擔當的責任。


清代思想家龔自珍寫道:「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顯然,歷史不光是一種「過去的客觀存在」,它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血脈,它還是一棵參天大樹入地深深、哺枝養葉的不盡根系。



3


前些年,一股所謂的「歷史虛無主義」之風,在國內左塗右抹,假實以虛,從而混淆視聽,實在令人不齒。


這股風,不講骨氣、正氣與浩氣,卻似是而非地大放邪氣、怪氣與歪氣。有些所謂代表人物,表面謙謙君子,實則陰陰小人;表面學術文章,實則肆意曲解;表面力倡史實,實則玩弄虛無。


關於這種虛無歷史的伎倆,列寧早就有過精闢的診斷:「沒有哪種方法比胡亂抽出一些個別事實和玩弄實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腳的了。挑選任何例子是毫不費勁的,但這沒有任何意義,或者有純粹消極的意義,因為問題完全在於,每一個別情況都有其具體的歷史環境。如果從事實的整體上、從它們的聯繫中去掌握事實,那麼,事實不僅是『頑強的東西』,而且是絕對確鑿的證據。如果不是從整體上、不是從聯繫中去掌握事實,如果事實是零碎的和隨意挑出來的,那麼,它們就只能是一種兒戲,或者連兒戲都不如。」


這些「連兒戲都不如」的作秀,當然不可能更改歷史,但對歷史對英雄造成的污瀆,我們卻不能也不應該放任。放任,就是對民族血脈與發展根系的不負責,就是對歷史傳承的不作為。


一個有溫度的時代,會在內心裡為英雄留一方勃勃的春意;一個有傳承的民族,會在記憶中為歷史鑄一面牢牢的豐碑。


我們相信,在國家各種法規不斷完善的今天,那些以各種目的與惡意兒戲歷史者,必將為自己的兒戲付出其數典忘祖的代價。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春日正麗,春花正艷,春意正濃。在這個清明節,讓我們像一個虔誠的孩子,以心的尊崇與靈魂的純凈,致敬英雄,致敬歷史,致敬那一段段我們雖未曾經歷,卻延續至今的偉大征程!


|本文系鈞正平工作室原創;作者:魯晨;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鈞正平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我們為什麼會被雷鋒「圈粉」?
81年前這封軍人的絕筆信,告訴我們為何不能姑息「精日」

TAG:鈞正平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