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為何最後秦國完成了華夏大統一

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為何最後秦國完成了華夏大統一

在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為何秦國最後完成了統一大業?是天時,地利,還是人和?不,是秦人堅定的意志,是為了國家的尊嚴,入主中原,問鼎天下的雄心!

秦人先祖地處西部邊遠地區,經過長達百年的慘淡經營,披荊斬棘,逐步適應了西陲惡劣的環境,在西部這個邊陲之地逐步生存了下來。公元前771年春,周幽王沉溺酒色,為求美女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招致諸侯離心,西戎趁機攻破都城,殺死了幽王,西周滅亡。 隨後諸侯立幽王故太子宜臼為天子,保衛社稷。公元前769年,周平王為躲避犬戎的騷擾,把都城東遷到洛邑,秦襄公帶兵護送周平王至新都。秦襄公護駕有功,周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給他岐山以西的土地,秦始建國,當時岐山以西大部為西戎佔有,弱小的泰國在與西戎的戰爭中,不斷成長。秦襄公後數代君主,勵精圖治,至秦穆公時,稱霸西戎,隨後意欲東進,圖謀中原。然中原強國林立,諸侯卑秦,不把秦國放在眼裡,也不允許有個強大的鄰邦出現;外有周邊諸侯國的打壓,內有後世之君昏庸導致的政局動蕩,致使新興的秦國,風雨飄搖,盡失河西之地,再也無力東進。

公元前385年,秦公子羸師隰回國即位,是為秦獻公。獻公立,仿魏制而用於秦,立志恢復秦國霸業、收復河西之地,數次大敗魏國,無奈願望沒有實現便去世。公元前362年,秦獻公其子渠梁繼位,是為秦孝公,秦孝公繼承其父強國之志,舉政得當,廣施仁德,論功行賞,並以博大的胸懷,向山東諸國發布《求賢令》,求強國之策,並願與有志之識共享秦國,令天下震動。

商鞅的出現,使孝公得償所願。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係,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國家機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極大的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為秦的下一步的戰略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一次較為徹底的封建化變法改革運動,順應了封建歷史發展的潮流,推動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型,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大大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歷史的發展。通過改革,秦國廢除了舊的制度,創立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壯大了國力,實現了富國強兵。為以後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哪個君主不希望國富民強,哪個君主不希望革新創偉業?可是變法圖強,不僅是對君主賢明程度的考驗,更是各國君主毅力與膽略的較量,其他各國也曾有過變法,不是變法浮於表面,就是君主中途退縮,以致功敗垂成。變法革新不僅是國家大政方針的謀定,更是利益的再分配,新舊勢力的殘酷搏殺,對變法君臣雙方情感意志的終極考驗。秦孝公雄才大略,文武兼備,他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堅毅,非一般人能及,他慧眼識人,與商鞅君臣一體,肝膽相照,成為商鞅變法的堅實後盾,經歷10多年的強力變法,突破重重阻力,歷經艱辛,最後大功告成,使秦國一躍成為強國,威震天下!

秦孝公收復失地,東出爭天下的夢想,堅定了他變法圖強的決心;秦公身上表現出的秦人堅韌毅力,使他成為支持變法的堅強後盾,從而與商鞅在秦國完成了一次可歌可泣的深徹變法運動,秦國由落後的奴隸制社會過渡到更進步的封建制社會。君主成功實施變法的,有不少人;由一位君主在位期間深度變法,完成社會制度轉型的,從古至今,除了秦孝公,沒有第二個人。

強君名臣主導的深徹變法,奠定了秦國富強的封建法制根基,法制理念從此深入民心,雖國君更迭而不可動搖。後世之君依託這個根基,時刻不忘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歷經數代君王努力,最後秦王羸政強力滅六國,一統天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死法最別緻的五位君王,第一名你肯定想不到
歷史冷知識——帝王的奇葩作死方式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