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戰國時的戰爭,參戰人數動輒數十萬,後勤補給是如何做到的?

春秋戰國時的戰爭,參戰人數動輒數十萬,後勤補給是如何做到的?

娜娜談談史,今天給大家帶來春秋戰國時的戰爭,參戰人數動輒數十萬,後勤補給是如何做到的?首先要明白一個問題,就是「號稱」多少萬,和實際上真有多少萬,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一般號稱的數字都比實際數字高几倍,比如赤壁之戰曹操號稱八十三萬,其實頂了天二十多萬;又比如夷陵之戰劉備號稱七十萬大軍,其實當時蜀漢全國人口都不到百萬,怎麼可能有七十萬人打仗?所以說春秋戰國時期,那些說著多少多少萬的,都沒有那麼多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軍事補給,都是自己管自己的,國家不負責你的軍需。因此那個時代的軍人,從武器到口糧全都自備,政府是不管你的。

所以國家在這方面的負擔就少一些。最後還有一點,那就是當時仗打得周期比較短。戰國時期的仗打得長一點,春秋尤其是前期,所有仗都是只打一天,那管頓午飯就行了,還考慮那麼多補給做什麼?「勞民傷財」看字面就知道,打戰需要大量的勞工運送給養,要耗費大量的錢財來置辦戰爭所需物資!戰爭的勝利的結果就是,你先期付出的那些物資和錢財會以N倍的數量得到回報,這也是發起戰爭的重要原因!清朝時期的情況是真實的,康熙親征葛爾丹時,就是幾乎耗盡了當時清朝的國庫庫存!

陝甘總督年羹堯征羅卜藏丹津時,雍正更是調盡了天下的可用物資來支持這場戰爭,年羹堯之所以立了大功,就是在朝廷供給即將耗盡的時候擊敗了葛爾丹主力部隊,如果他不能找都敵人主力進行決戰,會因為供給缺失而退兵甚至是兵敗!那樣朝廷要在準備很多年才能再次出征!說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就要提到一個著名的策略「遠交近攻」!

娜娜談談史認為 遠處的國家就是再不夠揍也要交好,毗鄰的國家看著不順眼可以直接攻擊。決定這個策略的主要原因就是出征距離決定了供給線的的長度,那個時期的交通運輸很落後,根本就支持不了遠距離的征戰!大家看看那些歷史名將哪一個是天天打仗的?三國時期的諸葛六出祁山也是在好幾年內完成的,每次都要進行糧草物資準備再去打, 春秋戰國時的戰爭發動後,所有的物資是依靠老百姓的人背車拉輸送的,都是由自己國家的邊境出發的,而且運送距離不遠!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娜娜談談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文化丨春秋戰國時期典故百出不窮,這時期的典故你知道多少呢?
一個註定死於非命的將軍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