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古人為何盜墓?有些動機匪夷所思,為了求雨,求葯

古人為何盜墓?有些動機匪夷所思,為了求雨,求葯

咱們國家,盜墓,已經是一種文化。自古有之,淵源流傳。甚至,衍生出了小說,戲劇等諸多文藝作品來。

然而盜墓卻終究是一種可悲的文化和傳統,一種文化陋習。

因為這種文化是一種對文化本身摧殘的文化。

挺諷刺的吧。

歷朝歷代,盜墓皆被認為是大惡。抓了砍頭是刑罰標配。而千百年來,盜墓不絕。

何以如此?

盜墓的目的是什麼?

接下來就盤點一下。讓我們一起走進盜墓賊的內心世界,探尋那些不可思議的盜墓動機。

1.首先,當然是盜取財富。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生存所需。

這一點其實不必多說,大傢伙都能想像得到。誰讓咱們有那麼一種墓葬傳統和習俗呢,大家都喜歡把值錢的東西塞到墳墓里去。

把屬於活人的財富,塞給死人。

財富對死人已毫無價值,若被盜墓,死人反而受罪。

但活著的人並不管。

其實厚葬並非為了死人,主要還是為了活人的面子。於是,依然一股腦的把儘可能多的財富硬往死人的墳里塞。

可有些活著的人看不下去了。

於是,活著的人就難免動起了歪腦筋。財富明明就埋在那裡,不如乾脆,咱就當做墓主人塞給咱們的紅包,給一股腦的收了罷。

有些活著的人通常比較窮困,往往迫切需要這些財富。而即便不是窮人,也難免為財所引誘。

試想,有誰不想一夜暴富!

終極代表人物:三國時的大神級人物,曹操。他屬於迫切需要財富的那一類人,拿了死人的東西,做軍費用。

2.盜墓,單純只是為了鞭屍。

這個猛。

持有這一類目的而盜墓的,一般都有些變態的嗜好。

挫骨揚灰以泄私憤。

墓葬,在中國人的眼裡被當做人死後靈魂與肉體的安息之處。是一種永恆的歸宿。

如何表達對一個人的極大侮辱呢。

中國人的腦子是很活的。

偏不讓你安息唄。

死了,也要破壞墓地。挖你出來,對屍體進行侮辱。

這種事情,當然很極端了。

然而卻又很常見。

民間偷偷幹了這種事情的,就不好說了。

說一下有歷史記載的:

當年,董卓和大將軍何進的弟弟何苗有仇。董卓掌控了長安,可沒等他要報仇,何苗卻已經死了。

豈有此理!不是我弄死的不算。挖出來。

董卓重新對何苗的屍體摧殘了一番。弄成數段,棄於路邊。只是為了以泄當年之仇恨。

而有些開館鞭屍,卻並不是為了泄憤。而是為了打擊死者的親人。

如唐代睿宗李旦,為了剷除韋氏的勢力,打擊外戚勢力,就曾對這些有罪的外戚進行過戮屍的變態行為。

3.既不是沖著墓里的財寶,也非為鞭屍泄憤。

而是……

為了修建自己的墓地。

親愛的屍體,你睡覺的地方我看中了。

麻煩你挪一挪,讓給我睡好不好。

或者,我看你這兒的材料也挺不錯。我建墓地正好也用得到。

有些墓地,要麼風景不錯,要麼風水不錯。強佔一下又如何。

反正對待活著的人,強搶民宅都已經不足為奇了。對付死人又有何難?

死人又不會說話!

關於這一點,南國陳朝時,有個叫做陳叔陵的人,就是這麼想的。

這位兄弟也確實很想得開!

陳叔陵的母親死後,希望安葬於梅嶺。可作為六朝時的風水寶地,梅嶺已經沒有位置了。

估計也真是孝順。於是,陳叔陵乾脆便掘開了東晉著名宰相謝安的墓,取出靈柩來,然後把母親給葬了進去。

省時省力節省成本,建墓地一概花銷都能節省不少!

而有些人並不是看中了墓地,而是單純的看中了墓地里建墓用的材料。要說這可真是對症下藥。

修墓缺少材料怎麼辦?又不像現在,可以去網上搜。

去墓里找嘛。

墓地里的材料當然最合適不過,順便拿來用就行了。文獻記載,三國時期吳國曾用西漢長沙王吳芮墓地材料為孫堅修祠。

都是名人啊。

4.最後,說一下最匪夷所思的盜墓動機:竟然是為了求雨,或者求葯

據說,有些埋葬條件特殊,會形成乾屍。

據說,乾屍能夠治療諸如骨折等各類疾病,而這種特殊的藥材引得人們盜墓。

所以說,這些盜墓的就是專門為了尋找乾屍。

而至於,求雨。

這裡要先普及一個詞,叫做:打旱骨樁!

民間有一種奇怪習俗,認為天氣乾旱是死人屍體所造成的。故而,要把屍體挖出來求雨。

其實是為了對付旱魃。

旱魃,傳說是殭屍始祖,同時也是主宰乾旱的神。

而天氣乾旱被認作是旱魃作祟。為了驅除,破壞,便把新死之人的屍體掘出來,將屍身砍斷。這被稱為打旱骨樁。

唉,封建迷信不但害死人,也害死死人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點有趣 的精彩文章:

編笤帚,製作桿秤,如今誰來傳承老一輩的驕傲?
印度惡猴擄走溺死嬰兒,印度人為何繼續放縱和漠視這一切?

TAG:一點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