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挑選成長股?六大指標不容忽視

如何挑選成長股?六大指標不容忽視

A股市場生態開始重塑,2018年,藍籌成長股主導的基本面投資風格將日漸清晰。

所謂成長股,當然側重於「成長」二字,公司未來有較大的成長空間,投資成長股就是投資企業從小變大的這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公司業務蒸蒸日上,營收、凈利潤不斷增長。

然而很多投資者對成長股選股思路並不了解。故此,今天給大家簡單說說投資中的選股思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首先,明確你的選股模式: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的投資策略最開始起源於基金公司。基金與個人投資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個人一般是選擇幾隻股票集中投資,而基金會考慮風險收益構建組合,實現效應最大化,同時降低少量股票帶來的風險。

「自上而下」是說基金經理在構建投資組合時,首先會研究經濟或市場的總體趨勢,以選擇最好的行業進行投資,然後再從選定的行業內尋找最佳的投資標的(簡單來講,就是「宏觀-行業-公司」三部曲)。

由於自上而下選股的工作量是很龐大的,對投資者的專業能力以及審時度勢的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自上而下的選股模式最適合專業的團隊作戰,畢竟對個人投資者來說,精力和能力難免有限,如果有專業人士為您把握好了宏觀方向、精選了行業,優選出只含有幾隻標的的股票池,對您來說,您需要做的就是對優選的投資標的進行深入細緻的基本面分析,那麼事情就變得簡單多了。

選股第一步:選對行業

拋開股災這種特殊情況不說,正常情況下,市場有牛熊,牛市也有熊的行業,熊市也有大牛股,所以選對行業很重要。

就如房地產永遠講究地段,地段,地段一樣。必須是朝陽行業,你站在風口上,即使沒有選擇到最優標的,即使是頭豬,也能跟著大風飛起來。夕陽行業,就有點拔著自己頭髮往天上飛的感覺了。即使成功,付出的代價也非比尋常。

我們需要從當下社會考慮,未來哪些行業有可能發展成為我們的支柱產業。比如,新興材料、高端製造、生物製藥、新能源等這一些都是新興的行業,是我們接下來時代發展的需要。

此外,成長股是階段性的,是有時效性的。在行業快速發展的時候,優秀的企業脫穎而出,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市佔率擴大,行業的集中程度變大。企業則慢慢的由成長性股票轉變化成熟性企業,或者在資本市場上我們稱之為藍籌股,藍籌股就沒有成長了嗎?並不是,只是說它由快速成長到穩健增長而已。

選股第二步:選好公司

低估值高業績成長性才是好公司的充分必要條件。成長股投資可以參考六大基礎指標。

一、EPS每股收益

EPS是每股收益的意思。每股收益=利潤/總股數,代表了每單位資本額的獲利能力。每股收益突出了分攤到每一份股票上的盈利數額,是股票市場上按市盈率定價的基礎。

如果一家公司的凈利潤很大,但每股收益卻很小,表明它的業績被過分稀釋,每股價格通常不高。但要強調的是,並不是每股收益越高越好,因為還要考慮每股的股價。EPS是絕對指標,我們在實際運用中,EPS主要觀察的是動態指標,就是EPS的增速,這個往往代表了公司的成長性。

在投資中,我們要儘可能找出那些每股收益年增長率至少達到30%的公司,這種公司在我們A股比比皆是,但是難得是長期保持30%的增長。如果一家公司按照30%的水平穩定成長,以這種速度,不到3年每股收益就會增長一倍,這個會是推動股價上漲的重要因素。

二、PE市盈率

市盈率是用來衡量風險和收益的重要指標,又稱為本益比或者市價收益比,計算公式為P/E=Price per Share/Earnings per Share(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

舉例來說,如果某股票A的股價是20元,每股收益是0.5元,則A股的市盈率是40倍。當公司的每股盈利變為負數時則市盈率變為負值,例如某股票B的股價是10元,每股收益是-0.4元,則股票B的市盈率是-25。一般認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過高,那麼該股票的價格具有泡沫,價值被高估。

但是,我們會發現,為什麼很多股票市盈率越低反而越跌,而有些股票市盈率越高股價卻步步高升,難道市盈率為負的股票就完全沒有投資價值了么?

投資者在炒股軟體上看到的或者經常說的市盈率是靜態市盈率,而靜態市盈率是過去時間的數據,表示過去經營狀態的好壞,並不意味著一個公司未來的盈利情況,不具有預測能力,因此按照靜態市盈率來衡量一個公司的好壞是不合理的。

在權衡過企業的未來盈利能力,估算企業盈利現金流,估算每股盈利情況之後和現在的價格作比較,這樣估算出來的才算動態市盈率。

三、PEG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

PEG是一家公司的市盈率與其預期每股收益增長率之間的關係,我們稱為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

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是用某隻股票的預期市盈率,除以未來每股收益增長率的估計值計算而來的。假設一家公司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並且其預期的市盈率是30,它的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就是30/30=1.0。假如增長率是更有吸引力的數值——60%,那麼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將會是30/60=0.5,而假如增長率相對而言表現較差,只有15%,那麼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將會是30/15=2。

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超過1的股票往往沒有吸引力,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大約等於1的股票值得考慮,而假如這一指標的數值遠低於1,那麼這類股票通常值得進行更細緻的考察,以決定是否購買。

PEG指標解決了市盈率陷阱問題,通俗的講,就是利用未來的成長性是否能覆蓋高估值,如果增速非常快,當前的高估值顯然不是問題,不斷增長的利潤會拉低估值水平,因此,PEG是成長股判斷的重要指標。

但需要注意的一點,PEG僅適用於成長型公司。在大多數情況下,眾多周期性公司所預測的每股收益大幅增長,只是恢復到以前的水平,或者是邁向這些水平的一步。對於這些公司,應用此類與每股收益增長率相關的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概念,毫無意義。

購買PEG較低的股票,其吸引力在於它們能提供通常與低風險投資相聯繫的安全感,同時也不用犧牲成長股在初期的獲利空間。

四、現金流

在以前,現金流不如利潤率重要。而未來,現金流遠比利潤率重要!因為商業的邏輯完全不一樣了,以前是一環吃一環,產品經過各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會加價然後再出貨,加的價格除去自己的加工或服務成本就是自己的利潤,所以現金流是層層加價的,這其實是一種「差價」模式。

而未來,由於互聯網的公共性和鏈接性,消費者有機會直接跟各種品牌方接觸,於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能夠直接付錢給品牌方(生產方),這就導致現金會不增不減的直接到了品牌方手裡,最多從各種渠道方和服務方經過了一下而已,而不再像以前那樣被層層盤剝。公司的盈利到底是賬面上的,還是變成了真實的收入尤為重要。

在你分析公司的賬戶,並且發現其每股收益並沒有得到現金的支持之前,太多公司的表現看起來都挺不錯。然而它們的利潤都是虛幻的。如果我們確保現金流總是超過每股收益,你就可以避開一些虛幻的「虛假營收」。

現金流是任意一家企業的命脈,我們在實際投資中,只需要上一報告期的每股現金流超過每股收益,並且在過去幾個報告期里,平均的每股現金流超過平均的每股收益即可。

五、利潤率

利潤率是一家公司是否處在充分競爭行業的直接體現,利潤率過低往往意味著公司競爭力不高,掙的是辛苦錢,在實際投資中,綜合毛利率低於20%的企業一般不予考慮,這往往預示著產品競爭激烈。但如果公司新開發的產品毛利率較高,且有很大的成長性,可以適當放寬。在利潤率的考量上,注意一下幾點:

(1)極高的利潤率會引致競爭。除非進入壁壘非常高,否則這一行業將會吸引其他公司進入。理想的方式是,一家公司既有高利潤率,又擁有「獨特」且難以模仿的產品或服務。擁有專利的產品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

(2)極低的利潤率顯然會增加投資的風險。銷售額的小幅下降就有可能對利潤產生不成比例的影響,並且這種影響有時會是災難性的。同樣,銷售額的小幅上升也有可能對利潤產生非常好的影響。

(3)起伏較大的利潤率記錄,通常暗示著企業處於容易受到定期價格戰影響,或者周期性很強的行業。注意不要在利潤率極高的時期買入這類公司,除非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企業有了根本性的變化,並且這一次它真的有所不同。投資者總是應當將銷售水平和利潤率聯繫在一起考慮。銷售額的快速增長,常常有可能以利潤率的降低為代價。然而,假如銷售額得以增長,並且利潤率維持在原來的水平,或者有所提高,必然會導致利潤的大幅增加。

(4)在考察一家公司的利潤率時,應當將它與其他同類公司的利潤率,以及行業的平均水平進行比較。有時候,這些利潤率之間差異較大的原因顯而易見。

(5)一旦確定了利潤率的水平,其趨勢至關重要。利潤率的下跌有可能是第一個(並且很可能是唯一的一個)警報信號,它表明一家公司正在喪失其競爭優勢。

六、資本回報率

資本回報率指的是一家公司使用的所有資本所獲得的回報。通俗的講,就是公司運用資本的賺錢能力,或者說是資本運用效率,這個指標不需要自己計算,很多軟體自帶這個功能。

良好運用資本回報率具有明顯的吸引力,即高於平均比例的利潤可以再次投資於企業經營,從而有利於股東的利益。隨後,再投資的資本又能以高於平均水平的效率投入經營,從而有助於每股收益的進一步增長。由於這一原因,擁有一個高的運用資本回報率,通常是極好股票的一大共同特性。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文章所含信息來源於已公開的資料,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證,對文中涉及股票不承諾盈利可能性,對使用本觀點所引致的任何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