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紐約電影人變賣家產跑去烏干達拍電影…特效五毛,但無比燃啊

紐約電影人變賣家產跑去烏干達拍電影…特效五毛,但無比燃啊

今天,我們要說一個為五毛特效電影瘋狂的故事....

2011年12月,一位名叫Alan Hofmanis的紐約電影製作人正在經歷人生最為痛苦的時刻,

他偷偷買好了戒指,正準備向女友求婚,沒想到在這個當口,女友突然向他提出了分手,

Hofmanis深受打擊,便和幾個哥們去曼哈頓一家酒吧買醉…

席間,一個哥們為了逗Hofmanis開心,給他放了一段在油管上點擊量高達兩百萬的視頻,

Hofmanis一開始不以為然,

看了一陣之後,他頓時震驚到說不出話來….

這是一部非洲國家烏干達製作的電影,片名叫《誰殺死了阿列克斯隊長》(Who killed Captain Alex),海報上用亮眼的字體寫著,——烏干達第一部動作大片!

電影中,

一架明顯能看出是模型的直升機轟炸了一座大樓,大樓倒塌的效果宛如早期的電腦遊戲畫面…

之後,裡面的黑哥們開始了正邪對決,用的全是炫酷的中國功夫…..

這樣的「排雲掌」….

這樣的「雙風灌耳」….

還有李小龍風格的擊倒…..

一場槍戰,匪徒拿著玩具槍一樣的道具,槍口噴出的火焰特效非常魂斗羅……

爆破的房頂也是P到各種變形...

總之,這是一部全片充斥著五毛特效,各種大片場景卻一個也沒少的「功夫槍戰大片」!

Hofmanis瞬間酒醒了,他一把抓住朋友的衣領,興奮地爆出一句粗口:

「這尼瑪完全是天才的作品啊!!」

那一刻,Hofmanis內心的火焰被點燃了,失戀的痛苦頓時煙消雲散,他非常清楚,烏干達這種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很多地方沒水沒電甚至糧食短缺,

然鵝,

有人卻利用手頭上極其有限的資源,製作出了這麼一部誠意滿滿的電影,作為一個電影人,他簡直佩服到五體投地!

他當即決定,去烏干達「朝聖」,一定要見一見製作這部大片的人。

兩周之後,Hofmanis跳上了飛往烏干達的航班,

他手頭上僅有的線索,只有片頭的「Ramon電影製作公司」,

然而這沒有阻礙Hofmanis「朝聖」的決心。

他到了首都坎帕拉後便開始到處打聽,

結果運氣也是好得出奇,沒多久就在大街上撞見一個穿著「Ramon Film Productions」文化衫的男子,

他向這個男子說明來意:

「我是來自紐約的影迷,你能帶我去見Ramon電影公司的製作人嗎?」

男子欣然應允,

Hofmanis這才知道,Ramon電影公司在烏干達已經是家喻戶曉了,人盡皆知了…

男子領Hofmanis來到了坎帕拉的貧民窟瓦卡里加,

對他說:「歡迎來到瓦卡里加的好萊塢,瓦卡萊塢(Wakaliwood)!」

原來,這個貧民窟,就是製作出烏干達第一部動作大片《誰殺死了阿列克斯隊長》的地方…

初來乍到,Hofmanis發現瓦卡里加與其他非洲貧民窟別無二致,

雞牛羊到處跑,常年斷電,沒有自來水,一副破敗不堪的景象…

在這個簡陋不堪的地方,Hofmanis見到了他心目中的偶像,

《誰殺死了阿列克斯隊長》的導演兼製作人,45歲的Isaac Nabwana….

Hofmanis激動萬分,他終於見到電影新大陸的泰斗級人物,開始不停地問著Nabwana關於電影的各種問題,迫切想知道Nabwana是怎樣拍出《誰殺死了阿列克斯隊長》這樣的「大製作」電影的。

Nabwana於是向Hofmanis道出了他拍電影的故事,也讓外界第一次了解到,在這個世界最貧窮地方,竟然有一個瓦卡萊塢,這裡孕育出了一群普通人的電影夢…

作為一手締造了瓦卡萊塢電影帝國的人,

Nabwana的電影夢,源於香港武打片…

Nabwana的哥哥Kizito,經常在看完香港武打片後,手舞足蹈地向他複述裡面的動作場面,

我至今仍記得他介紹影片時,向我比劃的動作。

耳濡目染多年之後,

高中那年,Nabwana下決心要自己拍一部動作片。

在動蕩不安的烏干達,生存已經是個難題,「拍電影」更是天方夜譚的事。

因為交不起學費,Nabwana輟學回家,去當了一名燒磚工。

然而,他拍電影的夢想,在心中從未磨滅。

2006年,Nabwana用打工攢下的錢報名了電腦培訓班。

接著他又自學了Premiere Pro和After Effects等編輯軟體,還從朋友那兒借來一台相機練習攝影。

經過一番自學和籌備,Nabwana正式用祖母的名字成立了Ramon電影製作公司,他一個人包攬了製片、導演、攝像、編劇和後期製作…開始正式拍攝電影!

瓦卡萊塢的演員都是當地居民,平日里都有自己的工作,每逢周三、周六集合起來,排練、討論劇本、開始拍攝,所有演員都沒有片酬,唯一的回報是能在屋後的一小塊地兒歇腳….

Nabwana的工作室在一個簡陋的巷子里,室外放著一架金屬搭建的直升機模型。

不拍電影的時候,這架飛機會被人用來晾衣服….

拍攝時只有一台攝像機,

演員必須不斷重複同一個動作,以便導演從不同角度拍攝….

道具也是各種就地取材,如舊水瓶製成望遠鏡,

煎鍋與塑料管製成的火箭發射器,

舊鐵片製成AK-47...

機槍子彈是用木頭削成的….

特效道具也是各種腦洞大開,

為了模擬被子彈擊中的效果,他們還從當地醫院領取免費的避孕套,灌上牛血…

後來因為有演員因此感染了病菌,他們才改用紅色顏料…

用顏料和皮革做出來的受傷特效也能嚇倒一些人...

女英雄皮膚變蛇皮的效果,直接蒙上塑料就可以了...

功夫高手的鬍子,用毛刷沾上就可以了....

對功夫推崇備至的Nabwana,還創造出了黑人功夫大師「尤小龍」(Bruce U)這樣的角色...

雖然道具簡陋,Nabwana對電影場景從不偷工減料,必要時也會用到綠幕特效…

後期製作是Nabwana自己收集廢品組裝成的一台電腦完成的,

這台拼裝電腦內存不足,常常死機。

每製作一部新電影之前,Nabwana都必須先刪掉上一部電影的素材…..

電影拍攝好了之後,就要發行了。

這工作同樣是Nabwana自己和劇組的人一起完成….

沒有經銷商,

劇組將電影刻錄在DVD光碟上,標價45美分至1美元不等,走街串巷賣光碟…

而拍攝電影的所有後勤工作,都是Nabwana的妻子Harriet Nakasujja一手擔負起來的,

她平日里要照顧家庭,還要兼職管理Ramon公司的賬目,計算DVD發行的營收…

為了提高銷量,演員有時候還要穿上道具服裝出去推銷。

Hofmanis在路上碰到的那個穿Ramon電影製作公司文化衫,後來領他來見Nabwana的男人,就是Nabwana劇組的演員…

就是在這樣簡陋到無法想像的條件下,

Nabwana在過去十年中拍攝製作出了40多部動作片...

算下來,每部影片的預算只有一千多元人民幣,

最終到手的利潤也不過200多人民幣左右…

談起做電影的動力,Nabwana表示:

在瓦卡萊塢,我們完全是靠熱情在拍電影…」

聽Nabwana講述完這一切之後,Hofmanis更是對Nabwana佩服得不行,

他考慮了兩天,便決定留在瓦卡萊塢,和這些沒有預算,一腔熱血的人一起拍電影!

就這樣,

這個來自紐約的電影製作人,衝進了污水塘,拍攝了自己在瓦卡萊塢的第一個鏡頭…

之後的幾年,Hofmanis又數次造訪瓦卡萊塢。

2014年,45歲的Hofmanis更是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賣掉紐約的所有財產,搬到瓦卡萊塢,住到偶像Nabwana一家的隔壁,把根扎在瓦卡萊塢,就在這裡搞電影,從此不走了!

Hofmanis這一待又是好幾年,

他變成了和Nabwana一樣的電影人,身兼演員、導演,製片人、道具、發行等所有職責…

身為曾在紐約電影圈混過的製作人,他發揮自己的資源優勢,還利用網路眾籌,為電影《埃博拉》(Ebola)籌到了1萬3千美金。

有了這筆「巨款」,Hofmanis和劇組人員衝進商店,瘋狂購買玩具車,用於拍攝新電影的爆炸場面…

作為瓦卡萊塢屈指可數的白人演員,Hofmanis常常還需要扮演一些特殊的角色:瘋狂科學家和教授,還有耶穌。

一次,Hofmanis被要求爬入一具溫熱的山羊屍體中,

「食人族把刀插進我的胸部,將腸子掏出來,當然,那不是我的腸子。」

在瓦卡萊塢工作15個月後,

Hofmanis瘦了整整25公斤,他卻依然樂此不彼,

用他的話說,

這就是電影剛剛發明出來的樣子

在好萊塢,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導演只會拍攝兩個人的對話,而不是一部戰爭片,

然而,在這裡,他們用盡一切辦法也會完成一部大片的製作!

沒有預算、沒有穩定的電力、沒有乾淨的水源,

然而,所有的困難在瓦卡萊塢電影人的熱情,完全不成問題….

儘管那些場景看上去簡陋可笑,每一幀畫面卻都是「誠意滿滿」…

瓦卡萊塢,因為Nabwana當初那個「天方夜譚」般的夢想,一步步走到今天,竟然改變了這個貧窮國家的電影業生態!

2008年,烏干達只有兩、三家電影公司,

十年過去了,活躍的電影製作公司已經超過了500家!

一個貧民窟的男孩用一己之力拍出驚嘆世界的影片,

一個紐約電影人不惜變賣家產追隨,

能實現這樣的奇蹟的,大概就是那個被稱為「夢想」的東西吧….

Ref:

http://www.dailymail.co.uk/wires/ap/article-3790321/In-Uganda-filmmaker-makes-gripping-200-action-flicks.html

http://www.bbc.com/news/magazine-32531558

--------------------------------------

王西猴兒養的柯基叫KOBE:有的電影人啥都沒有還在拚命完成夢想,有的電影人啥都有了還出來作妖搞砸觀眾的夢想

沐希幻:這讓我想起了西遊記剛開始拍攝的時候,那時也是只有一台攝像機,劇組就用它拍出了經典

LoreleiM:哈哈哈模仿李小龍的大哥還挺有武打明星范兒的

孔喵喵喵喵喵喵:看到最後一段說「這是電影最開始的樣子的」的時候,我,有的時候真的在想,中國電影是不是太有錢了,有錢沒有熱情了

查拉圖斯特拉對大頭如是說:I am Uganda Bruce Lee. They call me Bruce UUUU!

洗澡真的好麻煩:這才是人生該有的樣子加油小夥子,加油

晉江iceheart: 這個真的很感動了。夢想是最大的動力,技巧性的實踐是成功的基石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當年決定不生娃的人們,40-50歲甚至更老之後什麼感想?
芬蘭這隻方圓幾公里沒人敢惹的霸王貓…果然氣場非凡啊!

TAG:英國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