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移動VS台式:全球主要市場互聯網設備分布與使用情況

移動VS台式:全球主要市場互聯網設備分布與使用情況

來源:Market Intelligence Leadership

作者:Stephen Kraus

編譯:閆然

雖然「移動革命」的口號已經喊響了很多年,但直到2016年10月,移動設備才首次超過台式機成為全球用戶最常用的上網設備。不同國家的移動網路使用情況呈現出不同特點,本報告將基於SimilarWeb2017年的調研數據,分析探索全球21個主要國家(不包括中國)的網路市場特徵。

國家縱覽:

美國網路市場規模最大,

印度第二但最移動

美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網路市場,月總訪問量600億次。印度緊隨其後。儘管印度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然而,其互聯網規模卻只有美國的1/3。這不但顯示出美國長期以來相對較高的互聯網普及率和使用率,也證明了美國位列全球網站Top 5的4家網站(Google,Facebook,YouTube,Wikipedia)對各自領域的統治力。美國2/3的流量是移動網路貢獻的,這個比例是21個國家的平均水平。

(圖1 : 各國互聯網流量vs.移動率 來源:SimilarWeb)

圖2是排除了美國之後各國的互聯網市場情況。圖中顯示,最青睞移動網路的國家是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菲律賓——這表明發展中國家已經跳過了傳統的台式機上網階段,直接進入「移動」時代。

最大的數字市場是「金磚+霓虹」: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日本。雖然本報告的圖表中不包含中國,但毋庸置疑,中國是一個巨大的「重度移動」市場。這5個國家各自都有巨大的數字市場,它們的移動網路使用率從54%(俄羅斯)到82%(印度)不等。

東歐國家(以及葡萄牙)的數字市場偏小,移動設備和台式機各佔一半市場。

西歐國家的市場規模適中,月訪問量在50-100億之間,60%的網路使用是通過移動設備實現的。

(圖2 :美國之外國家互聯網流量vs.移動率 來源:SimilarWeb)

網路使用領域縱覽:

不同類型的上網行為由什麼設備主宰,

手機有多了解我們?

本部分將以美國市場為例,分析不同領域中的上網設備使用情況。

圖3顯示,整體而言,搜索服務在美國的流量最高,其月均訪問量約是第二名的2倍。社交,藝術娛樂,新聞媒體和購物是其他4個流量較高的領域,它們的移動率都在50%-60%之間,各自都被一個超級巨頭主宰:Facebook, YouTube, Yahoo和Amazon。

(圖3 :美國互聯網市場各領域流量vs.移動率 來源:SimilarWeb)

獲取墮落型滿足是移動上網的主要動機。在美國,成人型網路使用不但規模最大(僅次於購物),而且移動率在80%以上。網路博彩雖然市場規模較小,但卻是第二大最移動的領域。第三大最移動的類型是「人與社會」型網路使用(這是一個較為多樣化的領域,以線上約會為主)。

圖4左下角反映出台式機主導的網路使用領域,比如旅行和財務服務。這個區域大多涉及轉賬行為。可見,消費者依然傾向於用台式機來購物和轉賬。根據一些預計,台式機支付次數是移動支付的10倍以上。雖然涉及到轉賬的領域訪問量比有廣告支持的領域少,但它們依然在蓬勃發展。這些領域往往需要消費者進行細緻的研究,因此台式機或筆記本電腦的大屏更容易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圖4:除搜索之外美國互聯網市場各領域流量vs.移動率 來源:SimialrWeb)

總結:

不同的設備了解我們的不同方面

總體而言,本研究的發現進一步強調了很多我們已經熟悉的結論:

搜索服務在我們的數字生活中佔有最重要的地位;

Google主導全球搜索市場;

幾乎每個領域都有長尾;

「金磚+霓虹」的魔力;

發展中國家的「移動優先」現象。

更根本的是,這些結果顯示出不同的設備怎樣以不同的方式了解我們:

手機知道我們在哪兒,電腦知道我們想去哪裡。

手機知道我們零碎時間想看什麼,電腦知道什麼東西能讓我們看好幾個小時。

手機知道我們想略讀什麼內容,電腦知道我們想研讀什麼內容。

手機知道我們想買什麼,電腦知道我們買了什麼。

手機給我們帶來即時性滿足,電腦給我們帶來延遲性滿足,比如到家之後才能使用的服務,等幾天才能收到的包裹,將來才有收益的投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外5號 的精彩文章:

報告顯示,不良內容曾危害75%廣告商的品牌安全

TAG:德外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