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獨處的時光,並不意味著孤獨,其實這是一種本領,一種享受!

獨處的時光,並不意味著孤獨,其實這是一種本領,一種享受!

生活在這紛擾喧囂的世界,有時真的需要有自己獨處的空間。

可以放飛自己的心靈,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一人獨處靜美隨之而來,清靈隨之而來,溫馨隨之而來,一人獨處的時候,貧窮也富有,寂寞也溫柔。

獨處,往往會被人們視為孤獨內向,其實不然,獨處它本身也是一種美.它不同於孤獨寂寞,憂鬱哀怨,它是一種輕鬆,一種淡淡的,靜靜的美.

獨處時,可以什麼都想,也可以什麼都不想;可以回憶過去,憧憬未來;可以品讀一本書; 或躺在床上,閉上眼睛,置身自己的世界裡:一杯淡淡的茶,任舒緩輕柔、晶瑩剔透的旋律漫過心田,不添加任何的感覺色彩,沒有任何偽裝的成份,將心情放飛,做一回純真.本質的自己,然後甜甜一笑……

因為我的忙碌和疲憊,經常性地待在電腦前做方案或是敲下一篇篇文章,不止一次有朋友用審視外星人般的眼光瞪著我,並異常驚訝地說:「天吶,都沒見你出去跟朋友玩過,天天把自己困在一個『籠子』里不會生病嗎?小心你『自閉』到連朋友也沒有。」

對此,我真是哭笑不得,也很費解。誰說喜歡獨處就沒有朋友了?

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則有些寂寞,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和別人一起談古說今,引經據典,那是閑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於古往今來大師們的傑作之時,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遊山玩水,那只是旅遊;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人能夠忍受絕對的孤獨。但是,絕對不能忍受孤獨的人卻是一個靈魂空虛的人。

世上正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最怕的就是獨處,讓他們和自己呆一會兒,對於他們簡直是一種酷刑。只要閑了下來,他們就必須找個地方去消遣。他們的日子表面上過得十分熱鬧,實際上他們的內心極其空虛。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想方設法避免面對面看見自己。對此我只能有一個解釋,就是連他們自己也感覺到了自己的貧乏,和這樣貧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頂沒有意思的,再無聊的消遣也比這有趣得多。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變得越來越貧乏,越來越沒有了自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曾在網上看過一篇文章,文中有一句寫得很對心,說「朋友之間,越簡單越好,有事就聯繫,沒事各忙各的。」

我覺得這是時下一種很好的交友態度,在越來越忙碌甚至焦灼的生活中,時間被分割到無數地方,就連閱讀也流行起「碎片化」的方式,時間真真匱乏如稀世珍寶。

當你疲憊的時候,或許你更願意去做的事就是看一本書或大睡一覺,用獨處的時間給身心一個療養,而不是呼朋引伴,四處奔走,甚至通宵達旦地豪飲狂歡。

我有一個從初中就走在一起但已多年不見的好友L,還在學校上學的時候,我們天天一起上課下課,一起吃飯,周末又一起開車出去玩,逛街買衣服也互相提供意見,我們就像是江湖上所說的「好基友」一樣,好得不得了。

後來因為學習差異,不得不走上各自的路途,導致有一段時間沒有任何聯繫。

但是當我們從各自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彼此的時候,沒有責怪,沒有陌生,還是和從前一樣噓寒問暖,沒有隔閡地交談。

一天L打來電話,問我在哪?我說我在廣州,他有些欣喜地說:「我也來廣州了,並準備在廣州安定下來,前段時間租了一間鋪面,目前正在裝修中,過幾天準備開業,到時過來坐坐…」,我毫不猶豫地說:「沒問題啊!」,內心充斥著滿滿的喜悅和興奮。

就這樣聊了幾個小時,準備掛電話了他又補了一句:「有空也給我寫副書法作品唄,靜和忍分開寫,要大點能掛起來那種……」,我有些慚愧地說:「行,不過我好久沒練字了,等空了我練練去……」,又聊了一陣才掛了電話。且不管之後如何,但這種沒有客套,互相信任的朋友關係,讓內心充滿了安定和實在。

剛畢業工作那年,一位很久沒聯繫的大學舍友因為哥哥炒股虧了些錢,生活出了狀況,硬著頭皮動用人脈圈借錢周轉。當然,也打了電話給我,問我能有多少,並說後面工資下來就給你,因為是大學裡比較上心的好友,我說我儘力,然後就把當時能拿出來的所有家底5000元轉了過去。

他當然像找到了救命稻草那般興奮,大概提供幫助的也就那麼幾位好友,之後他不無感慨地在朋友圈發了條信息:「感謝你們,在我如此窘迫的時候,二話沒說就給我提供了幫助,有空出來吃飯,我請客!」

我在後面留了一句話:「那你可得努力存錢了,下次見面,我要點最貴的佛跳牆!」

一個月後,他感激地歸還了所有借款,還請吃了一頓大餐。誰說喜歡獨處就沒有朋友了?真正的朋友,是即使見的面很少,但是心裡有你,特別當他有成就的時候能想起你,並和你一起分享成果,或是在你有困難的時候,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你。

朱光潛老先生在《談交友》中寫過一段話,我個人非常喜歡,在我看來,這段話也能作為我對朋友這個詞的一種概括。他說:「誰都知道,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樂事。人是社會的動物,生來就有同情心,生來也就需要同情心。讀一篇好詩文,看一片好風景,沒有一個人在身旁可以告訴他說:「這真好呀!」心裡就覺得美中有不足。遇到一件大喜事,沒有人和你同喜,你的歡喜就要減少七八分;遇到一件大災難,沒有人和你同悲,你的悲痛就增加七八分;孤零零的一個人不能唱歌,不能說笑話,不能打球,不能跳舞,不能鬧架拌嘴,總之,什麼開心的事也不能做。」

幸甚至哉,感謝老先生寫了這麼一段話,讓我作為自己的一種交友宣言。

靜心想想自己的朋友圈子,確實是由曾經的多而雜變得越來越少了,以前覺得朋友多是一筆人際資產,關鍵還是受了那些老話的影響,什麼「朋友多了路好走」、「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等等,現在想想,這個時代,自己踏踏實實的努力才是真正不動的資產。

可喜在為數不多的留下來的朋友中,他們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因為他們心裡有我,而我的心裡有他,彼此之間是一種玄妙的心照不宣的關係。

也許有人會問,你的意思是真正的好朋友都要維持這種關係嗎?不是的。

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

獨處,可以讓你擺脫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

社交,我們並不陌生。從早上睜眼開始,拿起手機瀏覽信息,出門逢人打招呼,一起吃飯、聊天...這些都是再平常不過的社交。

「出門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很多人因為這些話廣交朋友,為了社交而社交,不願意麵對獨自一人的時光。

太多人給社交貼上了一個崇高的標籤,卻給孤單下了一個不堪的定義,所以就給了太多年輕人錯的引導,總是讓他們覺得,寧可在失敗的社交里哭,也不在成功的獨處中笑。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

我們可以這樣想:砍柴的陪不起放羊的,聊了一天並沒有帶來任何有用的價值,這樣低品質的社交有何意義?

生活中,很多社交是無用的,看似有別人的聯繫方式,但當你需要幫助時,也不過是白打了一通電話。電視劇《歡樂頌》中的樊勝美不就是這樣嗎?作為資深人事,號稱手上有很多人脈,然而,在她的父親病倒急需借一大筆錢時,那些所謂的大老闆、追她的人都找各種借口拒絕了,到頭來沒有一個人能幫上忙,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說到底也是一種等價交換,別人不願意幫你,因為他知道跟你的社交並沒有那麼高價值,不足以讓他掏心掏肺,傾囊相助。與其浪費時間精力,去結交那麼多無關痛癢的「朋友」,倒不如多花點時間學學如何更好地獨處,豐富自己的生活。

林徽因說過,真正的淡定,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如果想衡量一個人的內心有多強大,就看他能不能一個人獨處。獨處能幫我們守住內心,讓我們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真諦,用心去總結癲狂嘈雜的生活帶給我們的啟示,這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也是一個人變得強大自立的標誌。這時的我們,更多的是憑信念在關照自己的內心,只要相信自己就會無比堅定,這時我們也是孤獨的,但只有耐得住孤獨和非議,才能找到最真實的自己。

獨處,是最好的增值期。

在中國功夫裡面,有一門獨特的修鍊方法叫「閉關」,在一段時間內與外界隔絕,潛心修鍊武學。

而在功夫的世界裡,絕頂的武學都是在獨處的時候創造出來的。

而作為詠春拳乃至中國武術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師葉問,最喜歡的就是與木人樁獨處,也許正是在這種孤獨與靜寂中,才探索出一套最權威的中國傳統武術實戰套路,最後載譽全球。

只有樂於獨處的人,才懂得在靜寂中觀察、分析、思考,才能從平凡中看到獨特,從麻亂中理出頭緒。

獨處,讓你遇見更優秀的人。

諸葛亮十五歲時,跟隨叔父到荊州襄陽去依附劉表。但他看到劉表昏庸無能,既不懂軍事,又不能知人善用,不是命世之主。於是選擇了隱居獨處,躬耕苦讀。

隱居的十年間,他廣交江南名士,密切注意時局的發展,所以對天下形勢了如指掌。「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智謀、才志皆不輸給任何人。後來,在徐庶的推薦下,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由此他也得以大展抱負,匡扶天下。

人在獨處之下,反而能摒除一切雜念,更清晰地認識自己,更全面地觀察周圍環境變幻,讓自己獲得更優質的提升和機會。

當你足夠優秀時,自然會吸引同樣優秀甚至更優秀的人。

優秀的人,往往不合群。

其實,一個優秀的人往往更有逆流而上的勇氣,更耐得住寂寞,而且優秀的人不是不合群,只是比起跟話不投機的談話對象瞎扯,孤獨更像是一種享受。人,要麼庸俗,要麼孤獨。

人要有群處的技藝,更要有獨處的勇氣,但值得一說的是:那種能成就自我的孤獨,才是區別平庸的最直接途徑。

我當然不主張閉門造車,自我封鎖,都靠這種關係維持朋友的距離。所以我在這裡還要強調的就是,有些友情,還是得維持在必要的聯繫上,因為每個人對友情的理解和看法不一樣。而多一些溝通,對靈魂的充實與思想的交換更是一種莫大的促進。

想起近幾年,我也陸陸續續地參加了一些朋友的聚會,有些是因為剛好出差路過,順道見個面的,有些是因為出國歸來接風洗塵的,有些是因為考試成功大家一起慶祝的,有些是因為不定期舉辦的見面會或是生日會等等。

這許多聚會,我都儘可能地出現,在我看來交流是一種樂趣,這其中的樂趣,當然不是為尋找「寫作方子」而動的私心。我只是樂意在親近到沒有隔閡的友情之間尋找互為認同,互愛互助,相互包容和理解的感覺。聽他們各自的人生軌跡,各自奔忙的東西,聽他們與我分別多時的所見所聞,甚至是一些抱怨和不滿。

交流最大的快樂在於,你能在彼此面對面的溝通中得到新的收穫。

比如男性朋友會給你一些職場建議,戀愛心得,還可以聊聊各自喜愛的運動明星,談談人生的憧憬和發展,也很有可能挖掘到平時不容得到的生意經,合作門道等等,而這些觸動,你也許讀上十年書也未必能得到。

女性朋友則會更關注生活與情感,給你提供自己的美食心得或旅遊攻略,也許還能給你物色對象,或是告訴你以前班上的哪位老同學結婚了,找到了怎樣的幸福云云,你也總能在其中找到一絲鞭策,今年可一定要努力脫單啊。

你看,我也不盡然就因為獨處而變得沒趣,甚至沒趣到連朋友也沒有。

但是在諸多聚會和玩樂當中,有必要提醒的一點是:外面的世界那麼大,朋友那麼多,你就是窮盡一生也未必能鑿得冰山一角,就是挖出自己的心也未必能得到真正的好朋友。而以退為進,讓躁亂的心在獨處中獲得新的養分不見得就是一件壞事。

周國平曾說:「孤獨中有大快樂,溝通中也有大快樂,兩種都屬於靈魂。一顆靈魂發現、欣賞、享受自己所擁有的財富,這是孤獨的快樂。如果這財富也被另一顆靈魂發現了,便有了溝通的快樂。所以,前提是靈魂的富有。」

可見,溝通和孤獨是同樣重要的兩件事,是互為牽連,並不矛盾的。但是,豐盈自己的靈魂,還要以孤獨的修鍊為前提,之後,才能有溝通中的大快樂。

至於所謂的喜歡獨處就沒有朋友,這是根本就站不住腳跟的。因為獨處是一種自我審視和療養的狀態,而和朋友在一起是一種互為影響的溝通,兩者都足夠美好。

人的一生,走過繁華,也走過低谷,在歲月和現實的摧殘下,慢慢的學會了憂傷的獨處,成了一種戒不掉的習慣,學會了用孤獨的靈魂與落寞的文字對話,在斷斷續續傷感的文字里闡述人生,獨處的時候,喜歡把自己放進哀怨的音樂里,一遍一遍重複著淡淡而綿綿的憂傷,每一個跳動的音符游移在心靈深處,如泣,如訴……

獨處,是一種情愫,帶著些許的幽靜,些許的凄涼,些許的憂傷,沒有刻意的營造,而是與生俱來的一種真實情感的流露,無須矯揉造作,無須大肆宣揚,沉溺在自我的空間里,讓心緒沉澱,驀然回首,塵緣已若夢,起起伏伏已是路過的風景,繁華也罷,蕭瑟也罷,過眼雲煙無力挽回,珍藏那些精彩的片段,珍惜那份偶然的遇見,視若珍寶安放於心最柔軟處,是一種沉靜的美,至情至性。

於獨處中領悟人生,淡淡的人生,淡淡的心情,淡淡的沁人心脾……淡淡的就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小兆 的精彩文章:

生活是自己創造的,世界上的許多事你都無法改變,能夠改變的只有你自己!

TAG:生活小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