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討好型人格:不被控制,學會掌控自己的人生

討好型人格:不被控制,學會掌控自己的人生

?

清心以沐,以沐凝香

關注並置頂「以沐」也置頂最凈澈的心靈

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有討好型的人格的人,常常於無形之中,被控制型人格的人所控制,兩者在這種控制與被控制關係中,且無意識的狀態下,逐漸失去自我判斷,常常痛不欲生。

討好型人格,是一種不夠獨立、不夠自信、不夠有力量性格的體現。她們需要克服和突破自己很多的局限,學會掌控自己,才能逐漸翻轉人生的牌局。

01.

克服無效能

讓 [ 生活節奏和秩序 ] 變得可控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如今流行之說,「掌控不了晨起的人,掌控不了人生」,為何古今智慧都在強調「早晨」時光彌足珍貴?

許多人都曾感受過四點半的清晨,但常常會因為某個周末或者某個興奮的夜晚,讓這樣「早起」的艱辛付諸東流;或者即使鬧鈴叫醒了,也時常困意綿綿,工作和學習十分低效。

我和「許多人」一樣,所以常常對「早起」的重要性也是一知半解,沒有參透。後來,從一個堅持早起多年的人那裡聽到,「早起」和「早睡」兩兄弟不能分家,不然定會找你的身體扯皮。

於是,我開始關心身體本身,力行實施「早睡」計劃。

起初,我只是設定為期一周的「早睡」計劃,和姑娘一起。我提前想到期間會出現許多的干擾,比如手機、陪姑娘玩遊戲時間到得收場她的種種不配合、吃飯晚了導致一切都延後了......我在實施的時候就想出種種辦法應對這種種的干擾。

為了「早睡」這一個目標,這些干擾的垃圾都需要從意念上掃除。剛開始不習慣,因為平日散漫慣了,突然掐著點上床,真就不太適應。

正是這種從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我感受到時間慢慢被掌控了,後續幾天會很順利。終於一周的早睡早起,我們做到了!

關鍵點一:我們需要自知自己的弱點或障礙,繼而集中一切力量、想好應對措施,決心攻破它,幾乎沒有做不到的。

一周的早睡早起成功落地後,我和姑娘一起總結了這一周滿滿的收穫:她,可以每天早去幼兒園半小時,多了半小時的運動和玩耍的時間,午休變得易睡,下午精神很好,全腦數學題也做得快了,晚上很快入睡。我,可以白天一整天不睡覺也不犯困,皮膚開始變好,心情開始變好,生活狀態開始變好,記憶力變好,效率開始變高,自信心開始變強,親子關係更好......似乎只是牽一髮,而動了全身。

關鍵點二:我們需要透過行動,總結得失,通過「意義導向強化「行動堅持。這是特別適合「毅力和效能感不強的討好型人格的大招。

02.

克服怯懦心

讓 [ 人生目標和攻略 ] 變得可控

郭沫若曾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時間如此重要,該如何不在時間裡迷失呢?

如果,我們把生活想像成一次精心準備的旅行——

第一步:旅行,我們需要確定我們的目標——一心嚮往的那個地方。人生亦如此,我們需要明確自己一心嚮往的生活。也許,我們嚮往的生活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恰恰因為這段距離,定會讓追求的過程變得充實而飽滿。所以,我們應該放鬆心情,卸下畏懼,背上行囊,從容而果敢地朝那個心心念念的目標去努力。

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他的辦公室牆上,赫然寫著這樣的一幅字:「如果你不害怕,你會做什麼?」

你Get到其中的真義了嗎?當我們「無懼一切」,我們才會內心平靜、嚮往最想要的人生。

第二步:旅行,我們還需要確定自己的攻略——借鑒別人走過的路線,尋味自己的快樂。人生亦如此,人生的攻略,便是借鑒別人的奮鬥路線和自己已有的經驗,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

之所以結合他人的奮鬥路線和自己的經驗,是因為在開始出發之前,我們需要預設可能會發生的問題,做好一些必要且充分的準備。正如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便是一種戰略。

當一切準備好了,試著甩開膀子邁開腿去干,仍然會遇到重重障礙,稍有不慎或許還遭遇失敗,那時的我們需要做的便是調整好心態,尋找方法,積累經驗,繼續前行。

日復一日,當我們不斷被腳下的石頭絆倒,又將這些絆腳石層層疊高,我們便有了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的基石,人生慢慢會變得遊刃有餘,擁有掌控感。

03.

克服糾結心

讓[生活中的情緒]變得可控

處理「情緒」是一個掙扎而矛盾的過程,因為它可能牽扯到過去、現在和未來。一時間我們的智慧若難以看清事情的真相,相應地,也會難以說服自己讓情緒變得平和一些。

讓情緒變得可控,是一個需要長期修習的過程,我們需要多一些人生經驗和積累、多學習哲學或心理學等,提高自身的情商。

有個朋友對「情緒」的看法,我頗受啟發,她說,「多少次不如意的事情發生之後,只需要一覺醒來,就看透了,想想————那事再重要也沒有生命重要吧!」,把情緒與生命關聯起來,格局就會變得更大,視角也會變得更寬闊,這正是基於高情商和良好的自控能力方能達到的境界。

我自己也一直在學習和研究適合自己的情緒管理辦法,發現將「情緒」放在紙上解決挺適用,短短的幾分鐘,記錄完經過、感想、認知便放下,馬上去找一件當日計劃中最可能獲得成就感的事情,投入去做,我會慢慢淡忘負面情緒。

也許某一天,當我讀到某一本書某個點的時候,那件事情又跳了出來,因為前期有過梳理的過程,記憶庫自動調出了那件事,我會再次從另一個角度、另一個維度去看,並記錄下來,由此我再一次獲得成長,人生閱歷變得更為豐厚。

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丘吉爾曾說,「如果我們讓過去和現在爭吵,我們將失去未來」。是的,千萬不要在情緒里呆太久,儘快想辦法讓自己跳出情緒的牢籠,少一些糾結。

04.

克服低配

讓[生活的趣味]變得可控

討好型人格的人,常常會自卑,美好的高品的東西總認為自己「不配」擁有,是不是戳痛了你?很好!那麼立刻改變起來,學著高配你的生活,享受不同層級的生活帶來的不一樣的美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討好自己,自己的生日被親人忘了,我一點都不傷心,認為這再正常不過。當然,也會趁著這麼好的機會,食慾和物質欲都得安排到滿心歡喜,對,就是無論如何,自己滿足自己,哪怕月光。絕對要把自己當「女王」看。

我對自己如此,對家人也是如此。

一個很平常的上午,路經西餅屋,我看見了一個紅艷欲滴的草莓芝士蛋糕,味蕾頃刻間被打開。那天不是誰的生日也不是紀念日,只是因為預感到姑娘一定喜歡,我便毫不猶豫地剁手買了它,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腦海里預演了她看到這個漂亮的蛋糕時那誇張的神情和歡快的樣子。

晚上接到姑娘,她摸著自己的肚皮說餓了想吃東西,我貼著她的耳朵告訴她,「好吃的,已經在家等你了」,她一口氣沖回家,我沒有告訴她地方,四處翻找,直到親眼目睹冰箱里那鮮紅的草莓蛋糕時,開心地吶喊——「謝謝媽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

當自己和自己愛的人感受到快樂,我與我之間、我與她之間,不斷建立了無形的鏈接和親密感。我會更愛我自己,她也會因為我細心的關注和懂她而願意與我分享有關她的一切。

適時高配自己和所愛的人的生活,可以助推著幸福感的產生,生活也因為幸福而變得有意義和掌控感。

我們每個人都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不必討好不必獻媚,只是為了幸福。

作者後記:

我從小就是乖乖女一枚,記憶中沒有叛逆過,典型的討好型人格。

從家鄉到中學,到大學,再到工作的城市,我一步步從原生的家庭中哭著走出來,生活在異鄉,過蟻族的生活,孤苦飄零,凡事自己選擇自己承擔。多年如是。

所幸,女兒從襁褓嬰兒長成了小姑娘,我們有了自己異鄉的家。有一天她說,「媽媽,這兒是我出生的地方,我愛它!」,我的能量場瞬間被觸發、死灰復燃,這一代被愛被尊重大的孩子,他們與周圍的鏈接是多麼的溫柔而堅定啊!我被打動了,接過她的話續說,「姑娘,這兒是我成長的地方,我也愛它」。我們相視而笑。

我想說,人生止在一念一行之間,沒有註定的人格,也沒有註定的性格,每個人都可以洗掉塵埃,站起來掌控自己的人生。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沐 的精彩文章:

TAG:以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