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景觀設計的邏輯思維——演講整理稿

景觀設計的邏輯思維——演講整理稿

「1」

設計是什麼?

這個問題自我大學修習園林專業,並立志成為一名景觀開始,一直伴隨著我。

人們往往會陷入一個誤區,認為設計是神秘而偏主觀的行業。過分強調設計師個人對於一項設計任務的影響力。審美,靈感,天分,這些因素都相對主觀。

設計需要靈感與天分

那麼靈感與天分,在設計中佔據了什麼樣的地位?是充分條件,必要條件?還是充分必要條件?

我們先看一張照片,悉尼歌劇院。

在巨型花崗岩石基座上,4塊巍峨的大殼頂依次排列,前三個一個蓋著一個,面向海灣依抱,最後一個則背向海灣侍立,像貝殼,又像船帆……據設計師約恩·烏松說,創意其實來源於剝開的橙子。

沒有橙子引發的靈感,就無法產生歌劇院的建築形態。剝開的橙子何其常見,但唯有約恩·烏松將其變成偉大建築。

我們常說,一個偉大作品的誕生,是天時地利人和……

靈感是必要,但非充分條件

我們再聊聊天分。

先欣賞兩幅名畫:

梵高《星空》

畢加索《夢》

兩位天才畫家作品。

梵高,十九世紀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是後印象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

從早期的灰暗色繫到後期的明亮色系,他的畫作有一種莫名的感染力。

尤其他的《向日葵》系列。

我記得我的一位朋友講述在梵高美術館欣賞那幅向日葵的情景:畫稿在夕陽餘暉的映襯下,金黃色如同燃燒的火……那一刻的感動無以言表。

他早先並未接受系統的學習與訓練,學畫經歷亦是坎坷,卻在短暫的人生中留下了一系列優秀作品。

畢加索,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

天才,不僅在於他的高產(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件,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亦在於他開創性的立體主義畫風,實現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不同於梵高,畢加索接受過系統的學習與訓練,從「藍色時期」到「玫瑰紅時期」,藝術轉折、立體主義,再到超現實主義,蛻變時期,田園時期,他融匯印象派、後期印象派、野獸派等藝術手法,形成其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

從畢加索早期的畫作可以看出,其繪畫訓練的系統與嚴謹。

畢加索:畫風的轉變

天分就像一棵種子,只有在合適的土壤中,才能生根發芽,並且長成參天大樹。

藝術總是相通的,設計亦是如此。

設計,其實是在限制性條件下一個客觀而理性的邏輯分析過程。是判斷、深化和論證想法的思維傳遞。

那麼,如何開始一項設計工作?

古人這麼干:相地,立意,布局,理微

也就是說,首先要了解項目區位、原始地貌,有什麼不利因素?項目定位是什麼?目標客戶是哪類人群?建築是什麼風格?景觀成本預留多少……

用一張圖表示意:

設計伊始,甲乙方需要做些什麼……

把上面這些問題想清楚,這個項目設計就有了一個大概的框架。

景觀設計的邏輯思維,是一種工作習慣思考方式。從前期的抽象思維到後期的圖面成果,整個工作過程融匯主觀與客觀,兼具理性與感性

在設計過程中,概念設計必不可少

概念設計是項目的靈魂,具有極高的原創性

在前端,是對現狀條件的解讀,了解場地的環境、歷史、文化等。是客觀分析,在場地特質與客戶需求之間建立起一架橋樑。

過程思考,尋找切入點。從某種意義上說,亦是專業積累的呈現匹配度(相關成功案例,大師對於同類項目的處理方式,風格取向上的一致性);設計者自身的審美與直覺(對項目基地的初級想法,特定時期的設計喜好,個人情感表達,心理完型);找出關鍵矛盾(亦或待解決問題的焦點所在),比如地塊本身的限制性條件與營銷對客群定位之間的偏差,從而提出場地思考的切入角度解決方法

當然,這裡我們所說的原創性,指的並不是開創某種風格,某種獨特造型。這是建立在以往積累之上的原創。比如說,巴拉甘的水景,在許多項目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但是,在經歷一系列理性分析與重組之後借鑒亦是經過思考的原創。

……

這一過程,便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概念設計。

概念形成的過程,呈現思考的全面、嚴謹、理性

此時,景觀設計師承擔類似導演的角色,推導空間,引導情緒,創造記憶點……初期的概念設計往往有幾個方向,多角度論證和推演,找到最適合項目的方向,並完善它。

一個合適的概念正是這個項目區別其他同類的關鍵所在

最後,選擇恰當的表現方式呈現設計成果。圖紙表現、材質、色調、尺度關係等,背後是其代表的質感、性格和情感意味。

優秀的產品背後,設計者一定會從滿足用戶情感需求的角度出發。好的設計必然是強調用戶體驗,以人為本的設計。

好的作品是磨出來的,需要持續的互動過程。

「2」

以剛剛完成的杭州未來悅項目為例,來還原這個設計的邏輯思維過程。

平面圖

實景圖

『風格』:

項目位於餘杭未來科技城版塊。呼應區位名,我們將其定位為未來風格。但是,什麼是未來風格,其實我們並不清楚。

色調,形式主導風格的重要元素

這裡有個誤區,景觀作為建築的後端專業,很多時候,往往是建築決定了景觀的風格取向。

其實不然。未來悅項目中,從立面色調示範區建築形式表現,景觀一直與建築保持密切的互動影響

形式方面

接手這個項目時,建築已經完成了公寓的外立面設計。於是我們從建築本身去尋找元素、邏輯與設計母題

建築立面細部:弧形線條

建築立面的弧形線條,被景觀演化成為設計母題,運用在園區廊架、地面鋪裝以及商業街坐凳樣式上。

大區景觀中心廊架草模

商業街鋪裝效果圖

示範區建築的形態,早先是在連續的商業街立面上開口,做一處公共大堂。但受制於經營指標,在定位會後做調整——將售樓處落位社區中央(方便後期公共服務半徑輻射全區),形式為覆土建築。

建築師手稿:覆土建築平立面意向

景觀同步工作草模推敲

地下室建築平面:功能的二次調整與落位

受制於內部建築日照、功能需求(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展示面積等因素,同時考慮整體風格的統一性,最後呈現的是兩個帶弧度三角形的玻璃盒子。

建築形式的確定,反過來影響景觀形式,保證二者在設計邏輯上的一致性。

方案演化:2017年5月4日鳥瞰效果圖

弧形構圖,過於曲線化,有點「肉」感

2017年5月30日方案鳥瞰效果圖

廊架調整為帶弧度的折線,呼應建築形態

色調方面

景觀的色調確定,反過來影響建築的立面分色。

色調有其隱喻的風格取向與情感意味

未來風格的色調直覺是金屬色,銀白,具有科技感。卻不親和,冷冰冰。故在景觀色調上,選取相對柔和一些的灰白色(純白太容易臟,髒了的效果慘不忍睹)。

建築方案細部:立面材質及色調

建築在後期深化階段,將原方案立面增加一些灰度:灰白色的鋁板,與深灰色的塗料。緩和了衝突。莫蘭迪色系的高級感。

景觀鋪裝,依舊灰色調,採用了深(中國黑燒洗面)、中(芝麻黑燒洗面)、淺(芝麻灰荔枝面)的灰色花崗岩組合。

材料封樣:深、中、淺灰色花崗岩組合

在形式上,則是呼應設計母題的「飄帶」狀。

示範區主入口鋪裝效果圖:

深色和漸變,是考慮到車子下地庫坡道,輪胎反覆碾壓,可能會對鋪裝產生污染。

中心地雕的形式調整,最終採用了項目Logo形式。

亦是保證整套VI設計邏輯的一致。

商業街鋪裝實景

場地特質與矛盾焦點』:

過於冗長的參觀動線

未來悅:非典型參觀動線分析

這個項目售樓處藏的很深,從市政道路經內部臨時道路(長約300米),折到商業街(長約150米),最後到達示範區入口。如何緩解過長的參觀路徑可能引發的客戶焦慮感?

車行動線,通過在臨綠汀路市政開口設保安形象崗、市政綠地設項目案名Logo,形成第一進入口。提醒客戶到達。

售樓處臨綠汀路臨時入口

內部臨時道路,沿線設廣告圍擋,通過規律變化,相對緩減過長路徑的枯燥。

轉到商業街,車輛隔離墩,是管控道具,亦是空間轉換的提醒。轉角處的保安引導,也給客戶「馬上就到目的地」的心理暗示。

商業街是參觀動線的一部分,亦是示範區的對外展示界面。混合了人行與車行雙重的可能。

長達150米的商業街櫥窗全部做商包,結合局部外擺,是未來社區生活的展示。

商業街效果圖

商業街實景

從示範區入口,經接待處到達售樓處,以風雨連廊為載體,整條動線控制在80米

前場把等待和期待拉得很長,是場地本身的矛盾,卻也暗合了中國古典設計手法中的「欲揚先抑」。

風雨廊的處理,關鍵點在於「視線設計」。無序裝飾柱散點,是對建築元素的延續和運用。結合連廊兩側的綠化處理,空間或開或合,影影綽綽,可望卻不可即刻到達的售樓處,延續著訪客的好奇……是景觀設計的小心機。

風雨廊,沿途實景

不形象的「形象入口」

示範區入口,在大區交付使用之後將作為園區的形象入口繼續沿用。

受制於經濟指標要求,此處的建築形式做了調整。由之前連續的兩層商業裙房,調整為地上一層4米多高的玻璃盒子(作為示範區接待處)。

對比兩側建築,接待處體量略顯尷尬。其南側汽車坡道開口,深至園區,將此處口子的體量進一步弱化。

連續的兩層商業裙房關係被打斷。

接待處通透的玻璃盒子,面向商業街公共界面,私密性亦不能保證。後期建築在玻璃盒子外圍增加無序的裝飾柱,形成半虛半透的表皮。解決了以上私密性的問題。

如此不形象的「形象入口」,如何解決?

建築玻璃盒子體量對比關係,可以通過綠植緩和。汽車坡道的豁口,可以考慮頂部做封板,將接待處與汽車坡道構架共同視作形象入口構築,來延續建築的序列。

此時,景觀對建築裝飾柱的沿用,成為建築與景觀之間最好的調和劑。裝飾柱,是景牆、是格柵,是整個形象入口的一層表皮。

景觀、建築邏輯與形式的統一

2017年5月3日景觀方案SU:

汽車坡道頂棚落位,導致整條商業街立面序列被打破,如同一處豁口。

2017年5月30日景觀方案立面:

對示範區汽車坡道封板處理。

接待處建築與汽車坡道構築共同形成示範區入口建築。

示範區入口實景:

汽車坡道頂棚封板處理,將其拉到水景邊緣。

接待處建築與汽車坡道構築共同形成示範區入口建築。

景觀沿用建築白色裝飾柱,是景牆、是格柵,是融合建築與景觀關係的一層表皮。

是邏輯與形式的統一

景觀格柵細部實景

曾經略顯「尷尬」的下沉庭院

人們總是偏好採光、通風條件良好的環境。

那麼,此處設下沉庭院的功能意義是什麼?尺度如何控制?這是在建築布局落定之前,我與建築師反覆討論的問題。

售樓處交付後將作為園區的公共服務空間使用,媽咪廚房、泳池區和健身房都被設置在負一層。下沉庭院會大大改善負一層空間的採光與通風條件

尺度問題,則是室內斟酌取捨,將主功能空間在平面落定後,幾輪微調的結果。最終確定整個下沉庭院為長邊直徑25米,短邊直徑18米的橢圓空間

功能需求確定了空間要求,繼而產生的是形式美觀問題

未來悅下沉庭院平面

如果售樓處是客戶到達的終點,沙盤和洽談區都在一樓,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引導客戶去地下一層,停留並感受空間?

數顯水幕,是吸引客戶視線至下沉庭院的方式之一。同時,亦體現了高科技與未來感。

但下沉庭院本身,必然是一個安靜的空間。

一棵姿態優美的樹。一片草坪。水幕之前,可以有一小塊鋪裝,讓人停留,也可以作為室內望向室外空間的端景……

因為庭院足夠安靜,它與室內的互動關係主要依靠視線,那麼它還需要一個裝置,形成視覺焦點。於是有了那片羽毛。

羽毛與樹

從概念的形成到最後的圖面成果,匯合著主觀與客觀。有場地本身的矛盾,有頭腦風暴點燃的火花,有經年積累的設計語彙……比如,售樓處後場坡道與下沉庭院院牆直接的關係,最後形成一組無序的窗洞,你說似曾相識,在王澍的作品和我的風華里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它的出現,也許是偶然的,在一次次細節的推敲和比較中,它成為我慣用的設計語言,最終呈現出來……

下沉庭院實景

格柵的光影變化,在黃昏,是一種驚喜。如同國畫的機變

在方案基本成形的某一天,看到安騰的淡路夢舞台,相似的空間結構與設計語言。有一種欣喜,如同翻越千山萬水之後,邂逅仰慕已久的前輩。不需要語言,因為這個思考的過程本身就已經足夠。

淡路夢舞台vs未來悅下沉庭院

相似的空間結構

下沉庭院的設計,反過來又影響風雨連廊的設計。幾處對望的空間,將視線引至下沉庭院。引導客戶進入售樓部,最終到達這個寧靜的庭院。

所謂景觀設計的邏輯思維,

其實就是剝離表面的繁複,從場地本身限制性條件出發;

其實就是追溯起源,尋求設計伊始的出發點;

其實就是一層一層剝離,追問與推演這個細節與這個細節的差異……

它是抽絲剝繭,直面曾經逃避和忽略的某個階段。

看似簡單平淡的表現效果背後,一路追根溯源,它是經得起拷問的!

END

窈慕顏

江湖人稱窈爺,昵稱阿顏。甲方設計師。非典型金牛座。遊走於設計與生活的邊緣。愛文字。愛發獃。愛暴走。愛美食。偽文藝青年一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事園 的精彩文章:

TAG:事園 |